《葉卡捷琳娜女皇》

  本文由騰訊新聞聯和美好年代通訊聯合出品,美好年代通訊系騰訊新聞Top MEDIA計劃百佳企鵝號。

  爲什麼19世紀英國、奧匈帝國和沙俄這些君主制國家都愛和德意志地區的邦國聯姻呢?

  原因很簡單,在腓特烈皇帝頒佈《帝國法》,授予德意志地區各邦國邦君君主權之後,德意志地區等於是多了一兩百個“王室”,也多了好幾百個公主和王子,因爲基數大,在必須門當戶對的婚姻條件約束下,歐洲各君主國紛紛選擇與德意志各邦國聯姻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幾百個王子和公主裏總有長得好看的吧。

  而德意志地區君主衆多的局面並沒有隨着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建立而終結,相反,我們一再說過,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其實是一個披着帝國外衣的聯邦制國家,巴伐利亞王國、薩克森王國等獨立邦國的君主在德意志帝國內擁有非常大的獨立性。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第一次大戰爆發前德皇威廉二世想去巴伐利亞王國參觀軍事演習被拒絕,理由是巴伐利亞王儲不歡迎皇帝陛下去參觀巴伐利亞王國的軍隊。

  也就是說巴伐利亞王國在德意志帝國內部擁有獨立的外交、軍事、經濟權利。

  事實上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後,在帝國之內依然有二十多個宮廷。

  德意志帝國曾經發布文件稱帝國宮廷的皇室費用並不高,甚至只比日本天皇多一點。但是帝國沒有說在世界君主財富榜上還有好幾個德意志的君主,德皇是比日本天皇經費多一點,可巴伐利亞國王的經費也只比日本天皇少一點,薩克森國王和符騰堡國王也都名列世界君主財富榜前十名。

  在貴族普遍在經濟上衰落的19世紀,一個有錢的孃家無疑可以使得歐洲君主們在聯姻的時候想到德意志這些邦君的子女。

  當然,儘管如此,像俄羅斯沙皇那樣幾乎代代都和德意志地區邦國聯姻,沙皇幾乎都娶德意志地區公主情況還是非常特殊的。

  之所以羅曼諾夫王朝的沙皇愛選擇德意志公主,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出在歐洲的這種等級制婚姻的傳統上。

  歐洲雖然理論上只要從君主家庭裏選一個就合法,但君主這麼多自然就分三六九等,皇帝是第一等級,法國的國王、西班牙的天主教國王、英國國王這是跟皇帝平起平坐的第一等級。

  然後其他大宮廷是第二等級,比如普魯士國王、兩西西里國王、撒丁國王、托斯卡納的大公這些家庭身份是對等的。

  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

  你看托斯卡納大公的美迪契家族,就出過兩個法國王后,一個是凱瑟琳她原本不是嫁給法國王太子的,而是嫁給王太子的弟弟;弗朗索瓦一世貪圖美迪契家族的錢,所以讓小兒子娶了美迪契家的女兒,但沒想到王太子死了,凱瑟琳才成了王后。

  另一個是亨利四世的王后,亨利四世原本是新教徒,還是法國國王的妹夫,雖然奪取了王位也跟前妻離了婚,但在正統君主中間還是不算自己人,所以沒有大宮廷願意跟他聯姻,只好降一等去娶美迪契。

  對於初來乍到的俄國沙皇他們最初在歐洲君主中間也只能排在二等三等的地位,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先天不足的缺陷,那就是他們信東正教,無論是嫁還是娶都有一個改宗的問題。

  大國宮廷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女兒改信東正教嫁到俄羅斯?

  所以只好將就一下,比如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們家說到底連三等宮廷也算不上,她爸爸都窮到去柏林打工了,只能算及格線上的公主。你說她不是公主吧,她爸爸那個領地真的有君主權,你說她是公主吧,可能連套像樣的首飾也出不起。

  沙皇俄國在近代的幾百年裏一直靠掏錢來娶媳婦,從葉卡捷琳娜開始一直到尼古拉二世都是。

  把女兒嫁到俄國的家庭意圖也簡單明瞭就是要錢,基本上跟賣女兒差不多。

  亞歷珊德拉皇后

  反正不定哪天就被你們殺了,不如趁着沒死多撈點。

  尼古拉二世娶的是黑森·達姆施塔特的公主,這是一個德意志的大公國,尼古拉有生之年,岳父岳母大舅子一直從俄國拿錢。

  財政大臣維特伯爵說他不但要應付皇后的父母兄弟,還要應付皇太后的父母兄弟。

  所有這些人都靠沙皇的一句話就從財政部拿錢。

  這就是羅曼諾夫爲了維持一個體面的“歐洲君主”身份所付出的代價;但是反過來說,亞歷珊德拉皇后爲了造福自己的一家,最後把命都丟在俄國了也是德意志小邦君主賣女兒的傳統的樣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