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3月29日电 能够抵御-80℃极地环境的高性能钢板、有望彻底治愈白血病和艾滋病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关键技术、能快速精确识别3D物体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这些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高科技成果将在武汉转化。29日,在武汉召开的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武汉科技大学专场上,武科大49项科技成果与企业、投融资机构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65.36亿元。

  此次签约的49个项目包括CAR-T技术、耐腐蚀高强度金属复合材料、机器人交互技术、智能工业机器人、污水处理、炭材料等,涵盖生物医药、材料、智能制造、环保等领域。此外,武科大还精选了120项成熟度较高、市场预期好的科技成果,供广大社会企业对接。

  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武汉科技大学始终扎根武汉、积极融入武汉,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共享、以创新求发展。本次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的召开,是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 大学”发展共同体重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武汉科技大学将牢牢把握武汉推进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四大国家新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学校人才培养链、科技创新链与武汉产业价值链的紧密结合,积极引导更多创新人才留汉就业创业,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在汉转化落地,努力为武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复兴大武汉美好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建立的工艺学堂的武汉科技大学,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两个甲子,始终与大武汉同向同行、休戚与共、须臾不曾分离。武汉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16项与钢铁冶金有关,14项与武汉市域合作企业合作。2017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百强高校”,2018年入选全国首批30所《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单位,连续3年发明专利申请数排列省属高校首位。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需求,先后与武汉市、孝感、随州、黄冈、仙桃、荆门、宜昌、襄阳、咸宁、黄石等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校地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6个,共同推进“城市 大学”发展共同体建设;与宝武、东风、柳钢、韶钢、中国一冶、中冶南方等60个国家和地方冶金行业骨干重点企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校企平台26个,累计服务武汉地区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4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积极参与智库”建设,成立了湖北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院,服务地方发展,对接理论创新与咨政建言、社会服务,相关研究报告获得湖北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武汉科技大学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入选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已有二级保密资质、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入选湖北省军民科技协同促进中心首批平台工作站。(陈孖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