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长三书寓」高级妓院里,沈小红、黄翠凤、周双珠和张蕙贞四个女人怀揣不同的欲望,与来狎妓的男人们周旋的故事。对于get不到这部片的人来说,在上影节看《海上花》其实是去影院感受了一场低质量轻奢睡眠,而对影迷来讲,他们从这113分钟里看到了堪比《红楼梦》的浮世悲欢。


   都说侯孝贤的《海上花》拍的闷,我倒看的津津有味,还接连看了两遍。

    影片一开始就是为王莲生接风的酒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洪善卿的演员罗戴儿不知是哪里人,竟说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广东话。粤语不难学,上海话对于不是上海人来说却是极难的,梁朝伟的上海话我听著都吃力,李嘉欣是说得硬梆梆,尾音还经常是粤语的音,刘嘉玲学的那样算是难得了,也还是生硬。唯有演洪善卿的罗戴儿和演朱霭人的徐明,说的一口标准流利的旧上海话——那种语调姿势和俚语,与现今又有些微不同,是我外公那一辈的语调语气。

    朱霭人笑话陶玉甫和李漱芳的那段台词,演员说的真是好,那种语调姿势,嘲讽但不是恶意,不理解于是不屑——难怪很多人说电影闷,不懂上海话的人不能体会其中的好。

    其他人听了也都笑得热闹,风月场中竟然讲起爱情来,还两个都那么痴,难免惹人笑话,唯有梁朝伟演的王莲生只是礼节性的微笑,心中不以为然,大约因对沈小红有几分真情,触动了心境。《海上花》中说到爱情的,除了陶玉甫和李漱芳也就是王莲生对沈小红了。书中说沈小红凶悍异常,掐得王莲生身上都是血痕,又蓬头垢面「鬼怪一般」撒泼大闹,电影中演沈小红的是个日本演员,凶倒是不凶,不过每次出场都少言少语,没个好脸色给王莲生,王莲生还是去讨好陪小心,哪里像客人和倌人,更似闹别扭的情侣。

    沈小红的上海话和粤语说的都流利,应该是配的音。书中的凶悍在电影中没表现出来,只从他们人口中带了一句「沈小红去打了张蕙贞」,电影中更多的是赌气和冷淡。话也不多,娘姨阿珠倒是一口上海话说的刮啦松脆,能说会道的。梁朝伟的王莲生要比书中的更让人感觉深情款款,也许是因了梁朝伟。梁朝伟的上海话实在差,每次上海话的对白似乎他整个人都无从发挥了,直到镜头对著一支碧玉簪子配上梁朝伟粤语话外音的时候,梁朝伟的味道才出来,梁朝伟与沈小红单独相处的时候用粤语对白,沈小红赌著气,梁朝伟终于哄得她好了,梁朝伟一抬眼一笑——这才是梁朝伟的笑,整部戏中似乎只有这一个镜头,现出梁朝伟的往日风采。

    影片中李漱芳没有露面,李浣芳也只一句台词。张爱玲说李漱芳是中国版的茶花女,我觉得她更像倌人版的林妹妹,想不开,忧思重,生生气死了——那病都是类似的症状。陶玉甫和李漱芳的爱情模式我是不喜欢的,时时刻刻黏在一起,一时不见便「四面八方去找了来」,用朱蔼人的话来说陶玉甫是「被圈牢了」,这样爱多么可怕,一点私人空间都没有,要死要活地缠著——要是换做我是陶玉甫,逃也来不及,当然陶玉甫是甘之如饴的。

    张蕙贞的演员不漂亮,也许书中她本就是不怎么出色,不知怎么入了王莲生的眼,竟从野鸡一跃为长三,不可谓不厉害。她被沈小红打,打是打不过沈小红了,事后也不吵闹,看似息事宁人,实则是深知形势比人强该忍则忍,做个宽厚贤良的姿态,王莲生还以为她「是个戆大,沈小红说了你多少坏话,你倒替她瞒著」。实则她早已貌似随口的一句话挑起了王莲生的疑心,又不说破,叫王莲生自己去发现,等王莲生和沈小红终于决裂,她想必是暗暗地笑了——「只要王老爷一直跟沈小红要好下去,才算你沈小红本事大了。」这是她早就对洪善卿说过的话。

    

    黄翠凤看似很性格的样子,其实不过是装模做样,哄骗客人的伎俩。影片中只表现她的泼辣心计,却没有表现她骨子里的假,她赎身日换妆扮孝女和赎身后与黄二姐合谋诈罗子富那两段都去掉了,那两段是最表现她本性的——无疑是把这个人物美化了。书中姚文君说道「多的是客人骗倌人,倌人骗客人,大家不要面孔「——黄翠凤是其中之佼佼者。

    黄翠凤是个厉害人物,敢豁出性命与老鸨对恃,终于占得上风,也算有胆有识,但我因她的装模做样和诈罗子富的卑鄙,总是对她不喜。

    《海上花》中那么多女子,我只喜欢刘嘉玲演的周双珠。刘嘉玲梳了髻穿上大镶大滚的清代装束尤为出色,同样那么多倌人,李嘉欣的黄翠凤虽然漂亮,但李嘉欣是混血模样,黄翠凤又有嚣张之气,不如刘嘉玲的周双珠,不温不火,韵味十足。周双珠同周双玉说「大家现在虽然是倌人,过两年也都要嫁人,生意再好,其实也是有限都很」,可见她对世事看的通透。周双珠生意并不好,周双玉尽管自恃当红,却也不敢对她不敬,倒不是因为她是老鸨亲身女儿,周双珠不卑不亢处事淡定,自然叫人敬服。周双玉听了朱淑人的承诺不肯留客,周双珠与洪善卿说「我也不好去拆穿她」,周双珠心中是明白的,却仍给周双玉留有余地。到的周双玉要和朱淑人吃鸦片酒,周双珠情急间说了一句「客人的话怎么好去相信」,也是个翻过跟斗来的吧,是否当年也有相信的时候,失望之后才学了乖,慢慢世故成熟——

    洪善卿和周双珠的感情不能说如何好,却有著相当的了解,两个人坐著谈谈说说,说朱淑人在桌底下给了周双玉翡翠坠子,「你们在台子上都不知道吧,周双玉还叫我不要告诉我,我嚒就说,告诉洪老板有什么不好,有事嚒还可以拜托拜托」洪善卿便建议让周双玉「点大蜡烛」,「那你去做个媒人吧」。。。。像一对夫妻闲话家常,有种亲切温馨的味道。

    周双玉也是个厉害的,不声不响貌似柔弱,心计却非常人。朱淑人毁约叫她下不来台,便要拖著朱淑人吃鸦片酒同死——还以为是又一段《胭脂扣》,谁想周双玉棋高一筹,这鸦片酒竟是假的。恐吓的目的达到了,刚烈的名声出去了,朱淑人拿出一万洋钱为她赎身为她办嫁妆,这一段情事便此圆满解决——周双玉自己为自己造了梯子,毫发无伤一石二鸟地下了台。

    只不知她嫁人到底嫁给谁。茉莉疑心是王莲生,我却怀疑王莲生是否有这么大胆子。周双玉骂朱淑人」你这只猪猡」时的凶悍怕是不输给沈小红,心计却非沈小红可比,便是张惠贞也不如周双玉「有勇有谋」——经朱淑人这一役,知些根底的男人怕是都不会娶她了。洪善卿说「难就是难在嫁人的事」,不知是否便是这个原因?

    影片中没有说明鸦片酒是假的,对周双玉这个人物对表现便差了好多——情人毁约,感情上受了打击,想到要和对方同吃鸦片酒赴死顶多算是刚烈,不算什么稀奇,周双玉在希望破灭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恢复过来,不气馁不自弃,即时放蟋蟀取梨买烧酒制作假鸦片酒,想出一石二鸟的好计策安排自己以后的方向,这才是非常人所能及也。

    影片中许多地方都拍的十分隐晦,没有好好看过书的怕是看不明白,比如王莲生发现沈小红的奸情,门缝里看到一对鞋子,便知她姘了小柳儿——书中是王莲生见到了小柳儿的脸。黄翠凤斥责诸金花一怒拍断了镯子,黄二姐便道「真是触霉头」,电影中黄二姐的台词没变,拍断镯子的镜头却没出现,观者不免不明白为何「触霉头」。

    也许是与书的风格一脉相承——书中许多地方,若不是张爱玲的注释是看不明白的,最典型处便是周双玉的假鸦片酒。只提到周双玉放掉了蟋蟀,又要买烧酒擦拭衣服污渍,若不是张爱玲说明,谁知道那就代表了假鸦片酒的制作过程?

    要看明白侯孝贤的《海上花》,先要看书,要看明白书必得看张爱玲的注释——复杂是复杂了一点,可是书实在是好书,电影也是好电影。


《海上花》是台湾导演侯孝贤1998年的作品,我一直觉得,好的作品,一定不是赢在剧情,而是在理解,无论是写小人物还是大背景,这包含著作者在对人世的一种同情,有一分包容。

上海的英租界里一所名叫「长三公寓」的妓院里,红倌人沈小红、黄翠凤与周双珠心事迥异,一个想同某个男人建立长久关系,一个一边与多个男人斡旋,一边秘密锁定其中最有闲有钱的一位,想其将来帮她赎身,另一个心地仁厚,却又看破红尘,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几个女人用生存、竞争与心计作武器参与两性/同性斗争,来到妓院狎妓的男人则抛出金钱、权力与性,见招拆招。

在《海上花》影片中,我们可以大量看到关于嫖客和女子的抽烟、吃饭、宴席、聊天等场景的长镜头,如果性子急的,可能会觉得很闷。但其实闷么?侯孝贤为什么拍梁朝伟抽水烟,能拍到是怎么点烟丝,点完后纸火是怎么弄灭,是怎么吐出第一口烟,一种美感就直接从纸火是咕噜咕噜的水烟中生出来一半。

洪善卿与周双珠是老相好了,两人一样的世故、练达、圆通,价值观很一致。俩人一起商量事情、闲话家常时并没有什么情人间的浓情蜜意,倒像合作极好、甚有默契的工作伙伴。在双玉和朱家五少爷闹得要死要活之际,俩人迅速出手、里应外合,圆满的将事情处理完毕。最后双玉外嫁、五少爷无后顾之忧、双珠与洪老爷中饱私囊,可谓皆大欢喜。

因为看得清楚,所以感情也寡淡。俩人在一起这种不谈情、只说事的相处模式恰如各取所需、合作愉快的工作伙伴。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像足了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