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零壹財經

作者:丁丹


摘要

小微企業承載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對稅收、就業等貢獻頗多。爲了使小微企業享受到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踐行普惠金融,促進我國實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兩會"期間,各類利好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頻出,力求在未來進一步實現小微企業融資的"量增價降"。

作爲我國當前金融體制下對實體經濟融資的主體,銀行必須在這場小微企業融資攻堅戰中扮演重要角色。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和3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均提到2019年五家大型國有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之所以要着重提及國有大行的"頭雁"作用,我們認爲,這是因爲,雖然城、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更具優勢和動力,但均存在短板。國有大行相關稟賦有益,卻未將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能力充分釋放。大行要進一步發揮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應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以下爲報告全文:


一、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成因簡析

在今年3月15日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雖然現階段國際上亦有一些較爲成功的小微企業融資、信貸模式,如德國IPC公司的小微企業信貸技術、富國銀行小微企業信貸零售模式等。但若不結合我國國情簡單地進行"拿來主義",或會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對於我國長期存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其歷史成因主要可歸結爲內、外兩個層面。

外因的層面來說,我國信用體系建設長期處於不健全的狀態,這增加了外部融資機構對小微企業的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全稱小型微利企業,在我國基本爲民營企業。雖然各行業對其定義不盡相同,但基本指向那些資本資產較少、盈利規模有限的企業。這些企業一般財務風險較高,信用信息相對缺失,如果沒有外部較好的信用評級體系進行支撐,實難讓外部融資機構貿然對其進行融資,尤其是各類監管考覈甚嚴、風險偏好較弱的銀行。而在我國當前的金融體制下,銀行的貸款又在整個社會融資中佔據主導地位。僅以2015年至2018年各月的數據來看,當月新增社融中人民幣貸款的佔比長期處於高位。

就我國現階段徵信體系的建設而言,"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目前央行徵信中心只是將大型銀行和部分中小銀行,以及各別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數據納入,但互聯網金融機構、小貸公司等金融數據並未納入。而2018年成立的百行徵信,目前已有600多家、17類中小金融機構接入數據,百行徵信也已於2019年年初向市場提供徵信產品服務。但這仍與中央要求的實現企業和個人負債信息全覆蓋相去較遠,亦與市場融資機構對破解信息不對稱的需求有較大差距。我國徵信體系的建設仍任重而道遠。

內因的層面來說,小微企業融資一方面具有"短、小、頻、急"的特點,一方面其自身又存在諸多限制其獲得外部融資的短板。"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將這些短板總結爲"三缺"和"三亂":"三缺"即爲小微企業缺核心技術、缺人才團隊、缺資金;"三亂"即爲小微企業財務管理亂、經營管理亂、人事管理亂。誠如上文所言,銀行貸款長期在我國社融中佔據主導地位,審慎的經營理念,尤其是對銀行基層客戶經理貸款的終身追責制,讓很多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的態度都是"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

除了上述歷史原因外,2018年實行的去槓桿政策進一步增加了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去槓桿政策雖在一定緩解了中國企業部門的高負債壓力,但對銀行表外融資或者說"影子銀行"的強勢破除,增加了小微企業資金面的緊張程度。"影子銀行"的存在雖會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但在我國現有的金融條件下,卻是對經營風險較高、信用數據缺失的小微企業融資的有力補充。央行行長易綱亦於2018年12月表示,不能完全否認"影子銀行",只要依法合規經營,"影子銀行"也能成爲金融市場有效補充部分。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穆迪將"影子銀行"中的核心部分("核心影子銀行")定義爲信託貸款、委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核心影子銀行"的三大板塊均處於驟然緊縮的狀態。

此外,疊加經濟下行的壓力,央行雖在2018年四次降低了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較爲充裕的流動性。但從2018年社融的表現來看,其未與M2(廣義貨幣)形成了較好的協同效應。銀行貸款意願下降,企業資金需求疲軟,寬貨幣未能很好地向寬信用進行轉化。

二、"兩會"爲破困境吹來春風

在3月15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小微活,經濟活,就業纔多"。小微企業承載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在過去這一年,不止一位部委領導在講話中提到民營企業的"56789"理論,即民營企業貢獻了中國經濟50%的稅收,60%左右的GDP,70%左右的技術成果及其轉讓,80%的就業,佔90%的企業數量。作爲經濟發展中最富有活力的有機體,作爲國民經濟至爲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微企業理應享有更加優質的配套融資服務,從而實現其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而金融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從而更好地發力於實體經濟,也是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上首次提出的"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其中之義。因此,在今年"兩會"期間,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爲各方高度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各類有關助力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層講話和政策便頻見報端。

首先,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民營企業座談會,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面對有些民營企業在現實經營中存在的"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總書記強調要從六個方面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結合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央行行長易綱指出,爲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央行採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組合,而位居首位的"第一支箭"就是增加民營企業的信貸,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

其次,2018年12月中下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座談會指出,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爲重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迴歸本源。而立足地域經濟,有力支持所在地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當是迴歸本源的應有之義。

再則,2018年11月7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出民營企業新增貸款"一二五"目標,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此外,2019年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稱,地方法人銀行要堅持迴歸本源,繼續下沉經營管理和服務重心,充分發揮瞭解當地市場的優勢,創新信貸產品,服務地方實體經濟。

在上述講話和政策的基礎上,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和各部委又進一步細化了相關闡述,並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在此,我們進行了梳理和歸納,如表1所示。

可以預見的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指引下,2019年小微企業資金面緊張的局面或將得到有效的緩解。除了政府有關部門外,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亦有頗多獻言獻策,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工商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葉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表示,面對部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議金融機構增加中長期貸款,並適當對小微企業進行貸款輔導,解決信息不對稱;全國人大代表、央行武漢分行行長王玉玲建議建立區域政策性專營民營小微銀行,讓政策的歸於政策,讓市場的歸於市場等。這些提案對於我國今後一段時間持續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鑑。

三、解析大行的"頭雁"作用

我們注意到,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和3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均提到2019年五家大型國有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通知中加入了"力爭"二字,略作折中。對於30%的目標,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相信銀行能做到。"兩會"期間多家國有大型銀行亦對媒體表示,對小微企業貸款的詳細指標正在制定中,將在近期發佈。

3月28日,工商銀行在對外召開的2018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針對小微企業貸款,2019年工行增長目標約在1000億元以上。截至業績發佈會召開時,該目標已經基本完成一半,約500億元的新增小微企業貸款有一半左右是通過線上產品發放的。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一系列講話和政策,更多的是強調地方性銀行(即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下同)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支撐作用,如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均強調地方性銀行應迴歸本源,服務當地實體經濟。此番着重強調發揮國有大行的"頭雁"作用,我們認爲,這是因爲地方性銀行和民營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均存在各自的短板,而大行稟賦相對優越,目前尚發力不足。

(一)地方性銀行服務小微融資優劣勢分析

城市商業銀行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設立的城市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的前身則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農信社)和農村合作銀行,二者設立的初衷均是服務地方(縣域)經濟,支持中小企業、"三農"經濟的發展。基於上述原因,城、農商行與地方經濟、民營企業具有天然的聯繫。銀監會副主席祝樹民近日發文稱,應"引導地方性銀行把握'地緣、親緣、人緣'優勢,深耕本地小微企業市場,打造走街串戶的'社區銀行'"。

與全國性銀行(國有六大行、12家股份制銀行)相比,城、農商行歷史沿革較短,且異地展業受限,故吸收存款的能力有限,尤其是比之國有大行。此外,絕大多數地方性銀行不是央行認定的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無法與央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綜合上述兩點,相對於國有大行,地方性銀行資金成本更高。

根據利率定價機制,商業銀行相關產品的利率=資金成本+調查費用+風險溢價+適當的利潤率。因資金成本較高,地方性銀行更傾向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業務,以覆蓋相應的成本,從而獲取較高的淨收益。

相比於一般的企業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係數較高,但這也恰好可以發揮地方性銀行地頭熟的優勢。利用這一優勢,再結合以地方性銀行的"人海戰術",雖然相對全國性銀行而言人工成本佔總成本的比較高,但若以淨資產收益率(ROE)這一較爲綜合性的盈利指標來看,近年來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靠前的幾乎全部是地方性銀行。這說明部分地方性銀行"更會做"小微業務,不僅覆蓋了高風險,更是以此獲取了超額的收益。

但地方性銀行的短板亦是顯而易見,總結下來有以下兩點:

首先是資本充足層面的考量。雖無合規方面的壓力,但比之國有大行,無論是城商行還是農商行均在資本充足率這一指標上與前者存在不小的差距。且根據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1-4季度,國有行的資本充足率逐漸走強。資本充足率的相對弱勢,成爲地方性銀行進一步拓展小微業務的桎梏。


此外,從2018年末開始,爲進一步增強商業銀行信貸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今年2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支持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時,促進加強對民營、小微企業等的金融支持。

經統計,2019年至今,已先後有14家銀行陸續通過發行可轉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永續債、金融債和定向增發等方式補充資本,總金額約6181億元。但在這14筆"補血"中,僅有4筆來自地方性銀行,其餘10筆均來自全國性銀行。從"補血"金額來看,全國性銀行合計補充資本金5926億元,佔比高達95.87%;而地方性銀行僅有255億元,佔比僅4.13%。

其次,地方性銀行的壞賬率高企。尤其是農商行,不良率從2018年1季度的3.26%急速攀升至2018年4季度的3.96%;在相應時段內,城商行亦從1.53%升至1.79%。反觀國有大行,不良率持續走低,從2018年1季度的1.50%降至4季度的1.41%。不良率的攀升,不僅會增加地方性銀行的合規壓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經營策略趨於謹慎。

除上述兩項外,"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原銀行董事長竇榮興在接受《中國經營報》專訪時表示,在當前金融市場環境中,中小銀行會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包括一些大型企業拒收中小銀行承兌匯票,以及國家雖對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政策,尤其是201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TMLF(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工具,根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向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但對服務"三農"和中小微企業較多的銀行,降準力度尚不充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一言以蔽之,地方性銀行在從事小微業務時雖有地頭熟的優勢,但短板亦是較爲明顯。

(二)民營銀行服務小微融資優劣勢分析

從2014年首批5家民營銀行獲批成立至今,截至目前,共有17家民營銀行獲批成立。民營銀行設立的初衷,即以增量改革的方式,逐步破除傳統商業銀行的路徑依賴,增加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力度,進而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國內民營銀行發展至今雖尚不足5年,但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方面已進行了頗多有益的探索,亦形成了一定行業經驗。在這當中,又以騰訊系的深圳前海微衆銀行(以下簡稱"微衆銀行")和阿里系的浙江網商銀行(以下簡稱"網商銀行")最爲典型。

作爲均爲首批成立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微衆銀行背靠騰訊的海量數據,通過着力打造其金融科技能力,不斷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2017年底,微衆銀行正式推出國內首個服務小微企業的全線上貸款產品--微業貸,特色化、差異化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需求。截至2018年末,微業貸服務小微企業34萬戶,其中,46%爲製造業和高科技企業,38%爲批發零售企業,戶均授信金額爲傳統銀行小微貸款的10%。

相對於線下業務,互聯網產品擴大服務的邊際成本較低,這就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了可能。2018年,微衆銀行持續採取有力措施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2018年四季度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2017年度下降3.24個百分點,較2018年一季度下降3.05個百分點。

網商銀行依靠淘寶豐富的網店經營數據和支付寶支付數據,從成立伊始就立足於服務小微企業。也是依靠不斷強化諸如大數據、區塊鏈在內的金融科技能力,網商銀行創造了所謂"310"模式,即實現小微客戶3分鐘申貸、1秒鐘放款、全程0人工介入,幫助客戶通過電腦或手機實現7*24小時的金融借貸服務。今年"兩會"前夕,網商銀行副行長金曉龍甚至豪言,"我們希望未來3年內,能讓中國所有的個體戶、路邊攤都貸到款"。

但民營銀行亦有其短板,總結下來大體有如下兩點:

首先,按現行監管的要求,民營銀行要遵循"一行一店"的原則,即只能在總部所在區域設置一個營業部。這讓民營銀行的物理網點,十分稀有,基本沒有獲取線下存款的能力。在這項規定下,多數民營銀行依賴於同業存單這類創新型業務補短板,但監管亦規定同業的負債不能超過銀行總負債的三分之一,這無形中限制了民營銀行資產規模的增長。此外,民營銀行成立至今不過4年有餘,公衆知名度較低。

其次,上述微衆銀行和網商銀行背靠騰訊和阿里兩個流量巨頭,且騰訊和阿里本身也是國內頭部金融科技企業,這就讓微衆銀行和網商銀行在小微信貸領域形成的經驗多少具有不可複製性。事實上,民營銀行的經營分化嚴重。從2017年末公佈的數據看,微衆銀行和網商銀行兩家銀行的淨利潤超過28億元,佔到了17家民營銀行淨利潤的一半以上。與之相對,部分民營銀行的經營仍在持續虧損。

此外,民營銀行目前也出現了發展的瓶頸,從一些外部跡象可窺出一些端倪。一方面,自2016年12月底原銀監會批覆了梅州客商銀行的籌備資格後,兩年來監管層未再發放新的民營銀行牌照;另一方面,僅在2018年,就有上海華瑞銀行、吉林億聯銀行、湖南三湘銀行、重慶富民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武漢衆邦銀行以及遼寧振興銀行7家民營銀行的董事長或行長的人選變更調整。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兩會"亦釋放出諸多對民營銀行發展的利好消息。首先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服務實體經濟爲導向,改革優化金融體系結構,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其次是"兩會"期間,在迴應是否會設立新的民營銀行時,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表示,只要有申報的、符合條件的都批設,沒有指標和規模要求,按照正常程序審批。

(三)國有大行潛力巨大,但發力不足

相比於股份制銀行、地方性銀行和民營銀行,國有大行資金實力雄厚。根據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末,國有五大行資產規模達98.35萬億元,佔國內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高達46.84%。

五大行歷史沿革較長,線下網點衆多,且均爲央行認定的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故資金成本相較於其他類型的銀行優勢明顯,其中又以中、農、工、建成本優勢最爲顯著。此外,如前文所述,五大行資本充足率爲各類型銀行的翹楚,且在各類資本"補血"中亦有較大的先發優勢。

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方面,國有行近年來亦有頗多斬獲。首先是自2017年起,按照國務院的部署,指導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截至2018年末,五大行在總行和所有一級分行成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其次,近年來五大行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局方面亦做了諸多有益嘗試,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藉助"互聯網+",整合行內數據和稅收、工商、電力等信息資源,研發了全流程線上操作、系統自動識別風險、評分審批的貸款產品,工行甚至喊出了"做小微纔有大未來"的口號;最後,從具體實施效果來看,2018年五大行面向授信100萬以下客戶貸款增長了21.8%。

但相對地方性銀行和民營銀行,國有大行似乎還未將強大的資源稟賦和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充分釋放出來。

其一,截至目前,國有大行相對於其他類型的銀行,在服務客戶方面更加遵循"二八法則"。恆大研究院在其發佈的報告《如何解決民營和中小企業融資難貴?》中指出,從上市銀行2018年半年度前十大客戶戶均貸款規模可以看出,五大行前十大客戶戶均貸款規模超過1500億,而上市農商行僅爲15億。

其二,國有大行的資金成本位居各類銀行最低位,根據風險收益配比原則,國有大行的風險偏好較低,因此在對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動力稍顯不足。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穆迪最新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季度監測報告》披露,國有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增長放緩顯著。具體而言,2018年國有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下降4.3%,而2017年全年則增長了11.6%。與之相反,中小區域性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保持相對穩定,2018年下半年同比增速繼續超過大中型銀行。

四、何以爲舟?金融科技爲先導

(一)各行深化金融科技服務小微金融的能力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在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方面成果較多,可以用"量增價降"來形容。根據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3.49萬億元,佔各項貸款餘額的23.8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36萬億元,比年初增長21.79%,比各項貸款增速高9.2個百分點;貸款戶數1723.23萬戶,比年初增加455.07萬戶,實現了此類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貸款戶數不低於上年水平的"兩增"目標。此外,降利率工作也在紮實見效,2018年四季度,銀行業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一季度下降0.8個百分點;6家大型銀行發揮"頭雁效應",四季度此類貸款平均利率較一季度下降1.11個百分點。央行數據亦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微型企業貸款利率已連續5個月下降,累計下降0.39個百分點。

但上述成績尚不足以支撐小微企業從信貸市場充分獲得資金,亦不足以充分激發小微企業的市場活力。據統計,中國目前仍有2000多萬小微企業法人以及6000多萬的個體工商戶的借貸需求還沒有被完全滿足。就目前國內外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路徑來看,大致可以分爲兩種模式。一種是所謂"尤努斯模式",即借鑑孟加拉國經濟學家尤努斯開創的格萊珉銀行"微額貸款"的服務模式,走關係型信貸的路子。這種模式在我國城、農商行運用較多,如前文提及的泰隆商業銀行、寧波銀行等。還有一種是通過構建和加強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能力,增強自身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

小微金融業務的特點在於一般單筆數額較小,成本相對較高,單筆利潤較低,使得微型金融機構的單筆效益不大。而隨着金融科技的產生,各類技術在小微金融領域的運用,能有效降低微型金融機構的業務成本,同時提高微型金融服務效率和業務審批流程,大大提高了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和經營收益。在形成規模效應的同時,也減少和降低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零壹財經(微信公號:Finance_01)曾在之前的兩篇文章(《2018年銀行金融科技覆盤系列(一):"ABCDIMOP"開道,向內求、向外取並舉》《2018年銀行金融科技覆盤系列(二):22家區域性銀行金融科技"露尖角"》)中分別較爲系統地總結了全國性銀行和上市區域性銀行2018年金融科技的發展情況。從2018年各家銀行的表現來看,無論是全國性銀行,還是區域性銀行,一方面都加強了對金融科技的認知和理解的深化,一方面都加強了對金融科技基礎能力的構建,包括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區塊鏈)、C(Cloud Computing,雲計算)、D(Big Data,大數據)、I(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等,一方面也加強了金融科技的運用。如在構建旨在化解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供應鏈金融方面,多行在2018年有所斬獲,如工商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創新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平安銀行的"KYB產業鏈融資"(KYB:Know Your Business)等,都爲破除困境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二)構築外部合作,頭部金融科技公司賦能多行小微金融

雖然各行因稟賦有異,發展相關金融科技能力的側重和速度均有所不同,但就2018年的整體情況來看,各行近乎同時加快了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步伐。如常熟農商行與騰訊理財通合作推出一款名爲"週轉"的借款產品,渤海銀行藉助螞蟻"借唄"的線上獲客和智能風控技術,項目自2017年上線以來,雙方合作放貸70億,不良率僅爲0.1%等。

如果把時間軸拉長,我們發現,作爲一家美股上市公司,亦作爲360的合作伙伴,360金融近年來在賦能銀行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成效顯著。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60PC安全產品的市場滲透率是96.54%,平均月活已經達到5.12億;PC瀏覽器的市場滲透率是79.93%,平均月活4.24億。移動端安全類產品平均月活數也達到了4.42億,連接了超過10億臺的移動設備。作爲360的合作伙伴,360金融可做到深度數據挖掘,並已積累了千萬級別的黑名單和數億白名單。基於人工智能技術,自主研發了Argus智能風控系統,宇宙魔方定價系統,cloudbank智能撮合系統等基於人工智能的風控體系。目前,業內具備用戶、數據、技術三大優勢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反欺詐業內屈指可數,360金融至少位列行業三甲以內。其招股說明書中顯示,在已促成貸款中,由於欺詐造成的虧損率僅爲0.2%。

360金融於2018年2月份正式啓動小微貸項目,第一個切入點是結合電商賣家的個人信息,加上淘寶、京東電商的信息,推出了一款名爲"360小微貸-電商貸"的產品。經過近半年的模型測試和策略調整,直至2018年9月份"電商貸"成熟上線,以360借條APP爲渠道入口,全面向淘寶、京東賣家開放小微企業貸款服務。

隨着在小微貸領域的深入探索,2018年11月份,360金融推出了小微貸的另一個分支產品"企業貸"。雖然這兩款小微企業信貸產品上線時間均不長,但依靠合作方360強大的獲客能力和360金融自身較爲成熟的風控技術,產品快速獲得市場認可。截至2018年3季度末,360金融爲小微企業主撮合的授信總額約爲38億元,提供了17.4億元的金融支持,累積扶持了15萬家小微企業主及約105萬個就業機會。

360金融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4季度,78%的收入爲向金融機構提供的技術服務所獲得,以撮合服務收入和貸後服務收入爲主。目前應用場景涵蓋消費金融、小微企業信貸、三農信貸等領域,並已向銀行輸出金融科技,與30多家銀行已有合作,例如與中國工商銀行就智能催收達成了合作。對於城商行及農商行,360金融在其對外披露的材料中表示,將攜手城商行及農商行積極落實支持小微企業,助力三農、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運用數據智能技術賦能區域小微企業和三農用戶,共同解決小微及三農的信貸問題。

(三)強化"幾家擡"機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此外,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指出,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需"幾家擡",而"幾家擡"的思想已在多位部委領導的講話中得到了體現。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來,通過搭建銀稅合作、銀擔合作、銀保合作等平臺,一方面打破了所謂"信息孤島",一方面也填補了部分小微企業的信用信息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信息不對稱,增強了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能力。

以其中較爲典型的銀稅互動平臺而言,自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原銀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活動的通知》以來,銀稅互動爲小微企業獲取貸款服務提供了便利渠道。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銀稅互動"累積向守信企業發放貸款63.2萬筆,其中涉及小微企業貸款的金額達到7100多億元。

爲了配合"銀稅互動",很多銀行都已經開發了針對性產品,如建行的"雲稅貸"、工行的"稅易通"等。銀行的類似這些做法都爲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五、結束語

今年"兩會"期間,如何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爲各方高度關注的焦點。事實上,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在我國由來已久,這裏面既有我國徵信體系建設不健全、作爲主要社會融資渠道的銀行風險偏好較弱等外部因素,又有小微企業自身的諸多內部因素,包括經營風險較高、抗風險能力弱等。此外,2018年宏觀面的去槓桿政策和經濟下行壓力也加劇了小微企業資金面的緊張。

小微企業承載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對稅收、就業等貢獻頗多。爲了使小微企業享受到更多優質的金融服務,踐行普惠金融,促進我國實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兩會"期間,各類利好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頻出,力求在未來進一步實現小微企業融資的"量增價降"。

作爲我國當前金融體制下對實體經濟融資的主體,銀行必須在這場小微企業融資攻堅戰中扮演重要角色。在3月5日李克強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和3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均提到2019年五家大型國有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之所以要着重提及國有大行的"頭雁"作用,我們認爲,這是因爲,雖然城、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更具優勢和動力,但均存在短板。國有大行相關稟賦有益,卻未將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能力充分釋放。

大行要進一步發揮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應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事實上,僅就2018年的情況來看,各類銀行已較爲充分地認識到金融科技對促進自身業務發展的重要性,業已從戰略層面、基礎能力構建層面和應用層面做出了相應部署。此外,無論是全國性銀行,還是區域性銀行,均在2018年加強了與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步伐。作爲依託於360的金融科技公司,360金融在賦能小微金融方面成效卓著,亦與多行建立相關戰略合作。但諸如大數據、區塊鏈在內的金融科技能力只是"器"的層面,要將金融科技效用最大化,還應進一步實現多部門的"幾家擡",搭建"銀稅平臺"、"銀保平臺"等。

--/ END /--


點擊關鍵詞,查看更多精彩報告

精品報告:中小商業銀行數字化   網貸315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2018)  區塊鏈產業發展報告(2018)  中國銀行業運營效率報告(2018)  網貸合規備案進度全景報告(2018)    《網貸再出發》   零壹智庫年刊2018   智能風控助力銀行轉型升級  2018中國P2P網貸行業年報  中國P2P網貸行業一季度報告   2019Q1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

榜單:金融科技兵器譜榜單  3月P2P整改備案進度琅琊榜   3月P2P網貸平臺借貸金額和借貸餘額百強榜  3月P2P網貸平臺信息披露排行榜  4月P2P整改備案進度琅琊榜


瞭解最新資訊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