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喜爸碎碎念:

随著时间推移,小喜渐渐发展出许多吃喝拉撒睡之外的活动,例如学坐、学爬、学婴语、学著吃东西,她的生活慢慢复杂起来,愈来愈朝著大人的模样成型中,但往往因为下班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可以相处,淘喜爸妈总是觉得时间好少,有时候淘喜爸甚至还会舍不得8点多洗澡睡觉时间,希望多把他留在地垫上、地上多爬爬多玩玩,毕竟这样的时光真的没几个月、没几年啊~

 

16.jpg  

每个爸妈都很关心自己宝贝发展的状况

姑且不跟别人家小孩比

好歹也该在某些科学的量表上面呈现出"正常"的结果

以便于借此感到心安

或意外发现原来自己孩子是高于平均值、高人一等而感到虚荣

(当然最不希望看到"迟缓"有关的字眼)

这些评估大多是纸上谈兵或要特地门诊挂号才能取得的

前阵子我们家因缘际会

来了个到府服务的婴儿发展专业人员

和小喜直接以一连串的测试与互动计量小喜的各种发展动作

看看她落在哪个成长范围当中

 

另外

这篇最后有个很强的"新版儿童生长曲线 发展评估"可以点进去

简单填几个数据跟问卷就可以带出很详细丰富的评估报告

值得点来评估看看自己的宝贝现在的发展情形喔~

 

 15.jpg   

这位评估人员来自台大职能发展研究所

淘喜妈在网路上看到他正在征婴儿发展评估的实验品

刚好需求的年龄符合

就把小喜给卖了....

 

到了家里我才知道原来这位评估人员是个研究生

这个评估实验就是她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虽然"啊原来不是专业机构喔"

但也算是不错

至少是到府服务而且还会根据专业评估技术与标准进行计量

14.jpg   

实验当中要录影也是十分合理的

 

13.jpg  

首先是空手翻身、趴翻仰、仰翻趴

再加上基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与抓握能力

这对当时已经六个多月的小喜来说算是十分容易

但这位研究生问会不会爬行的时候

就把小喜考倒了

因为那时还停留在坐稳以及撑起身体而已

3.jpg  

接著还有俯趴时抓握动作的情况

抓著东西时能否翻身

11.jpg  

以及

单手拿小积木

双手拿小积木

左右手交换拿积木(当时还不会)

12.jpg  

 

到了细动作时拿出小豆子

我们本来以为小喜大概还不会注意到或还无法做到只用两支指头拿起来

但没想到这位姑娘倒还挺顺畅的拈起小豆子

9.jpg  

 

然后是一连串粗动作  

包括抓杯子

8.jpg  

插拔木棒....

(其实只会拔,不想插回去)

7.jpg  

还有玩弄绳子

6.jpg  

实验时间有点长

但小喜的耐心却很短

大约玩了10分钟左右就有点呆滞了

我们就先提醒了研究生一下

20分钟过后

开始呈现不受控的状态

所有东西都碰一下就不想玩

不然就是拼命折腰或发出不耐的声音

直到爆炸....

4.jpg  

(不知道坐著大哭算不算是个评估项目,算的话,小喜应该满分!)

 

既然爆炸

实验就算没做完也得结束啊~

不过还好基本该做的都做了

后来小喜因为爆炸没做完项目都是多做的

 

于是就在我们安抚小喜的同时

这位研究生就把测量结果整理一下解释给我们听

2.jpg  

顺便把结果也算给我们

 

1.jpg  

这就是最后的评估报告书

到府服务最后要看的就是这个结果啦~

所有都良好

业斯!

 

 

最后

关于婴儿生长发展评估

淘喜爸推荐蓝爸的育儿笔记部落格

当中有一篇

宝贝的生长发展评估DIY,你也可以自己评估看看,很简单喔!

不光只是一般输入身高、体重、头围得出成长曲线图

(宝宝手册也有)

19.jpg  

(小喜的成长曲线图,大致上接近50%或30%多,对一个出生才2510公克的孩子,ok啦~)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当中还有一个"儿童发展评估"

点下去之后

填完全部问题

他就会带出一连串评估结果

分为身体处理能力与社交、精细动作与适应力、语言、粗动作四个项目

来看小孩的发展目前落在什么范围

最后结果会显示正常、超前或迟缓

可以方便又详细提供给爸爸妈妈参考

 

也可以点"显示此年纪发展参考图"

对照正常一般婴儿的发展

 

看看这个年纪应该要会做什么发展到什么程度

 

小喜的话

发展倒是挺正常的

甚至还有提前的咧~

18.jpg  

 

而什么叫做"正常"呢?

这是我觉得这份评估厉害的地方

这位蓝爸应该自己就是小儿科医生

他不仅参考WHO世界卫生组织还有一些我有看没有懂的测验与研究报告

还针对不合时宜的部份做修改

整个整理在一起

完成这个线上发展评估网站

提供给爸爸妈妈判断自己的孩子现在发展到了哪里

所以我想这应该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