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的基本情況,

LG它的產品特點主要以軟包比較多,他們現在主要採用兩端出極耳的形式,目前通用、現代的PHVE,還有奧迪的PHVE都採用這種方案,電芯的尺寸根據需要也變成了590mm,拉長之後,它的容量就增加了,高度降低了,對整個續航里程也會有一個提升。

LG在材料方面特別有優勢,它的材料一般採用內部生產或者說跟材料企業進行合作開發,因為LG它以前就是做化學的,它能夠保證穩定的材料供應,而且品質都特別好,還有就是他們那個隔膜用的是SRS塗層的隔膜,在150度高溫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很好的形態。

LG電芯在先進工藝方面做得比較好,他們現在用的都是堆疊的工藝,2019年估計會用層壓的工藝,膨脹性比之前要更好,層壓工藝它會減少單產的時間,比較適用於高能量電池。

LG在南京、波蘭、還有韓國的梧倉,還有美國的密西根有四大研發中心,他們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從2009年就開始做,到現在有十年的量產經驗,這個還是很厲害的。

從模組層面來說的話,LG它的結構形式,以後會更簡單化,主要就是為了提升空間利用率以及換熱效應,因為軟包有一個缺點,就是軟包比方形散熱比較差,因為方形畢竟是鋁殼,鋁的散熱能力特別好,軟包因為是鋁塑膜,散熱能力比較差,而且比較軟,需要額外的結構固定它,結構比較複雜一點。它做成模組的能量利用率要比方形的低,軟包做成模組的能量利用率,目前大概做到82%到83%,方形的話估計應該做得好一點,像CATL明年做到86%到90%都有可能,圓柱的話,因為特斯拉用得比較多,圓柱成組起來比較麻煩。LG在模組方面以後會做成模塊化,是做成VDA的模組。

目前的技術現狀就是說,811的話現在只在圓柱上使用,而且用在電動大巴上面,軟包的話目前主要以622為主,以後會變成712,2020年以後,他們可能會變成裡面摻雜氧化鋁,使鎳含量接近90%。

他們目前的產品規劃,現在有幾個電芯產品,2018年的能量密度大概250Wh/kg,2019年的話,他們會推出一款新的純電動汽車的電芯,能量密度應該能達到270Wh/kg,到2020年,他們推出的純電動汽車的電芯,能量密度大概能達到270Wh/kg以上。

LG的客戶情況

他們在2016年跟奧迪合作,做了一個48V的車,跟雷諾也做了一款;他們在HEV上面,現代有幾款車在做,從2009年到現在HEV累計銷量有66萬輛差不多;PHVE的話,他們主要是跟克萊斯勒,然後就是沃爾沃,還有韓國現代的一些車型合作,累計銷量預計有30萬輛;在純電動方面,它主要跟通用 Volt、Bolt合作,還有雷諾2017年量產的一款車,另外他們在大眾MEB平台上面也有供應定點。

LG的產能

2017年有18.6GWh,2018年有34個GWh,2020年預計60多GWh。

有四大分布,一個是波蘭工廠,還有韓國的梧倉,還有南京工廠,還有荷蘭工廠。

波蘭工廠2017年有5.6個GWh;韓國梧倉工廠2017年產能有8.1個GWh;南京前一段時間不是有新聞出來嘛:投資20個億美元,整個動力電池有16條線,儲能電池有3條線,小型電池有4條線,到2020年應該能達到13.4個GWh,2022年達到26個GWh。荷蘭工廠相對而言小一點,2017年只有2.2個GWh,2020年應該能達到8.4個GWh,這是LG的一個基本情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