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富陽

小寒大寒寒已盡

山坡暴出綠芽春。

早茶龍芽幾人識

閒坐無聊翻《茶經》。

一說起茶,那真是說來話長了。

茶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歷史悠久,據說可以遠朔到在神農氏嘗百草的時期,這比酒文化可遠多了。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農氏就是炎帝,我們炎黃子孫的老祖宗。一日他在煮放有一些葉片的水時,自己因爲途中中毒而昏到在地,後來又醒了過來且聞到一種清香之氣,他又將鍋中之水滔來喝了之後頓時神清氣爽,完全好了。由此他將此草命名爲"茶"。到了黃帝時代,將茶之葉煎水取其汁解渴,形如茶飲。《詩疏》記載,椒樹、茱萸、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爲食。在漢代人們取其漿汁後而其葉作食。到唐、宋以後,茶成了人們日常之所需,簡直是須臾不能離開了。

這茶不受地域上的限制,也沒有民族間的隔離;沒有性別之嫌、也沒有年齡之別。它既是陽春白雪們的品茶、論茶、賦詩、作畫的題材,也是下里巴人們生津止渴的飲料;加之其種植容易、也易採儲,所以茶之被廣泛利用和普及,也就順理成章了。

時至今日,對茶的製作卻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從前,無論黃帝時代的加水煮茶、還是陸羽在《茶經》裏提到的煎茶、烹茶,都是茶與水混合燒煮而成湯汁後、取汁爲飲。但到了秦漢時期,就有人以茶待客,至今留傳下"客來茶當酒"之美談。泡茶是茶進入第三階段後的表現。它也從唐朝開始,叫"全葉沖泡法",與以前的茶碾爲末相比又進了一步。當時陸羽提倡在茶中不添加食物,強調品茶之本味,這時的茶汁也叫"清茗"。先飲其汁、又嚼其葉、細品其味。

今日品茶則一要觀其形、是條狀、片狀、粒狀、鳥嘴狀;散茶、餅茶;是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花茶。再聞其味,辨別出是何時的茶、是春茶、秋茶或去年的茶;辨別出是不發酵的茶、半發酵還是發酵過的茶,即使成汁後、也要聞其香味、辨其口味。聞茶香又有幹聞、可聞出其茶的清香型、濃香型和甜香型,溼聞則可聞出茶的清香、果香、板粟香、花香和陳香;冷聞,當茶溫降低後可聞出杯底的留香。三要看茶湯汁的色,一般的茶中含有的物質不盡相同、因而湯色各異。初泡時由淺入深、幾泡後又由深變淺;但不同的茶都能形成不同的湯色,如黃經、橙黃、淺紅、暗紅;且水質和茶具的不同,其色也有差異。一般要求湯汁清澈、透明,能顯示其本色。茶葉在杯中沖泡還能看葉的狀態;是直立、是橫臥。再品其味,其味清香、苦澀、濃烈、鮮爽、醇和、淡薄。品茶的高手則讓茶在口中滯留迴轉、徐徐細品,品出其由澀而甘,成爲人生的一大享受!

今天的茶已經是文化中的一品,由於中國地大物博、氣候不同,造就了層出不窮的名茶、名品。原有的十大名茶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鐵觀音、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六安瓜片、黃山毛峯、祁門紅茶、都勻毛尖、武夷巖茶等是歷久彌新,而新的名品如龍都香茗、天府龍芽、普洱茶、安吉白茶、雅安的蒙頂茶……如雨後春筍、數不勝數。

茶產於南方山丘地帶,因此 許多丘陵省市都把發展茶產業作爲扶貧的重要舉措,由此也促使了茶產業的高速崛起。如貴州省種茶麪積達370萬畝、產茶7.1 萬噸;福建種茶麪積高達332萬畝、但產量卻達32.1萬噸;浙江省種茶277萬畝、產茶15.6萬噸;四川省種茶500萬畝,產茶28萬噸。尤其是四川省對茶業的發展是雄心勃勃,規劃要將茶產值提到1000億元,省內各縣市對種茶是如火如荼,方興未艾,據統計現有省級產茶的龍頭企業62家、產茶專業合作社867個、種茶農場568個、大戶1029戶……浙江和四川兩省的發展策略幾乎是如出一轍,都採用全省統一品牌,如:"浙江龍井"、四川則謂之"天府龍芽",全省實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探索、抱團發展"的策略。實行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但在浙江統一龍進品牌的同時,卻保留了"西湖龍井"這一瑰寶,除"西湖龍井"外統稱浙江龍井。但四川卻少有特色的品牌,甚爲可惜!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