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种子


    美国公共卫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一项研究发现,懂得与他人分享、合作且乐于助人的学龄前儿童,在20年后,要比缺乏这些社交能力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大学学位和全职工作。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孩子过量饮酒和触犯法律的可能性也较小。
幼儿阶段孩子面临的社交问题,原因有哪些?父母该如何应对?
1.    互动的语言和理解不足:
在人际互动中,表达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社交技巧。幼儿时常无法在情境中用语言表达沟通,如会打招呼、问问题、说出困难..等。当需求无法获得满足,孩子很自然用不适切的社交行为「动手」来表达。
语言理解不好的幼儿,更无法听懂别人的意思或问话,无法回应和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听不懂游戏规则和上课的顺序规矩,影响到社交互动。
★父母这样做: 
2岁前岁孩子大人要当解码器,请孩子当帮手增加语言理解。
2岁后则多鼓励表达,时常善用提问来引导思考,如『是什么?怎么了?如何怎么办?为什么?』和描述生活事件的能力!

2.缺乏互动经验和技巧
儿童人际社交能力,除了受先天气质影响,更受后天团体互动的环境塑造。但现代孩子常常只有电视陪伴,缺少互动的弹性和经验。年纪越小、互动经验越少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合作轮流和礼仪,游戏中容易输不起,遇到困难冲突更是不会解决! 因此建议幼儿园前就应该提供小团体经验环境。
★父母这样做:
实际陪孩子练习社交技巧步骤,如眼神互动、打招呼、开启话题、排队轮流等礼貌行为,接著再提供不同团体环境,让孩子实际演练。大人在孩童与人游戏的过程,帮孩子察觉自己的弱点, 如桌游游戏中过度在乎输赢,陪孩子找出改善方法。

3.察觉表达情绪困难
3岁前的孩子有口难言,较无法察觉自己的情绪感受,会用哭闹方式表达。3岁以后,儿童开始认识到自我以外的世界,面对不同的环境转变,体验到各种令人开心、愤怒、挫折、惧怕等感觉,在各种不同的刺激下儿童容易感到不安!
★父母这样做:
协助孩子辨识情绪感受,并适当表达出来,有助于管理情绪,避免孩子用错误方式与人互动,如打人和捣蛋破坏或退缩。协助孩子察觉了解自己的情绪后,进而察觉他人的情绪,也才能慢慢懂得同理他人。

4.情绪行为障碍;自闭过动,发展迟缓
许多儿童发展疾患的孩童,都会面临社交人际的问题,如下….
*泛自闭类疾患,对人过反应低、喜欢玩自己的、不会跟随眼神、眼神持续互动时间极短。
*注意力缺损过动症,对人过度反应、、无法等待轮流、冲动行为多、无法持续专注互动。
*发展迟缓孩童,则是社交人际上较被动、不懂指令和语言造成社交互动问题。
★父母这样做:有任何疑虑,请咨询儿童发展专业人员,如医师、治疗师与心理师。

 

 

 

                                                                                                                                                                        文/治疗师双宝阿木(潜力种子儿童教育中心主任)

 

 

研究证实~好奇心跟智商一样重要!

【亲子教养】孩子爱生气哭闹,其实是挫折忍受度低

【行为教养】天啊!可爱的孩子,你竟然开始「说谎」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