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辦公桌對面的牆上,有八個字,是一位書法家所提。四個字為一句,共兩句。是一種提醒,也是努力的方向。(我不想寫在這裡,但你可以問。)

無問西東

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這個民族一定有一種血統,在一代又一代傳承。這血統,越是到了戰火紛飛,越是到了國家與民族興亡之時,越顯現其強大的精神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這力量是直擊心靈的閃電,這力量是一個個偉岸的英魂,令人熱血沸騰,令人高山敬仰。

當沈光耀駕駛中彈的戰機沖向江面上的敵軍戰艦時,在他回首的那一瞬間,是滿目瘡痍的河山,是苦難中的中國。

1

《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是一群文化精英、文人學者對當今社會最為真誠和高級的一種拷問。如果你夠認真、夠嚴肅、如果你不介意斤斤計較,如果你願意去面對,如果你擁有一種坦蕩,你一定可以從《無問西東》中找到不那麼令人順心順意的現實,以及這不如意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如果你傾國傾城、談笑風生,如果你學貫中西、萬種風情,那麼《無問西東》就可能是散落在舊時光里的四個故事,潤物無聲,回味無窮。

2

《無問西東》的四個故事發生在四個年代。1923年,1938年,1962年,2012年。其劇情所表達的內在聯繫,我不在這裡贅述。導演講故事的能力的確有待商榷,甚至有一些生硬。但事實上,如果你把這四個故事獨立閱讀,也仍然會有收穫。

別拘泥於故事。這部電影講的不是故事,而是教育,是精神。這種精神對於當今社會具有批判和警示,對於當今社會青年一代關於信仰、自由、獨立、為學、愛情等思想的引領,給今日之中國青年都帶來思想的力量。

這篇命題作文(為清華百年校慶獻禮),李芳芳導演完成得不錯。常常有內心之轟鳴如排山倒海一般,妙處卻盡在寂靜無聲,不發一言。《無問西東》隱身6年之後,姍姍來遲。讓一個偉大的時代呈現在更多中國青年面前晚了6年。

3

梅如貽(祖峰)校長的諄諄教導,章子怡的美麗與倔強,黃曉明的乾淨與堅持,王力宏的英俊和家國情懷,還有張震的沉默與隱忍。一幕幕雋永的畫面,久久留在人們腦海。家國與傳承,青春和思辨所爆發出的思想的力量,支撐了這部電影的內涵。

「以其兼容並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獲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這是西南聯大的精神所在。

4

在電影中呈現出來的關於西南聯大建校,戰火中教書等許多情景,都是曾經真實發生的。大師雖已先去,但一個民族對於知識,對於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戰火中堅守的那份信念與篤定,卻是我輩所崇敬備至的。我們懷念那時的做學問的先生,我們懷念那時學生對知識的虔誠與渴求,我們懷念那個認真教書,認真讀書的年代,我們也懷念只有八年歷史的西南聯大。

我們懷念自由獨立的學術精神;懷念大學中人們刻苦治學,從未放棄的堅韌意志;懷念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愛國精神,我們也懷念那曾經執著、質樸、簡單以及高尚的讀書理想。

西南聯大不僅給學子與老師留下了精神上的寶藏,更給中國教育立起了一塊豐碑。

這是西南聯大正式地被全社會所認知。這個被譽為中國大學中喜馬拉雅級的學校,在《無問西東》種,轟轟然、鮮活地走進我們的世界。

5

無問西東,源出「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前半句「立德立言」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即:修養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偉大的功勛業績,確立獨到的論說言辭。放在清華精神中當指做人、做事、做學問。而「無問西東」的原本之意為告誡學生應放眼於世界,不拘泥東方西方。

在那個1920年代的清華園裡,那個有個著和煦陽光的午後,清華大學校長梅如貽對學生吳嶺瀾的提示,是源於教育的最本質的力量。這是《無問西東》中關於教育的第二個閃光之處。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不過這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這對於從事汽車傳媒十餘年,漸漸失去新聞敏感,漸漸麻木遲鈍的我,是一種太及時的警醒。身處浮躁及職業操守和標準不斷缺失的時代,內心的困惑與掙扎,現實與新聞理想的漸行漸遠,已經成為我們夜晚是否能正常入睡的最大阻礙。

如何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不忘初心,實在是當下我最難破解的難題。希古人可給予我們力量,給我們指引,用亘古不變的真知,讓我可以走出泥濘。

我們甚至想追回到那個年代,理清楚更多的疑問,但似也明白了,為什麼1938年的亂世,鐵皮屋下仍有靜坐聽雨的心境,為什麼山谷里有在日軍轟炸機下的讀書聲,更會了解,為何苦難的近代中國曆盡滄桑而不倒,為何今日錦繡中華走向強大的可貴之處在哪裡。

6

《無問西東》四條主線,彼此牽連,寓意為不管在怎樣的時代,真正的教育都能夠通過愛與人性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在1938年代,飛虎隊唐納德對於沈光耀,吳嶺瀾對於沈光耀,大雨中操練隊列的體育教員的身教勝於言教,物理教員「靜坐聽雨」的淡定與從容,都還原了教育本真涵義。而沈光耀母親雍容大氣的家教及家訓式的教育,更是令教育擁有了血統的傳承與人性的光輝。

縱觀我們當今的社會,我們從未吝惜對偉大母愛的讚美,但是浮躁和現實的社會,正把偉大的母親變得平庸而簡單。母親們更多地成為噓寒問暖的保姆式母親,大多關注孩子身體及生活的感悟,她們對於孩子內心世界的關懷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正在失去掌控力。

我們無從怪罪,我們都曾經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但是誰又能走得安詳?我們只能感嘆,一生好短,一瞬好長。我們哭著醒來,我們哭著遺忘。

我們推薦這部電影,因為它會影響到每一個去看它的人,尤其是還有無限可能的年輕人。鼓勵他們去找到內心深處的答案。對生命的熱愛。就像影片的結尾,那段震撼人心的獨白:

你看到和聽到的,經常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的,那些世俗讓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出生的朝陽歡呼雀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忘了自己的珍貴。願你在被打擊的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這樣的電影才是真正的青春的電影,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那些八卦、嘻哈、泡沫劇、真人秀,還有那些狗血的墮胎,鬥毆,矯情的耍頹廢,在《無問西東》面前低矮而醜陋。

這樣的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不是因為誰看不慣而顯得格格不入,而是它本來就是錯誤的。但願每一個看過《無問西東》的你,問過自己何去何從的你,都會有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不再隨波逐流,不害怕,無私無畏,活出你的精彩與真正的價值。就如同那些先知和大師們,一生傲氣,錚錚鐵骨。

《無問西東》不完美。就如同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

我們認為,這是一部拍給還相信理想,相信信仰,相信愛情,相信真實的人看的。他們歷經磨難,歷經生活的坎坷與不堪,他們歷經了人性的背叛與欺瞞,他們仍然富有熱情,相信真實,依然熱忱,純粹,相信陽關普照,相信雲開日出。這樣的人不多。如果你還相信一些東西,那共情之處自然共情。 如果你不信了,那它只是一部《無問西東》。

7

「打通不同群體之間的橋樑是善意,很多時候就是你做出的選擇。60年代你選擇做不做拿起石頭吧(打倒別人)的人,抗戰時期要不要做一個為國奮戰的飛行員,20年代國門剛剛打開,你能不能擁抱西方的知識,同時堅守傳承?」

你做的這些事情看似只是為了你自己。但是你堅守住了,它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一點點傳遞下去,最終慢慢地影響整個社會。你的善良,不是一個人的,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本該如此。只有正向從善,才應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正常運轉的軌道。

但很可惜,我們在偏轉,並且我們正在失去清醒。很多人不願意認真面對,並非他們不明白這一點。而是因為,這樣的心靈拷問實在是太過殘酷。所以,《芳華》不僅僅有芳華,也有對善良的仰望與呼籲,所以《無問西東》的張果果(張震飾)才會在電影里說,「現代人的感情就這麼多了。」

精神貧乏的年代,最可悲的是人自己,尤其可悲的是意識到自己正生活在精神貧乏的年代的人。這不比那曾經英雄輩出的近現代中國。

陳鵬(黃曉明飾)的原型是「兩彈一勛」鄧稼先先生,沈光耀(王力宏飾)的原型是清華學生沈崇誨。或許影片所表達的情感和精神,還有教育,與我們隔空對話,相距甚遠。但是,當你認真思考下來,當你認真地回望過去,你才會發現,「原來青春不只有戀愛、讀書、亂七八糟的荷爾蒙。在那些瑣碎之上,我們還可以追求浪漫 、詩意以及值得付出的一切——信仰。」

8

影片中吳嶺瀾(陳楚生飾)多年後,他回憶起泰戈爾那天的演講對他的影響,他說:「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這句話就是整部電影的主旨——不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真實。

「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四段故事,四個不同時代的背景,四個勇敢無畏的真心,這是一種精神的傳遞,從吳嶺瀾到沈光耀,陳鵬、張果果,用一根線全部把他們串聯起來,貫穿整部電影。

他們四個人都在自己所在的時代,聽從內心的指引,做出了最好的選擇。

你還在游移嗎?你還在徘徊嗎?你有沒有唯利是圖?你有沒有見利忘義,你有沒有置身忙碌?你有沒有急功近利?你有沒有期待一夜暴富?你有沒有想過該如何面對您靈魂深處,那個真實的自己?你有沒有想過,你最真實的思想,在你的身邊,你是否可以找到人可以傾訴?我們都曾接受教育,可是我們是否這樣問過自己,我們是否讀過一本令他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是否曾苦苦地思考過某一個問題,是否擁有一個令你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是否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和體驗,是否有對自然界多樣和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是否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是否曾經領略過人性的光輝?

不錯,《無問西東》給我們帶來的財富還有很多。真正的教育都能夠通過強大一個國家,振興一個民族,能夠通過愛與人性的光輝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