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為朋友的推薦,在一個晚上抽出時間看了《無問西東》這部電影, 而看完後的我久久不能釋懷。許多許多的感觸沉積在胸腔之中,讓我不吐不快。花了幾天理清了思緒,寫下了今天這篇文章。

我覺得這部電影真正的目的,是點醒現在的我們,我們這一代。人 為什麼而活著?當年前輩們義無反顧的追求和夢想在我們這代彷彿消泯了, 很多人活成了別人眼中的樣子,讀書,工作,相親,成家,日復一日,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之前看奇葩說的時候看到一集, 有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名校畢業,有著國內最好的教育資源,卻仍然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迷茫,甚至問起了:「我畢業後應該幹什麼?」。當時看到這一段時,我的內心是感到悲哀的。電影當中一共經歷了四個時代,民國,抗日,新中國,現代,民國的戊戌變法後思想啟蒙,抗日時代的為國捐軀英勇無畏,新中國的為了祖國遠赴邊疆,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追求,並為之付出一切。而我們這一代卻是活得很安逸,物慾橫流的世俗也是侵染了每個人的心,個人的追求也隨之變成了物質上的金錢,並無精神上的嚮往。

讀書的意義並不在於拿到985211的文憑然後找個好工作,如果只是讀書只是為了獲得文憑當作找工作的跳板,那純粹是在浪費你和老師的生命、時間。

讀書的意義在於,能學會思考。在有限不多的剩餘生命中弄清楚自己活著的意義, 不懼世俗,不問西東。

正如電影中的一代代人一樣,在迷茫的年少時期,被點撥,被引導去叩問內心,學會自己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活出自己的真實,做出自己真正想做出的選擇,不懼世俗言語,無問西東。而這些人成長後,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給予下一代人同樣的精神滋養,這便是一代代的文明傳承,這便是我們應該要追求的精神,真實、正義、無畏、同情。

當片中泰戈爾訪問清華時的演講中說到,「你們有什麼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裡拿出來,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內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們史冊里最永久的是什麼。」

我覺得,片中的真實、正義、無畏、同情正是溶在我們血液中,民族的閃光點。而我們要做的,也正如片中一樣,將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做出的選擇不要被現代的世俗所影響,能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當你知道躺在地上的老人可能是訛人的碰瓷者,你還會願意上去扶嗎?當你知道一門考試可能過不了的時候,你還能做到不打小抄嗎?當你知道戰爭爆發後參軍隨時會死亡,你還能義無反顧的去嗎?小到生活,大到家國,時時刻刻都有這樣叩問本心的問題,而這時,你是選擇跟隨世俗而選擇,還是堅持本心,無問西東?

「世俗」存在於每一個時代,如同空氣一樣包裹著日常生活,甚至讓人習慣到無法察覺。當我們以為民國、抗戰、文革已是過往雲煙時,是否該審視一下,我們這個時代,又在面臨著怎樣的「世俗」呢?

借用片中張果果的原話「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我很是贊同,但是贊同就意味著要歸於世俗嗎?事實也不盡然。當你改變不了環境的時候,那就改變自己,猶如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不參與其中便是一種方式,

正如張果果片中說的」我和他們不一樣「, 沒有幫助他人而去陷害一個曾經陷害過他的人。而不參與世俗,是一個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困難的一種方式。我也許做不到慷慨赴沙場,因為我還有父母要照顧,但我會很敬佩選擇為國捐軀的人。 我也許做不到扶起倒地的老人,但我會選擇舉手之勞幫打120。我也許考試會掛科,但我能做到不打小抄。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但也要堅守本心,義無反顧的選擇, 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真實,傳承正義、無畏、同情的美德,做到不懼世俗,無問西東。

如果有機會提前了解了未來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才更要珍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