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香港商報關注更多精彩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峯會倡議書》昨日在廣州發佈。倡議書提出,大灣區媒體要搭建有效平臺,相互學習借鑑,分享機遇與成果,不斷探索創新媒體間協同合作體制機制,爲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作出新實踐。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當日,以「一流灣區、媒體擔當--媒連粵港澳,融通大灣區」爲主題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峯會在廣州召開,300多名嘉賓、代表雲集峯會,圍繞開展創新與協同合作、推進媒體融合、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議題展開溝通交流。



峯會發布了《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峯會倡議書》,呼籲大灣區媒體機構積極順應媒體發展趨勢,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堅持創新驅動、技術賦能,加快推動傳統與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建設成爲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倡議書提出,粵港澳三地政府機構、媒體行業協會以及社會各界應加強溝通與交流,支持媒體在參與和促進建設一流灣區發展目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爲媒體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搭建三地媒體連心橋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南方日報社社長劉紅兵表示,一直以來,粵港澳三地媒體聯繫密切,往來頻繁,成爲推動和促進粵港澳經貿文化合作的重要紐帶,由廣東媒體與港澳媒體聯手打造的諸多報刊專欄、影視專題節目,以濃郁的嶺南文化、深厚的廣東情緣受到海外受衆的歡迎。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歷史機遇面前,廣東媒體始終立足國家發展大局,心繫三地,合作繁榮。」他說,「我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與港澳同行的合作,全方位多層次展示大灣區建設的生動實踐與創新成果,與粵港澳同行一起在三地之間搭建更多的連心橋。」


打造全媒體合作平臺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應運而生,使得香港媒體有更多的機會與大灣區內的其他媒體同行進行交流、互建,同時大灣區內有着很強的科研實力,一批世界級的科技巨頭也爲香港媒體探索新媒體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他說:「我們要不惜筆墨,不惜篇幅積極挖掘,大力宣傳報道港澳同胞在灣區建設中涌現出的新人物、新典型、新經驗、新做法。尤其要重點關注廣大高校青年灣區圓夢的學業、就業、創業實踐,爲港澳青年的發展多搭臺、多打氣,爲他們的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


澳門日報社代總編輯崔志濤表示,當前已有港澳傳媒將部分或者主要作業轉移進大灣區,利用內地相對充足的傳媒人才、科技人才等資源優化生產,有些開始與大灣區其他9個城市的媒體探討進一步打造全媒體的合作平臺,並在新聞報道、傳媒經營、業務培訓、人才培養、智庫交流等領域加強合作交流互鑑。


媒體大咖倡講好灣區故事


昨早,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峯會開幕式後即舉行主論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南方日報社社長劉紅兵,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澳門日報社代總編輯崔志濤,臺灣旺旺集團副總裁胡志強分別發表演講,就如何在新時代講好粵港澳大灣區故事暢談各自觀點。


劉紅兵:唱好灣區建設「同一首歌」


劉紅兵


劉紅兵在題爲《媒體機遇 媒體所能 媒體使命 媒體擔當》演講中指出,粵港澳三地共同發起舉辦首屆大灣區媒體峯會,目的就是要進一步加強粵港澳三地媒體交流合作,匯聚力量,凝聚共識,完善機制,形成合力,忠實履行「媒體使命」,充分展現「媒體擔當」。


劉紅兵認爲,大灣區建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需要自己闖出一條新路。這既是挑戰,也是優勢所在。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爲高質量發展的典範。這些宏大命題的點滴推進,都將成爲一座座新聞「富礦」,爲媒體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他希望能與港澳同行一起,在三地之間搭建更多的「連心橋」,爲建設一流灣區貢獻更多的媒體智慧與媒體力量。


他續指,建設人文灣區,迫切需要政策的銜接、信息的溝通、成果的展示、信心的提振,把情感拉近,讓心靈交融,作爲媒體在這些方面使命在肩、責無旁貸。南方報業將攜手港澳同行,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持續加大對大灣區的傳播報道力度,推動三地文化美美與共,共同融入中華文化的大美之中,共同唱好大灣區建設「同一首歌」,同心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姜在忠:向世界展示大灣區風采


姜在忠


姜在忠在題爲《展現一流擔當 體現一流作爲 努力爲灣區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演講中指,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爲全球關注焦點。灣區建設與發展也爲新聞報道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題材,對如何在「一流灣區」建設中體現一流媒體的擔當與作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姜在忠說,香港是一個傳媒業非常發達的城市,但香港傳媒普遍面臨轉型壓力。大灣區應運而生,不僅便利了區內媒體的溝通交流,還密切了同業之間的聯繫,使得香港媒體有更多機會與區內同行交流互鑑。大灣區內有着很強的科研實力,這將爲香港媒體探索新媒體、融媒體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大灣區內的豐富資源和龐大需求,爲香港媒體展示了良好的前景。他認爲,加大宣傳報道力度,不僅要宣傳大灣區的體制創新,不斷強化大灣區作爲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功能,還要記錄下灣區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向世界展示灣區的風采,向世界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名片。


崔志濤:澳門有條件講好灣區故事


崔志濤


崔志濤在發言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定位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打造旅遊教育培訓基地,打造「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他認爲,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澳門完全有條件、也有責任對外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澳門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胡志強


胡志強在《連結與成長 城市繁榮的走向》發言中指,經濟繁榮要靠大都會,都會發展要靠城市連結,世界經濟成長70%在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就是將都市連結起來形成更有競爭力的大都會。他提出「蛋黃理論」,認爲粵港澳大灣區是一顆雞蛋的「蛋黃」,成熟之後可連結福建與臺灣,臺灣是這顆雞蛋中的「蛋白」,最終形成「閩粵臺港澳」超級經濟大走廊,成爲全球華人提供發展的大平臺。論壇結束後,劉紅兵宣讀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峯會倡議書》。


搭建信息流 擁抱新技術


歷史機遇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媒體應當如何順應發展趨勢,爲大灣區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昨日下午,在「灣區建設與媒體融合創新分論壇」上,6位學術界與媒體界大咖共聚一堂,各抒己見。在隨後的互動對話環節,嘉賓們掀起頭腦風暴,共話融媒體的實踐探索與新技術的機遇挑戰。嘉賓們一致認爲,媒體不僅要做好的記錄者,更要做好的推進者、影響者,以及技術、價值和文化的引領者,同時希望港澳和內地媒體能夠攜手助力,共同合作,向全世界講好灣區故事。



協同推進媒體融合創新


「內容、平臺、話語」,國家高端智庫、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認爲,這是大灣區媒體人創新的三個主要關鍵字。隨着網絡化社會興起與傳媒格局變化,媒體不再是社會信息交換的中介機構,而是變成社會關係連接和重組的結構性力量。張志安稱,大灣區媒體人應做好內容生產、平臺互動和話語創新,重構新聞生產流程和資源配置方式,提升影響力和到達率,以文化正當性和價值正當性來增強認同效果。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爲三地提供了重要契機,更爲三地媒體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廣東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編輯鄭廣寧指出,三地將在人員往來、經貿合作等方面日益密切,信息大量集聚,與此同時,新技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融媒體豐富了傳播形式,拓展了傳播管道。鄭廣寧稱,要深化大灣區廣電媒體合作的設想,探索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合作共同體,協同推進媒體融合創新,打造「新產業+文化」的新業態。


做「創新而流動的潮人」


站在港媒角度,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直言,對粵港澳大灣區很有信心,當前是一個不能錯過的絕佳機遇,但是粵港兩地對大灣區的發展目標和規劃的瞭解仍存在差距。盧永雄表示,港澳在廣東發展的角色,經歷了從促進者到競爭者,再到合作者的過程,港澳在大灣區的角色,除了金融中心、旅遊中心、貿易中心、物流中心之外,亦是信息中心。他指,灣區人應當是一種「創新而流動的潮人」,港澳媒體在大灣區發展的作用應是「新意念散佈者、再開放推動者、新文化傳承者」。


融媒體平臺如何「融」入大灣區,臺灣東森電視臺副董事長張璠表示,媒體的影響力是華人文化融入世界主流的利器,大灣區的發展有四個關鍵,即分散的連結、願景的連結、新任的連結和融媒的連結。他指,要在三個地區建立信任關係與和平發展的試點與典範,和平互利,連結於心。


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本身


在互動議題環節中,5位嘉賓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媒體融合創新帶來的機遇、媒體在大灣區建設中的責任與擔當、新技術(5G+4K+AI)賦能向世界講好大灣區故事」三個議題各抒己見。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實施,新聞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會產生更多的故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南方新聞網黨委書記、總裁,「南方+」客戶端事業部總裁胡鍵提出,大灣區帶來的機遇是「跨媒介,跨行業,跨地區」,在搭建人才、資金、經貿等方面橋樑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爲信息流搭建橋樑。作爲英文媒體,香港南華早報總編輯譚衛兒表示,應當思考是想把一個怎樣的灣區故事告訴大家,創造一個更加有利的條件,才能夠讓海外媒體瞭解灣區。


嘉賓們一致同意,最重要的還是內容本身。正如網易傳媒總編輯高文所言,作爲媒體,首先要保證內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當前,5G、4K、AI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譚衛兒對此表示,互聯網和技術對媒體幫助很多,媒體要明白怎麼用技術去生存。她指,在內容產生過程中,獨家的壽命只有5-10秒,記者需要挖掘更大的背景,進行深度追蹤報道,特別是在大灣區的內容生產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深度報道。另外,譚衛兒還指,目前南華早報已經引用AI技術爲讀者遴選內容,但還是需要專業的資深編輯,發現多樣性的潛在需求,才能推送更好的內容,「人不能讓機器牽鼻子走」,也不能完全交給機器。


從技術提供方的角度,科大訊飛消費者BG副總裁王瑋指,人工智慧解決的其實是規則性問題,無論語音合成、語音辨識還是圖像等新技術,都是爲了幫助媒體從業人員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以創造更多的價值,例如一個虛擬主持人,可以同時熟練普通話、粵語、英語,能夠迅速地適應大灣區多地的需求。高文對此表示,真正好的內容生產者不具有被替代性,但技術增加了內容傳播的管道。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鄭廣寧呼籲,「必須要勇敢的擁抱技術」。記者李苑立、王曉蕾



製作
蔚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