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以色列经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在已开发国家中,成长实属亮眼,尤以科技和网路技术的发展领先群伦。(图片来源/ Pixabay)

距离台湾8,000多公里外的以色列,有何特别之处?事实上,以色列经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截至今年第一季为止,年化GDP成长率达4.7%,在已开发国家中,成长实属亮眼,尤以科技和网路技术的发展领先群伦。

近年来,多家以色列科技公司纷纷跃上国际舞台,不论是在网路资安、自动驾驶等领域,都闻名全球。而其最知名的科技「独角兽」(Unicorn,指估值US$10亿以上的科技公司),莫过于2017年初被美国科技巨头以US$150亿所收购的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而谷歌(Google)旗下的社群汽车导航App「Waze」,其实本来也是一家以色列新创公司,并于2013年被谷歌以US$10亿收购。

对生活在台湾的我们来说,以色列相当遥远。以色列建国于1948年,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800,000人,与台湾相比,其面积只有我们的61%,人口则是只有台湾的36.9%。以色列位于靠近地中海岸的中东地区,在回教强敌环伺下,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处境相当艰困,国内时常面临恐怖攻击,曾到访以色列的人,都会对在机场及车站等地严格的安全检查印象深刻;然而也正因为强敌环伺,以色列国防科技相当发达,而许多曾为军方所使用的顶尖科技,也流向民间,为以色列的科技发展打下基础。

文化深植创新血液  成就「新创之国」美名

以色列与台湾虽然有8,000多公里之遥,但其与台湾却有许多相近之处:两者的内需市场都小、都位处相当艰困的地缘政治环境、资源匮乏等,但却也因此,都孕育了许多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不同的是,台湾以科技硬体见长,以色列则擅长软体,尤其是网路资安等领域。

因为新创科技公司的群聚,位于以色列地中海岸平原附近、靠近商业大城特拉维夫(Tel Aviv)附近的区域,也被称为「中东矽谷」(Silicon Wadi,Wadi在阿拉伯文中为「山谷」之意)。而以色列也被国际上称为「新创之国」(Start-Up Nation),近年来,不论是在网路科技、资安、自动驾驶、金融科技等各个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

从〔下表1〕可见,若以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来看,以色列的整体竞争力排名为全球第16,虽然落后台湾1名,但若细究这份竞争力报告的12个细项可以发现,以色列在「创新」、「科技准备度」等项目却超越台湾,而其中又以「创新」居全球第3,最为亮眼。

为什么地处中东,四周全是强敌环伺的以色列,可以创造出如此亮眼的经济成果,可以在科技创新上,有长足的发展?以色列驻台经贸处处长叶岚(Ran Yehezkel)解释:「我想,以色列人想要尝试、创新,是深植在文化中的。」

检视相片

 

克服生存挑战 鼓励「与众不同」

「我们常常要面对生存的挑战,军事上、经济上,甚至饮用水都是挑战。我们没有足够的水源。所以这是很贴切描述以色列的一个状态──我们持续在解决问题。当我们发现我们缺少某项资源,我们就想办法来克服。」叶岚分析。

在接受访问时,他开玩笑地说,创业和创新精神,非常深入每一个以色列人的心中。现在往往两个年轻人见面,发现一个新的概念,就会对彼此说:「我们来创业吧!」「在以色列,这已经像是一种流行语,大家会说:『哇!这好厉害。我们来弄一个新创公司,一起来做这个吧!』」叶岚风趣地说。

此外,以色列人对事情的态度相当直接,而职场的文化,也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的想法。「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很直截了当。以色列人会直接告诉你,他怎么想;不只告诉朋友,也会直接告诉老板。」在职场上,即使是新人、年轻人,提出反对意见或不同的解决方法时,不但不会被「另眼看待」,反而是被鼓励的。「当你有这样的心态时,人们会欣赏、感谢有新的想法。」叶岚强调。也因为这种鼓励不同想法的文化,刺激了以色列人创新的精神。

澳洲商业杂志《INTHEBLACK》就曾在一篇探讨以色列新创企业与文化的文章中强调,「不要期待以色列人的重点会放在精密执行商业计划。以色列人的重点是放在创意、速度和推出新产品。如果这意味著创新有点未成形,没关系;如果这意味著有些创业家会失败,那也没有关系。」这篇文章也引述以色列一位女性创业家恩娜桂姿(Eynat Guez)的话强调,「在以色列创业失败不是一件你会想要隐瞒的事情;这是你成长的一部分。」

科技产业发展蓬勃 同步带动其他产业

随著科技的进展,再加上以色列本身深植于文化中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以色列的新创企业现在也开始扩展到各种「科技」以外的行业,而金融科技正是其中的代表。今年1月,勤业众信(Deloitte)出版了一份以色列金融科技业貌报告(Israel Fintech Landscape Report),在报告中强调,「以色列的金融科技产业近年来经历了大幅跃进。」

4年前,花旗银行跟巴克莱是首波赴以色列投资当地金融科技产业的全球性机构。目前,这个生态体系则已经有各种类型的全球机构,包括摩根大通、万事达卡(MasterCard)、汇丰、瑞士银行(UBS)等来到以色列,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受惠于以色列既有新创生态系,包括高度发展的创业文化、拥抱失败和鼓励实验的精神以及来自军方的科技能力,这些条件都促成了以色列FinTech生态系的发展。

根据统计,目前以色列境内,已经有数百家专门的FinTech新创公司正在营运中,包括超过100家的比特币相关新创公司、300多家人工智慧及机器学习相关企业,另外也有超过50家人工智慧的FinTech公司已经度过新创阶段,每年可以创造超过US$10亿的产值。「以色列已经成为FinTech中心的枢纽,与矽谷、新加坡、伦敦并驾齐驱。」勤业众信在报告中如此强调。

而若仔细观察以色列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的表现也可以发现,其在「金融市场发展」这项指标中的排名也持续进步,目前为全球第11名、超越台湾的第19名;再深入分析,于金融市场发展内的8项子指标中,以色列又以「创投资金普及性」最为出色,排名高居全球第2名。

另一方面,以色列的高科技,也正外溢到过去成长较为缓慢的产业,例如农业和食品业。「谈到软体或者硬体,因为科技的进展,与物联网(IoT)的技术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见科技的外溢效果。过去,产业往往是垂直的,但因为有IoT,科技也可以结合农业、医疗,所以我们看到技术的外溢。最有趣的是,过去几年,以色列的农业公司数量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在成长。」叶岚强调。

根据以色列非营利组织Start-Up Nation Central的统计,目前以色列共有750间活跃的食品科技和农业相关的新创公司,此外食品和农业新创公司在2017年也成功募资达US$1.89亿,较2016年的US$97,000,000成长了94.8%。

培育专业人才 从教育著手

然而,当经济快速发展时,以色列开始面临问题产生,其中一个就是人才培育的困难。在相对少的8,800,000人口中,如何培育足够的科技人才来面对未来的挑战?在这一点上,以色列政府亦开始从教育著手。

「我想重点是,深植在文化中的,以色列人就是很勇于解决问题;但现在,发现我们虽有很多新创公司,但却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因此教育部在近几年开始鼓励高中生修习数学、物理和机器人(robotics)等科目,而这已经看到成效。」叶岚也强调,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吹,近年来以色列高中生期末考试科目选择最高程度的数学之人数也已经看到呈倍数成长。

更多信传媒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