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參觀博物館青銅器展區被這麼多生僻字生僻字虐的懷疑人生,因此寫了篇掃盲筆記以備不時之需。


《中國金石學概要》把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度量衡、錢幣、符璽、服御器、兵器。其中博物館中常見的青銅器主要為禮樂器和兵器。但是在參觀博物館時會發現各種各樣生僻字,讓人嚴重懷疑自己的九年義務教育,比如你知道下面這幾個字怎麼念嗎——鬲、簋、甗、簠、盨、罍、卣、盉、斝。所以我決定整理這篇博物館青銅器筆記用以在博物館青銅展區策馬奔騰。

禮樂器顧名思義包括禮器與樂器,咱們偉大的祖國是禮儀之邦,是十分重視禮儀制度的,子曾經曰過「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禮儀制度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禮器與樂器就是禮儀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形式之一。但是本篇筆記主要為了寫一些常見的青銅器的名稱以及功能,方便大家以後去博物館無死角裝逼提升參觀體驗。


禮器篇

按照功能劃分的話,禮器分為飪食器、水器、酒器三大類(參照故宮博物院青銅器分類)。先從飪食器開始好啦,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飪食器

飪食器就是炊具以及盛放食物器具,其實就是廚房裡的鍋碗瓢盆、飯桌上的盤碟的祖先。

1. 鼎——最具人氣獎

大多數的鼎是圓形三足兩耳,比如下邊這個——父乙鼎,下邊三個圓柱形的腿,頂著一個圓圓的大肚子,上邊還有兩個鼎耳朵,辨識度Max。需要注意的是,鼎的腿是實心的哦。

父乙鼎

還有一些鼎是方的,通常是四足兩耳,比如下邊這個小陳方鼎,還有後母戊鼎都是方鼎。它和圓鼎的區別顯而易見——一個肚子是圓的一個肚子是方的。

小陳方鼎

最重要的部分來了,鼎好歹也算是飪食器,怎麼用嘞?其實很直接,足之間燒火,肚子裏放肉,對,就是燉肉!想想都刺激,一次不燉一隻羊都對不起燒的柴火。

2. 鬲——我以為我認識的

這個字讀鬲(音同「立」),它的年齡很大,石器時代時就有陶做的鬲,基本上和後來的青銅鬲形狀相同。鬲和鼎很像很像,比如下邊這個杜伯鬲,是不是很像鼎?

劃重點!它們的區別就在於鬲的足是中空的,俯視鬲的話,會看到鬲肚子底部有三個空腔聯通三個足。像有沒有耳朵、大小都不是重點啦。比如下邊的君子之弄鬲、刖人鬲。有大有小,有方有圓。

君子之弄鬲
杜伯鬲
刖人鬲

此處還有知識點,像刖人鬲這樣的口向內收斂的,行話叫斂口,像杜伯鬲那樣口向外翻的,行話叫侈口。這種行話術語的熟練掌握十分有利於裝逼,yeah。

接下來就是它的功能,其實也很接地氣,和鼎的使用方法是一樣一樣的,區別就是鬲的足是中空的,熟得快,不行要說的學術一些增加了受熱面積,有利於熱傳導。其本質就是一口居家旅行必備燉鍋。

3. 甗、甑——我最喜歡的!

第一個字讀甗(音同「演」),第二個字讀甑(音同「贈」)。先放圖,下邊放了寽父癸甗、獸面紋甗。一眼看去,甗分上下兩部分,是不是很明顯。甗的下邊就是剛剛介紹過的鬲,上邊那個大肚子就是甑,所以鬲+甑=甗,bingo!

寽父癸甗
獸面紋甗

甑的用途很直白,形容完它的長相,大概就能猜出它的用途了。最大的特點就是底部有很多小洞,就像現在蒸鍋裏用的篦子。甑一般不單獨展覽,因為它一般都作為甗的一部分來展覽,就像上邊的圖片。

甗的功能很親切,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蒸鍋,上邊的甑裡邊放食物,甑的底部就像篦子一樣,下邊的鬲裏盛水,鬲下邊點火。妥妥的蒸鍋祖先。

4. 豆——終於有個我認識的了!

這個字是好不容易碰到的一個認識的字,驕傲了。豆一般是一條圓腿,肚子很淺,但嘴很大,怎麼形容呢?高腳杯和盤子的混血兒?算了,看圖吧。

衛始豆

狩獵紋豆

雖然它長得像盤子,但是呢,它還真的就是個盤子……不同於之前介紹的青銅器,豆不是用來做飯的,而是用來盛飯的。一般用來盛放肉醬、醃菜等調味品。我之前一直以為是果盤……

5. 敦——又一個我以為我認識的…

這個字讀敦(音同「對」),不是倫敦的敦……不過的確長的胖墩墩的。敦一般是三個短足,圓肚子,兩個環耳,比如下邊這個錯金雲紋敦、軌敦、茶花紋敦。尤其這個軌敦和茶花紋敦,胖的十分明顯了。

敦是用來盛放肉的,敦的蓋子倒放在桌子上也能作為盛具用。流程就是鼎燉好了肉,盛出來放到敦裏。

軌敦
錯金雲紋敦
茶花紋敦

6. 簋——簋街簋街!

這個字想必都認識,讀簋(音同「鬼」)。簋的形狀比較多,如果找共性的話,大圓肚子、大底座就是最大共性。

癸簋
乳釘三耳簋
獸面紋簋
追簋
格伯簋

簋的功能也是盛放食物,不同於豆和敦的是,簋盛一般放的是熟的飯。一般用甗蒸飯,喫的時候再從甗裏盛到簋裏,基本等於飯碗,不過簋的禮儀性很強,周禮規定不同的階層喫飯用不同數量的簋和鼎。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嗯,我只用一個碗……

7. 簠——怕是語文遇到死角了

這個字讀簠(音同「斧」)。簠很有辨識度,主要特徵是長方形的肚子,小短腿。如果說敦是個胖子的話,那麼簠就是個有稜角的胖子。不信請看圖。同樣是胖子,我覺得簠比敦漂亮。

芮太子白簠
鑄子叔黑簠
叔朕簠

簠也是用來盛放食物的,和簋類似,相當於一個飯盆。祭祀也會用到,用來盛五穀。

8. 盨——怕是又遇到死角了

這個字讀盨(音同「虛」)。由於盨流行的時間較短,所以博物館裡遇到盨的概率比較低,一般都是圓矩形的肚子,扁扁的足,有蓋,蓋子上有四個衝天鬏。

杜伯盨

師克盨

盨一般用來盛放糧食,由簋演變而來,流行時間很短。

9. 小結

飪食器中分兩類——做飯的、盛飯的。做飯的有甗、鼎、鬲,甗用來蒸,鼎和鬲用來煮、燉。盛飯的有豆、簋、敦、簠、盨,豆一般盛調味品,簋盛飯約等於飯碗,簠也是盛飯約等於飯盆,敦用來成肉,盨約等於簋。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