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關啊。就說大家都看過的周星馳無厘頭喜劇吧。

小的時候看到的是各種搞笑,就很單純的認為是喜劇。

長大一點,看的電影多一點,也開始學著裝逼了,就認為那些都是很淺薄的鬧劇。再成熟一點,有點生活經驗了,有點社會閱歷了,就看懂了那些搞笑背後的小人心酸,哪還是什麼喜劇啊?牛逼的喜劇其實都是悲劇。看一次,傷一次!
謝邀

可以說有關

電影的體驗和你經歷的事情相關而經歷事情的多少則和年齡相關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不全是。你讓我爸或者爺爺來看現在很多優秀電影,他們大多嗤之以鼻,或者懶的看看不懂。一個簡單的倒敘或者空鏡就可以讓我爺爺完全跟不上劇情,不知道在講什麼。更別談電影中諸多與時俱進的元素和暗梗以及對現下的一些呼應。

這兩代人在年紀上不可謂不夠,所以問題出在知識,閱歷以及電影這一表現形式的綜合理解積累上。

空長年齡的人大有人在,年紀尚淺拾百聞讀萬卷的人也不是沒有。
肯定有關。但不是決定因素。你知道青花瓷是什麼牌子的酒么?

即便如此不妨礙你去理解這首歌。


我初中看《東邪西毒》,沒看懂,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王家衛已經超綱了。但是高中又看了一兩次,覺得是個很裝逼很有格調的愛情故事,成年之後又看了一次,喜歡得不得了,裡面對於愛情的解讀還有各種意境的把控,很戳我,有人說這部電影是王家衛最好的愛情電影,超過《重慶森林》(在一代宗師之前),我贊同。

很小的時候看《色戒》,出於什麼原因看的你應該懂,看完了沒任何感覺。

高中看過一遍,覺得王佳芝太傻,換我我肯定不這麼做,而且我支持張愛玲本人的說法,間諜、卧底是需要嚴格訓練的,像王佳芝這樣半路出家的學生,專業素養根本不過硬,心理素質不行,能力也有限,容易動情,活該,學生們就是不該一頭熱。

前段時間剛又看一遍,發現李安其實對原著有比較大的改編,那時候他經歷過了中年危機,把本人的心境也融入電影中了,而且跟原著融合得很好。我才真正理解「通往女人靈魂的通道是yin道」是什麼意思(當然也是因為我成年了,理解發生了變化)。

高中班主任給我放過《美國往事》,三個小時,看得昏昏欲睡,據說電影包含了一個男人一生所有的東西,可是當時真心理解不了。但是高中畢業之後又看一遍,很快我就喜歡上這個電影了,不是說主旨都能理解了,只是開始被這個劇情吸引了

中學時看《革命之路》,以為說的是女性獨立的故事,現在才發現好像理解錯了,電影其實是借一對夫妻展現那個時代的社會變革,至於是什麼變革,我到現在都看不懂。

有些電影就是在等著你慢慢長大。
怎麼說呢其實個人認為與年齡或多或少有些聯繫,不過首先你的閱片量必須夠大,大學、大學前很是喜歡科幻片,現在更喜歡一些能夠反思我們自身文化的片子,所以呢也就更喜歡賈樟柯了也更喜歡他那看似枯燥乏味的長鏡頭了。不過如果你看了他的《山河故人》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