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莽漢撞見書香女

正所謂降服莽漢的都是書香女,朱溫也不例外。正式見到張惠之前,朱溫就曾聽人說起過她才貌雙絕,並發出「即使陰麗華也不過如此」的讚歎!也許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大約過了兩三年他倆就見面了!

那一年同州發生兵變,許多豪門貴族流落街頭。即使張惠出身名門望族,其父張蕤為宋州刺史,此時也於亂兵中艱難度日!。經過幾年摸爬滾打,朱溫已成了一名中級軍官,恰巧從同州路過,走著走著一個熟悉的背影撥動了他的心絃。走近一看,原來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張惠,只是形象已大不如前!但莽夫與常人畢竟不同。對於女人朱溫在乎的是心靈不是樣貌,所以按照周公定下的禮儀,明媒正娶了張惠。有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大多數男子娶妻生子前都是過一日算一日,朱溫就是如此!婚後大約一年,張惠就為朱溫生下了事業繼承人朱友貞,從那以後朱溫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一日千里。

直面屠夫留子嗣

乾寧二年春,硃瑾為兗州刺史,協助徐戎攻打朱溫。彬王朱友裕率兵平亂,兩軍對壘於彭門南邊的石佛山下。通過挖地道夜襲的方式大敗賊軍,只是百密一疏硃瑾化裝成士卒逃跑了。結果引起仇敵都虞候朱友恭的誣陷,朱溫聽說硃瑾為朱友裕故意放跑了欲殺之。然而又擔心處置不當引起更大的動亂,所以派人送信給龐師古取代朱友裕為帥,結果陰差陽錯朱友裕先得到信息,只得率領隨從躲往深山老林中。

過了一個多月,打聽到廣王在輝州,而朱友裕與他關係很鐵,自然將自己的冤屈傾訴,面對好友廣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得派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張惠。

朱溫是個喜怒無常的人,此類人往往冷靜下來時,多半會後悔生氣時所做的決定!正是因為張惠瞭解朱溫,因此暗地裡將朱友裕接回了皇宮妥善安置。但天下沒有密不透風的牆,朱溫問張惠為何隱匿朱友裕,張惠答到:「他束身歸罪,豈不欲明非反乎?」朱溫意解,乃釋之!

將心比心留美名

前段講到,硃瑾因兵敗獨自逃跑了,其妻眷落於朱溫之手。眼看其無依無靠,一股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朱溫對其說:「你既然從今以後無依無靠,不如就跟了我,保你榮華富貴不斷!」知道朱溫非池中之物的張惠,趕緊派人將其接到自己宮中。勸其道:「你夫與我夫原為同殿之臣,今日因一些誤會便刀戈相見,如果戰敗的是我夫,則現在孤苦無依的人便是我,因此理解你的苦衷。」後給了一些盤纏她,出家為尼了!

知道張惠背著自己,將硃瑾妻送走了。大發雷霆的朱溫找張惠興師問罪,張惠耐心的解釋道:「天下最難的事情是收伏人心,你既然有宏圖大志,就應該對敵人的妻眷好一點,這樣自己人覺得你光明磊落,敵人也會覺得你是英明之主,不會反叛於你,那些有經天緯地之材的人才能為你所用!」朱溫按照張惠的說法做了,後來果然成了後梁開國皇帝!

都說女人能撐半邊天,朱溫的媳婦就是例子。希望看到本文的讀者,遇到了就請好好珍惜之!


事實上張惠還沒來得及封后就羽化了,朱溫登基後被追封的,與朱溫同患難,卻沒來的及同富貴,朱溫能建立後梁,張惠功不可沒,可以充當朱溫的軍師,都不為過,沒有張惠的朱溫就是一屠夫。

朱溫對張惠是一見鍾情,春心蕩漾,決定參軍,從此有了5年的暗戀期,直到朱溫任同州防禦使,與自己朝思暮想張惠意外相逢,而此時張惠已經是一個家破人亡的難民,並三媒六聘將張惠娶到手。

張惠深為朱溫所愛重,其為人賢明精悍,敢做敢言,動有法度。張惠不但內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戰也常讓朱溫自愧不如,張惠政治軍事才幹讓朱溫心生敬畏,讓朱溫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

用盡最後一口氣對朱溫說:「夫君既有鴻鵠之志,非妾所宜知,但妾有一言,就是夫君英武過人,其他的事都不可慮,只有『戒殺遠色』四字,懇請夫君隨時注意,妾死也瞑目。」張惠說罷便離世了。朱溫當即痛哭不止,傷心欲絕,為了表示對張惠的懷念和尊重,朱溫登基追封張惠為元貞皇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