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相似与不同之处都有不少,这里仅讲讲我认为最大的相似与不同。

最大的相似之处

两人都不讲信用,商鞅和魏国交战时,假装和对方主将公子卬叙旧,却背信弃义,把人家抓起来,然后趁对方没有主将击败魏军。张仪则说楚国假如和齐国绝交,就送给楚国六百里地,但等楚国真和齐国绝交了,立马变脸,说只答应给六里地,把楚怀王给气的……。

最大的不同之处

商鞅是法家,有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制度,既会治国又会带兵,其变法对秦国的改变是彻底而深远的。张仪则是纵横家,强项是如何处理外交问题,靠一张嘴吃饭,于治国及军事不通。秦国只有一个商鞅,但秦国没了张仪,还有范睢、公孙衍等。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1][2]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先说不同之处:分工不同,秦国之所以统一六国,起转折点在商鞅。商鞅变法让秦国先富了起来,为秦国打下物质基础是秦国的总设计师。

对外有一个优秀的外交官张仪,出使各国。凭一人之力,把合纵抗秦的局面转变为连横亲秦。

相似之处: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商鞅和张仪都对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都被秦所害。


商鞅和张仪的相似之处

①两人都不是秦国人,却都能在秦国担当重任。说明二人都是有真才实学,有本事的人。也说明秦国重视人才。

② 两人未在秦国任职时,都不得志,混得不好。都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伯乐,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报复。

不相似之处则是,商鞅是法家,而张仪是纵横家。法家讲究以法强国,兴业安邦。而纵横家有点则侧重点在于外交政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