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但說實話沒看明白問題是啥意思。但以北京二環為例,這裡60平的老房子大概價格為800萬以上。這裡的住戶大多是領退休金的老人,退休金普遍在5000以下。即使按目前說的最低1%收稅,每年也在8萬以上,有幾個人能交的起呢?對這些土生土長的人,你能把他們怎麼樣呢?至於權貴的大房子,稅款更不是小數目,先不說敢不敢去收,即使你敢去收又有幾個人憑正常收入能交的起呢?反正我是覺得這個問題不好辦,在相當長時間不會有什麼結果。


有專家說從有房者手裡掏錢繳房產稅很困難。這時徵稅的"強制性"不見了,為什麼?

開徵房產稅說了多年,仍然進展不大,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許多現實問題沒法解決。

首先,就是共識問題。

開徵房產稅,可不是一件小事,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對於無房者或房子條件不好者來說,當然是希望開徵房產稅,覺得這樣才是公平的。而對於有房者來說,開徵房產稅是在增加他們的負擔,當然不會樂意。這樣的看法幾乎就是對立的,難以達成有效共識。

其次,就是目的問題。

至今為止,關於房產稅徵收的目的是什麼?還是比較模糊或者說是曖昧的。照理說,一項關乎民生的稅收,當然要於民有利。那麼就房產稅而言,如何於民有利,當然就得起到穩定或降房價之功效,否則是難以得到民眾支持或擁護的。

現在提的最多的幾乎就是為了解決地方收入問題,如此之目的,怎麼能行?所以,只有以解決房價為目的,才是正道,不僅解決了民生問題,還能促進經濟向健康方向發展,逐步由脫虛向實,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再次,就是財富問題。

改革開放幾十年,人們最大的變化就是財富增加了,雖然貧富差距仍然存在,但是不少中產階層靠著自己的努力,積累了不少財富。其中有大部分財富都是集於房子,有的不只一套,還有多套,因為沒有更多可靠的投資產品。如果貿然開徵房產稅,當然會影響到中產階層的財富問題,不得不慎重對待。

最後,就是能量問題。

就眼下來看,有房者的能量是比較大的,也是不能忽視的。雖然強制可以解決問題,但如果處理不好,於經濟、社會的影響,也是難以想像的。


房產稅遲遲不能出台,主要原因是受制於「房產不能出現大跌"的擔憂。

一旦房產稅落地,房產出現大跌是大概率事件。

房產一旦大幅下跌,一場由房地產引起的金融風暴必將席捲全國,進而出現大量失業,社會進入動蕩,弄不好會面臨亡黨亡國的危險。

當然,從法理上來講,徵收房地產稅也面臨著法律支持的問題,但這決不是房產稅遲遲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

房產大漲必民怨大起,房產大跌必金融崩盤。大漲大跌都是不能被接受的。一定程度上講,大漲就如水庫漲水,雖有危害,做只要處理得當,亦屬可控。而大跌就如水庫決堤,其危害實不可控。


先談房產稅。實事求是的說,中國確實不適合開徵這個稅種。原因很簡單,房產稅本質上是對土地徵稅。中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度,所有土地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私人不佔有土地。中國房屋產權實際上指的是對房屋建築結構的所有權以及相應土地的長期租賃權。按中國法律規定,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土地租賃時間是不一樣的。住宅為70年,公寓是50年,商住混合樓也是50年。中國的房屋價格實際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購買的建築物,另外一部分是長期土地使用租金。西方國家開徵房產稅是因為推行土地私有制度。中國沒有這個制度基礎,推行房產稅,從經濟基礎上來看就是不合理的。原則上講,開徵房產稅應當是對土地所有者徵稅,但實際上國家是真正意義上土地的最終所有者,那這樣的稅收就毫無意義。

其次,再看對於租金徵稅是否合理。本質上說,對於租金收入當然可以進行徵稅,但問題在於房屋購買人實際上是租金的支付方,而不是租金的獲得者,國家是真正意義上的租金收益者。如果對於房屋購買人徵稅顯然也毫無道理,反過來說也不可能對國家的租金收入徵稅。

再次,打擊囤房炒房可以多個手段入手,就房產稅本身來說不是一個合適的手段。單靠稅收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不否定稅收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發揮作用。打擊囤房可以考慮徵收空置稅。也就是自己不居住也不出租的,可以考慮徵收一定的稅。租金的收入可以徵收個人所得稅,此外還可以規定租金收入達到一定限額之後額外徵收附加稅。這樣就可以使得他們無論出租與否,都需要負擔一筆不小的稅收支出。賣房獲益的時候加征資本利得稅。最關鍵的是要推動全國房屋信息統一登記系統的建立。這才是打擊囤房炒房的關鍵。

最後,針對房屋徵稅的難度其實並不像有些人所設想的那麼大。很實在的說,針對房屋徵稅可能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一種對資產的徵稅。原因很簡單,房屋作為不動產,必須以登記作為產權依據。如果欠繳稅款達到一定程度,政府可以直接取消登記,從而迫使產權人補繳稅款或者強制拍賣清理的方式,徵收稅款。從西方國家的徵稅方式和效果來看,對房產徵稅運作非常成熟,不存在特別大的障礙。


房產稅本來在法理上就講不通,或者說是我們表述的房產稅到底是房產的稅收還是房地產的稅收。

房地產是由房屋和土地兩部分組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會增值,房屋會貶值。

一線城市的房屋造價和十八線縣城的房屋造價沒有太大的區別,價格差距主要在於土地價值。

我們現在的政策是土地是國家的,我們買房時支付了70年的租金,房屋的產權是自己的。

那麼,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我們要收的是房產稅還是房地產稅?

如果是房產稅,房屋如何估價?折舊如何計算?

如果地產也要收稅,那就意味著承租方需要承擔稅收,而產權人不需要支付稅收,那整個租賃稅收體系需要做原則性變動。

房產稅一直難以出台,可能法理上是一個大的障礙。


是稅收就是具有強制性的。如果有一天國家確定要徵收房地產稅。那不管有多困難,也還是要強制徵收。現在談""強制性""不存在了,有點兒莫名其妙。

如果要論徵收房地產稅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倒是一個必須討論清楚的問題。

如果真的都能講道理。地產稅,不該向房產人征。因為土地的所有權在政府手裡而不在房產所有權人的手裡。房產所有權人只是""租""了政府的地,而且是提前繳納""租金""長達50年或70年之久。其實質付出的是買地的價格,但卻沒有土地所有權。眾所周知的事實是: 政府把地一片一片的土地""賣""給了房地產開發商,而開發商在賣房的同時,又以零售的方式加價把土地轉""賣""給了買房子的房產產權人。可是房產產權人只買到了房產所有權卻沒有買到土地所有權。若強征地產稅,天理難容。

如果要向房產所有人單征房產稅,那倒是可以說得出。但離開了地產的房價如何估值,那就是一個極其複雜且難辦的事兒。而且什麼人和什麼組織有資格有權力進行這種估值?被估值房產的所有人憑什麼就相信你們的估值是正確的?這涉及到千家萬戶的所謂房產稅,要在持有階段徵收,稍有不慎必然會激起大量的社會矛盾和動蕩不安。

所以關於徵收房地產稅的問題,必須小心謹慎,三思而後行。


收繳房地產稅,的確是一件極其複雜的「工程」。

今年春天去天津郊外薊縣旅遊,住宿在了農家院,五輛車30多人住在了一家,可見農家院的規模不小吧。

我心中曾暗想,如果開徵房地產稅,無論是按套還是按面積徵收,這戶農家接受的了嗎?還暫且不考慮按照商業面積徵收,就單純這房產的規模,怎麼去實行「優惠政策」?恐怕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房地產稅面向的是全國有房階級,又應該「一個也不能少」,政策肯定一視同仁。 哈哈?? 難題呀!


從本質上說房產稅不過就是一個想收你稅了的說法而已。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你根本接觸不到很多稅種。比如教育附加稅,你覺得跟你有關係嗎?比如增值稅!都增了什麼值?

所以用不著糾結房產稅的什麼法理性,和是否合法合理合邏輯。稅就是稅,用不著任何邏輯。

一直吵鬧不休的空置稅!其實也是一個奇葩。真金白銀巨資買的房子,只要不違法存了違禁物品,不違反公序良俗,不違法社會公德。你管得著我怎麼用?我的房子怎麼用自己居然不能做主了?這也是侵害公民的合法財產權了吧!這麼一個明顯違法的玩意兒,網上居然也討論得人模狗樣的。

想割韭菜就直接說。要錢就別要臉。


本來由於房價過高,閑置空置率高,炒房過火,提出房地產資源佔用稅,該稅當為一種調節稅,超額稅。一些黑心的磚家叫獸,一些混入無房者,少房者中的炒房客,混攪視聽,偏把它說成房產稅,說成一種有房就必須繳納的普稅,用以擴大矛盾。怎麼徵收會難?第一年或前幾年,可從十套五套以上,千平五百平以上徵收,至於免徵部份,我國不是喜歡玩平均數嗎?舉列:人均不超一套不徵收,人均不超50平不徵收,多年內無房產交易不徵收,上述佔一樣都不收。還可以對社貢獻大的放寬幾倍,對軍烈屬,見義勇為放寬一定比例等。


有專家還說不徵稅

專家的角度現在認同度很低,敢說真話,為底層發聲的很少。曾經的任澤平提出了很多富有預見性的論述,現在進入恆大了,發言也會考慮立場了。

房地產稅說了好多年了,一直沒有開徵,確實有開徵的阻力,既要考慮當前的經濟形勢,也要考慮立法的節奏,更要考慮有房者的訴求。阻力很大,徵收房地產稅還會加快推進嗎?

這裡的感受是還會加快推進,最多明年出結果。

-、經濟需要轉型,以華為為領軍的科技企業正在呈現無比巨大的活力,科技第一的美國已經害怕,無所不用的手段想阻礙華為的成長。經濟的轉型,企業就必須高質量發展,愈發重視科技帶來的變化,房地產的老路很難持續,也不符合競爭的需求。

二、上面說了考慮有房的訴求,也要考慮沒房的訴求,當一個月3000工資,一萬房價的時候,其實很大的一部分人還是買不起,對於8090這代人,人口基數大,結婚生育期已經很集中,結婚率,出生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人口數量和結構,高房價導致的弊端愈發明顯,住房不炒,住的起將成為趨勢。

三、合理平衡財富差距,現在的財富集中房子上面,幾乎有房者是比較富裕的一批,多房者,炒房客財富積累更多,房產資源佔用較多,付出的卻少,背後的原因還是炒房成本太低。

四、財政收入趨向合理,為中小企業減稅,可激發企業的活力,減少個人所得稅,可激發工作者激情,就業適當起來,員工有獲得感。向多房者開徵稅收,合理彌補財政稅收。

相比國外的房地產稅來說,國內開徵房地產稅應加快推進,年輕人結婚率,生育意願被高房價壓制了,出生率已經很低。炒房總會成為一個過去,只是看什麼時候了,只要稅收立法完成,徵收就不會有難度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