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樓市氣象”

接天氣,接地氣,大家都愛看的地產自媒體!

3年內要建成100家博物館。這一在鄭州文化建設領域的“大手筆”工程5月18日在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起步。鄭州首個博物館聚落——高新·雙湖博物館聚落啓動儀式在高新區天健湖湖畔舉行。作爲鄭州首個博物館聚落,高新•雙湖博物館聚落啓動儀式的舉行,標誌着鄭州市百家博物館建設戰略進入新階段。


此次開工的高新•雙湖博物館聚落是一個由陶瓷博物館、佛造像博物館、書畫藝術博物館等10家專題類博物館組成的博物館集羣;計劃開建的還有傳統建築文化博物館,將致力於傳統建築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高新·雙湖博物館聚落分佈區位圖


博物館作爲保護、研究和展示歷史文化遺產和人類環境物證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播展示文明成就和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


鄭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文物局高度重視博物館建設工作,2019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三年內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鄭州市博物館事業發展(2019-2021年)三年行動方案》提出:


經過三年努力,鄭州市域內從3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發展到1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全市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羣覆蓋率進入全國城市前列。全市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博物館體系。



爲發揮博物館羣聚集建設的社會效應,“三年行動方案”爲各區博物館建設指明瞭方向。其中:


  • 鄭州高新區要加快推進雙湖片區博物館聚落建設,吸納10家左右博物館進入;

  • 中牟縣要高規格、高起點加快推進綠博片區的中原文化博物館小鎮建設,吸引省內外20家左右各類博物館進入;

  • 惠濟區要謀劃建設好古滎大運河文化片區博物館聚落,吸納20家左右不同類型、規模和特色博物館;

  •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要依託苑陵故城規劃建設博物館聚落,引入專題博物館10家左右。


通過以上博物館聚落的建設,形成特色鮮明、內涵豐富、服務完善、文化聚集新高地,展示中原文化的“新窗口”。



目前,鄭州博物館新館、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運河遺產博物館、鄭州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的建設也在推進中,鄭州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鄭州文物數據博物館、鄭州櫻桃溝早期人類起源遺址博物館、北伐戰爭紀念館、南水北調博物館、鄭州城隍廟民俗博物館、鄭州文廟國學博物館等一批國有博物館也在緊鑼密鼓的謀劃中。



“三年行動方案”目標

全市博物館新增100家以上


國有(行業)博物館達到50家以上,非國有博物館達到50家以上;各縣(市)採取“1+2+N”的建設方式,即各縣(市)必須建設1家綜合性博物館,2家專題(特色)博物館, N家非國有博物館;市內各區及四個開發區以“2+N”爲主,即必須建設2家專題(特色)博物館,N家非國有博物館;各縣(市、區)要結合自身區域內產業特色和區域資源優勢建設專題(特色)博物館;市直各相關部門、各行業要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建設行業博物館。


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羣覆蓋率顯著提升


市域內從3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發展到1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全市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羣覆蓋率進入全國城市前列。


博物館教育和服務體系完善


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每年各種展覽數量達300個以上,年觀衆量達2000萬人次以上。


博物館質量檔次明顯提高


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達到30家以上,鄭州市博物館的數量、規模、檔次、門類實現國內全面領先,成爲國際知名博物館之城。



“三年行動方案”計劃

精心打造博物館原創精品展覽


深入挖掘研究文物價值內涵,打造具有鄭州特色、內涵豐富、高端多元、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創精品展覽,增強展覽的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形式設計、科技應用和氛圍營造,提升觀展體驗感。積極參加全國、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評選,力爭每年獲得5個省級以上優秀展覽,形成鄭州特色的優質展覽品牌,讓觀衆感受中原厚重文化魅力。


探索博物館公衆服務創新模式


完善博物館免費開放機制,建立博物館免費開放績效評估管理制度,探索對免費開放博物館實行動態管理,將更多博物館納入各級財政支持的免費開放範圍。


創新博物館展覽、導覽方式,把枯燥、深奧、複雜的知識,生動、直觀地展示和解讀出來,給觀衆帶來更多沉浸式的互動體驗,拉近博物館與公衆之間的距離,拓展博物館公衆服務的深度。


搭建流動博物館活動新平臺,把展覽送進鄉村、社區、學校、軍營、企業。探索文教結合新模式,不斷提升博物館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真正把博物館建設成爲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


探索博物館資源整合模式


引導博物館合理定位,強化特色辦館理念,不同類型博物館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呈現優勢,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博物館羣體。開展國有博物館聯合辦館,推進對中小型博物館的連鎖和代管,構建博物館協作網,促進博物館之間採用互換展覽、合作辦展等多種形式,更好服務大衆。


加強博物館文物藏品的保護管理


加強各類珍貴文物、近現代文物的徵集,積極推進考古機構依法向博物館移交考古發掘的出土文物,充實博物館藏品數量和類型。加強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實施館藏文物保存條件達標和標準化庫房建設工程,開展藏品本體保護修復和預防性保護工作,推動文物藏品保存環境監測平臺、藏品修復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提升文物藏品保護修復的能力。


大力發展文博創意產業


充分運用國家扶持文化創意產業優惠政策,鼓勵博物館與社會力量合作,依託文物藏品、陳列展示等博物館元素,開發原創文化產品,打造文化創意品牌。開展博物館文化產品交流和展評活動,推出一批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文化創意產品。藉助“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體系,開展文創產品的推介宣傳交流,講好鄭州文物故事。



— End —


往期精選

● 大事記:河南省直公積金新政/鄭地鐵5號線5·20運營/住建部警示4城房價/省科技館新館明年上半年望投用/越秀地產入鄭

● 官宣5.20開通!鄭州地鐵5號線,將甜蜜“上線”!(附地鐵/公交換乘方案)

● 滎陽又一專項規劃出爐,公園綠地面積達9288畝!未來滎陽改名“綠城”可好?


電話:0371-66199777   15738873333

地址:鄭東新區商務外環路5號河南國際商會大廈2203室

回覆新聞名詞,瞭解更多資訊

回覆地產名稱,瞭解更多詳情



第四代住房尋落地項目合作


第四代住房由清華大學建築研究院設計,擁有多項原創核心技術,因此被業界譽爲“中國第五大發明”! 第四代住房將徹底改變城市鋼筋水泥林立的環境風貌,徹底改變目前鳥籠式的居住環境,所有住房都有一座私家小院,不再建地下停車場,全面開啓空中停車時代,在不增加佔地和建築成本的基礎上,使房屋面積增值15%以上,使家變成家園,使城市變成森林 ,使人類居住與自然契合並和諧共生。現尋企業合作,落地項目。


地產項目“品牌代建+管理輸出”平臺尋合作

優質項目可提供金融服務


業內領先地產代建+金融服務平臺,擁有股權類私募基金牌照,以品牌代建、金融服務、資產管理等爲主要業務發展方向,通過輸出品牌、管理、資金,爲委託項目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務解決方案。目前管理開發代建項目貨值逾500億元,管理資產規模突破100億元,現在河南省各地市、縣市尋合作伙伴。


有合作意向者,可通過15738873333詳細諮詢。


(更多信息,可點擊左下方的閱讀原文進行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