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張

老早年糕是過年的時候必備的一道菜,但其實上海人平時也很喜歡喫年糕。塔苦菜或者黃芽菜炒一炒——換成小青菜、雞毛菜也可以,雖然年糕本身是沒味道的,但這種軟糯的口感,搭著清爽鮮香的配菜,讓人喫起來欲罷不能。

從小辰光最愛跟弄堂小夥伴一起,等著小攤販爆一袋年糕片出來分著喫,到家人圍坐一桌喫一盆熱氣騰騰的年糕,再到現在朋友聚會喫頓鬧猛的火鍋裏那必不可少的小年糕,年糕真是長盛不衰。

上海人喫寧波年糕

年糕就是上海人家中的「百搭」家常菜,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隨便誰都能燒,隨便怎麼燒都可以。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上海人的年糕分兩類,廣為普及的是寧波年糕。家資略豐的會備上蘇邦的桂花糖年糕。清宣統元年(1909年)上海環球社印行的《圖畫時報》上,就有寧波年糕的廣告:「寧波年糕白如雪,久浸不壞最堅潔。炒糕湯糕味各佳,喫在口中糯滴滴。」直指競爭對手——「蘇州紅白制年糕,供桌高陳賀歲朝。不及寧波年糕爽,太甜太膩太烏糟」。

在寧波菜餐館中,「薺菜年糕」絕對是回頭率、評點率最高的一道菜——熱鍋涼油,放入薺菜末炒香,再放入年糕和筍絲,年糕端上桌時,香氣四溢。糯糯的年糕,伴著薺菜清香,入口清爽,滿齒生香。另外,烤菜年糕也是一道正宗的寧波菜,喫上去口味鹹鮮、略甜微辣,再加上寧波年糕的那股Q勁,絕對是一道讓人難忘的美味。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3張

做烤菜年糕用的天菜心要洗凈、擇好、晾乾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4張

烤菜年糕

寧波年糕之所以演變為有上海味道的食品,甚至成為上海的傳統食品,這和1900年左右寧波人在上海的地位不無關聯。作為移民城市的上海,寧波人不但是當時最大的移民集團,寧波商人更是上海發展中最重要的商幫。國人創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第一批保險公司、國內第一家信託公司,無不是出自寧波人的大手筆。寧波人自稱「阿拉」,也逐漸替換了上海人的自稱「我伲」,而寧波人愛喫的年糕、黃泥螺等,也被引入了當時上海的主流上層社會。

民俗專家說,一種民俗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代人,由此看來,寧波年糕並不只是食品,而是一個文化產品。過年喫年糕,取的是年年高的口彩——這一過年習俗帶著吉意,通過當時寧波人的傳播,得到了上海人的普遍認同,並被上海民俗所接納,成為了上海人過年的一項傳統。

記憶裏的手工年糕

在老上海的記憶裏,大年初一早上,年糕是最受歡迎的食品。又軟又糯,咬在嘴裡那麼一拉,足能拉出半米長,喫口又甜又香。很多老上海覺得遺憾的是,現如今,超市裡只能買到機器製作的年糕,手工搗年糕的場景只有在城隍廟表演時才能看到,就連喫排骨年糕時,只要一放涼,年糕肯定會變得又硬又難喫。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5張

上海的陳阿姨「買汰燒」幾十年,她說在「三年自然災害」時,喫年糕也算得上奢侈了,光有錢還不行。那幾年過年時,上海還必須要憑票購買年糕。而最近,陳阿姨路過老城隍廟,聽到熟悉的搗年糕聲,趕緊上前想去買一點手工年糕,可湊近一看,原來是韓國年糕廠組織的表演,這讓陳阿姨有點失望,「原先一到年底,老城隍廟到處都能見到搗年糕的聲音,正宗的寧波年糕喫口很糯,現在是買不到了。」

退休以後就開始研究手工年糕的張阿伯說,冬至一過,寧波人便家家戶戶開始籌備做年糕。米是當年的新米,呈玉白色,做出來的年糕就是自然色,一點沒有添加劑。水則是未受任何污染的山泉水,清澈香甜。最值得稱道的還是工藝。做年糕共有8道工序:浸米、磨漿、壓幹、粉碎、上蒸、擠壓、分切、晾乾,而「魔鬼就在細節裏」。最關鍵的就是浸米和擠壓。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6張

製作年糕要經過8道工序

張阿伯說,首先米要浸到火候,這個火候是指從浸米的大缸裏撩起幾粒米,只要手指輕輕一捻,便成了粉末,這時候才能磨漿。所以,冬天浸米要浸足10個小時。隨後,磨成了漿的米漿會被裝在大米袋中,米袋上還會壓著幾塊大石頭,擠幹水分,自然壓幹。結成了塊狀的米塊再歷經粉碎、蒸熟成了熱米團。

之後,就是最關鍵的搗年糕了,搗年糕必須有兩個人,一人搗,一人手浸冷水,快速地翻抄熱米團。現在用機器製作,為了能有手工的味道,擠壓糕團的機器被特意改造,機身加長了三分之一,工作時還額外運轉2遍,讓糕團能夠充分擠壓。如此製作的年糕才能如同手工製作,又糯又香。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7張

傳統的手工年糕保質期非常短,如果不藉助冰箱,最多隻能保留四五天時間。在沒有冰箱的年代,家裡做好的年糕都會放進一口大水缸裏,水3天一換,如此這般年糕放上兩三個月都不成問題。不過,年糕一直泡水也不行,過了兩三個月後,年糕就會發臭的。於是,寧波人還想出了一種儲藏辦法,將剛做好的年糕切片,陰幹之後放入鐵皮箱。想喫的時候,便拿出來用水泡透再燒。如此一來,年糕儲藏的時間會更長。

這些小喫代表了童年

大概是小辰光喫的東西花樣沒那麼多,即便拿年糕這樣類似主食的食物用不同的方法來做,也覺得又好喫又好玩,充滿樂趣。

年糕團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8張

又叫做糯米塊,喫前蒸一蒸,想喫甜的就放點黑洋酥,想喫鹹的就裹點鹹菜、茭白絲,當早飯也可以,裹根油條就能當作粢飯團。此外,還有種「蔥花年糕」,年糕在製作時加入了蔥花、鹽等調味料,喫時只要放入油鍋裏炸一炸,口感十分香脆。爆年糕片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9張

在那個物質還不豐富的年代,年糕是小孩子最寶貝的零食。小時候的零食很少,小孩常會拿根筷子插一片年糕放在火上烤著喫。最高興的事當屬爆年糕片的小販走街串巷時,孩子就纏著家人去爆一點年糕片,年糕的體積頓時放大幾十倍。又香又脆的爆年糕片,夠孩子喫上十天半個月的了。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0張

糖年糕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1張

糖年糕有兩種,鑲粉、白糖、桂花和熟豬油製成的為白糖年糕,白糖換成紅糖,成品呈棕色的,為紅糖年糕。所以不少上海人也叫它「豬油年糕」。糕需要用鑲粉、糖和清水反覆揉勻,然後上籠蒸後,再用涼開水浸潤的布包裹糕再次揉搓,最後抹上芝麻油,撒上糖桂花而成。 糖年糕有兩種喫法,一為蒸,二為炸。切成薄片再沾點蛋汁放在油裏煎一煎,香鬆可口。

喜聞樂見的年糕菜餚

要說在家裡做的,上海的陳阿姨隨隨便便就說了好幾道菜:肉絲炒年糕、肉絲青菜湯年糕、毛蟹年糕、排骨年糕、海鮮年糕、火鍋年糕……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2張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3張

一盤炒得碧綠生青的塔菜冬筍炒年糕一上桌,清新悅目,簡直是神來之筆。此外,黃芽菜香菇肉絲炒年糕,鮮美可口。炒年糕可單獨做點心招呼拜年客,也可在家宴上做點心。 炒年糕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4張

上海人喜歡將寧波年糕切成片後再加工。當下餐廳將年糕加工成細條狀,乃是杭幫菜的做派。上海人炒年糕有紅白兩種,紅要加醬油,最好喫的是小菠菜肉絲炒年糕,菠菜紅色根不可去除,味略甜,平衡菠菜的澀味恰到好處,這便是所謂紅嘴綠鸚哥。老上海最喜歡的白色炒年糕是塌菜冬筍炒年糕,常見的白色炒年糕還有韭黃肉絲炒年糕,青菜肉絲炒年糕(有時也可加醬油),薺菜肉絲炒年糕。湯年糕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5張

小孩子一般只愛炒年糕,不喜歡湯年糕。不過隨著口味變化,慢慢也能體會出湯年糕的美味來。像上海著名的家常菜爛糊肉絲,即黃芽菜肉絲,用它來做湯年糕,冬天喫一碗又暖和又貼胃。此外也有用青菜肉絲做的。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6張

說起來,湯年糕最便當。過年的時候,家裡總有大鍋雞湯備用,雞湯燒一開,丟入冬筍片煮透,再下黃芽菜和年糕,五分鐘便是一頓好飯。沒有雞湯,就用鹹菜肉絲放湯煮年糕,加一勺豬油,也很鮮香美味。再不濟,隨便什麼殘湯剩菜,因著年糕細滑軟糯口感和甘甜的稻米香,煨一煨總也很可口。

  酒釀年糕丁湯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7張

上海人喫飯,喫完鹹的經常要再來點甜的。這就是一款「甜湯」。把寧波年糕切成小丁,煮熟,兌入酒釀即成。

排骨年糕

上海有兩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鮮得來」。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種經濟好康、獨具風味的小喫,已有50多年曆史。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8張

「小常州」排骨年糕選用常州、無錫等地的豬脊骨肉。而年糕是將松江大米煮熟後,放在石臼裏用榔頭反覆捶打,取出後切開,每根裏裹一小塊已經氽過的排骨,再入醬汁油鍋中煮氽。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19張

「鮮得來」是上海的老字號。它的排骨年糕是將麵粉、菱粉、五香粉、雞蛋放在一起攪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這種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年糕切片蒸熟後,還需下油鍋燎一下方能上桌。客人來時,廚師將炸好的排骨及年糕放入鹵汁中「氽」幾分鐘,熟透後將排骨與年糕鉗入盤中,隨後用剪刀將排骨剪幾刀,再灑點辣醬油就好了。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20張

毛蟹炒年糕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21張

濃油赤醬的毛蟹炒年糕是上海人夏季餐桌的經典家常菜。毛蟹就是小螃蟹,小小的個頭,通常不到二兩,殼軟軟的。打開蟹蓋,有一層黑色的內皮,皮下是黃黃的蟹膏,熟後還在軟軟地流動,喫起來肥嫩鮮甜,俗稱「六月黃」。香濃的醬汁,提升出毛蟹的鮮美,而吸足味道的年糕,總是先被筷子們一掃而空。與其說是喫毛蟹,不如說是用毛蟹來陪襯年糕。年糕,最好用那種手指細的火鍋年糕,或軟糯一些的,才能勝任這道菜。

(綜合:上海檔案資訊網《上海人喫寧波年糕》、《上海小喫聖經》)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22張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匯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22張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公眾號 第22張

看懂上海粉絲羣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羣(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羣」字樣)。

等儂來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愛喫年糕的上海人
點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