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與花榮為啥在宋江墳墓旁自縊?

吳用與花榮自縊宋江墓旁,其實大有玄機,並非僅僅是感情深的原因,聽好貨色戲說一下:

吳用《水滸》裏交代是落魄書生,有點小聰明,他的發家史完全是跟對了人,站對了隊。作為落魄書生,又有點才,跟著晁蓋就反了,第一件事劫了生辰綱。七人中就他讀了點書,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順利完成任務。

上梁山計激林沖滅了王倫,晁蓋坐大。破祝家莊,曾頭市,攻取大名府都有用心。

投降當朝後,輔助宋江,徵遼國,田虎,王慶與方臘,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這是個正四品的大官。但是吳用當的是鬱鬱不歡:第一朝中無人,第二身份尷尬。上不能走進派系,提防你!更無人牽拔,畢竟反賊的出身遲早會出事,官場混的都是人精何必自討麻煩?所以上面的路子不通,同事排擠。

手下人也會察言觀色,知道這人反賊出身,前後上下關係不好,所以做事陽奉陰違,甚至完全不執行。或者就沒有給吳用手下,還有可能讓吳用在機關裏端茶倒水。這對於在梁山排名第三的吳用是個絕大打擊!

梁山勢力本來還指望宋江牽頭,徵戰方臘後,梁山回來僅僅只有十二員正將,已經勢單力薄,日落西山了。到頭來,還給宋江和鐵牛一杯毒酒。以吳用的智慧,一定看出來了,前途不妙,秋後算賬也快輪到自己了!

來到宋江墳墓前,兔死狐悲:想想前程,端倪已現,宋江就是榜樣;想想身後,還不如陪宋江一死,留個義字……前後左右一思量,自縊在宋江墳墓前最划算。

花榮的情形與吳用同出一轍,不但花榮,倖存的回來的,沒有一位是好過的,觸景生情。前程已然無望,留個生後名吧。

所以他倆的自縊可能會參入了兄弟情,但是更大的因素是為形勢所逼


謝邀。花榮月貌,吳用書生。一個武藝高超的靚仔,一個能掐會算的軍師,怎麼就對又矮又黑,又沒有武藝的宋江忠心耿耿,最終還在宋江墳前自縊?莫非真的是龍陽之好,斷袖之癖?宋江一向不近女色,而他最貼身的保鏢就是兩個小白臉呂方、郭盛,最喜歡的小弟是「黑又硬」李逵……(有點扯?!)

個人認為,花榮和吳用之所以會這樣做,有幾個原因:

第一,花榮和吳用都從徵方臘中倖存了下來,也被朝廷封了官。但他倆與關勝、呼延灼這些人不同,是一開始就落草梁山,是「首惡分子」。倖存下來的好漢,除了辭官回家的,只有那些降將沒有受到迫害,其他的都沒有善終。花榮、吳用肯定也看透了朝廷的用意。

第二,花榮和吳用與宋江的關係都特別鐵。宋江去找花榮時,花榮見面連施大禮,拜了又拜,可見他對宋江非常尊重和感激,說不定他清風山知寨的位置,都是宋江幫忙搞來的;而吳用呢,在宋江上山後馬上就從晁蓋團隊跳槽過來了,成為宋江的心腹,原因很簡單,他的抱負和宋江一樣:造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要讓朝廷重視他們,最終被招安後有個官做。

所以,宋江對於花榮來說,估計是恩主;對於吳用來說,應該是同志。當宋江被毒死之後,花榮和吳用心裡難受,而且感覺朝廷也會對自己動手,選擇在宋江墳前自縊,應該是想死的體面。


謝邀。

小李廣花榮上梁山前只是個清風寨的武知寨,官小職微,上有青州兵馬都監鎮三山黃信,更有青州兵馬總管霹靂火秦明,那個官都比他大好幾級,況且清風寨還有個奸佞的文知寨劉高時時想著陷害他而獨霸清風寨,花榮在清風寨也活的實在憋屈。

跟了宋江之後,宋江視他為心腹,依為左膀右臂,花榮是個知恩圖報之人,所以當知道宋江被毒害身死,便立刻在宋江墳前自縊而亡,以死相報宋江的知遇之恩,這一點都不奇怪。

至於吳用,一介教書先生,卻有經天緯地之才,移山填海之計,但跟晁蓋上梁山之後,卻坐守梁山,一仗不打,吳用空有韓信之謀、諸葛孔明之計,但英雄卻無用武之地。

宋江上梁山後,三打祝家莊,二打高唐州、三山聚義打青州,吳用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宋江又對吳用言聽計從,你說吳用能不對宋江感恩戴德嗎?而宋江死後,誰還能再用他出謀劃策?所以他也就和花榮一起弔死追隨宋江去了。


題主說錯了,宋江對吳用和花榮是有恩的。這種恩情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超然,可以說有時候能到湧泉相報的地步。這種恩情不是黃金萬兩能夠收買的,也不是美女豪宅所能誘惑的。它是一種骨子裡發出的由衷感激之情,可以以死相報,以命相抵,這種恩情就是知遇之恩。

古有韓信,以戰神之姿傲立戰場。駁蒯徹拒項羽,受劉知遇至死不叛漢。後漢亂世,劉備三顧茅廬,臥龍為蜀鞠躬盡瘁。

有時候伯樂的出現,卻遠勝救命。對不得志的人,對空有抱負沒有舞臺的人,有著再生之得,再造之恩。伯樂不出現,千里馬再自命不凡,也只能去拉馬車。金子再怎麼發光,沒有慧眼也只能明珠暗投。

宋江對吳用和花榮是有大恩,一雙慧眼成就了他兩個的未來。

至於他倆為什麼自縊在宋江墓旁,這就說來話長了。

宋江這人都知道,為了梁山事業能夠蓬勃發展,投入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在光彩奪目的替天行道大旗下,掩蓋著宋江一樁樁慘無人道的手段。

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的盧俊義盧員外,被吳用等人利用賈氏和管家的姦情,連騙加坑使盧俊義當了土匪。為賺秦明上山,殺害青州城外許多人家。三打祝家莊,看李應是人才,順手坑騙李應一家上山,家產充公。甚至救過宋江的朱仝,也被宋江指使李逵殺害小衙內,逼其當了土匪。像這樣的人渣行徑,數不勝數。

宋江一人就能想到、做到這樣的事嗎?顯然是否定的。自然不會缺少智囊吳壞水,左膀右臂的打手們。吳用次次出力多,花榮也不見得出力少。

本來有大好前程的好漢們,被宋江和其黨羽給殘害的家破人亡不說,還要求著他們上山,頂著當土匪大罪入夥。被賣了,還要求著宋江給機會幫忙數錢。誰能傻到這個程度?心裡恨著呢,恨極了宋江一夥。放誰身上,試想誰不恨?

本來活著的宋江還能壓住陣腳,讓他們暫時忘記家破人亡和被毀前程之恨。一心只想詔安回歸安定平和的日子。最後詔安成功,吳用、李逵、花榮以為新的生命正在綻放,新的生機正在升起。他們卻不知道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宋江死了,死的很徹底。吳用和花榮慌了,電視的最後兩雙無助空洞的眼神。未來怎麼辦?還有未來嗎?剩下被封賞的好漢們,除了被他們殘害過的,就是被他們打壓過的。沒殘害,沒打壓過的,也沒有幫他們的心。

繼續當官,不被朝廷制約,也會被盧俊義、朱仝等打壓。辭官回鄉?折騰成這樣圖什麼?回鄉後,無權無勢,眼巴巴瞅著他們等著報仇的大有人在。

他倆迷茫、彷徨、無助、滄桑。橫豎都是死,唯有自殺自!

小二對他們的評價只有一句: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宋江一死,吳花二人自殺,兄弟情義固然也有,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既然心中的神都已經死了,所有的東西都崩塌了,什麼招安了,造反了,都不重要了,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唯有一死,也算實現了當年結義時的誓言,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吳用和花榮兩人,雖然一個有頭腦,一個懂軍事兵法,但是兩人太過愚忠,在他們眼裡,所謂的忠誠就是一起赴死,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再造反的意思,就這麼執著地在宋江墓前給弔死了。


我覺得題主提這個問題,有點把文學作品和歷史故事搞混了。

我們知道:《水滸傳》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據民間故事撰寫的。就是說,這些故事流傳的時間跨度是很大的。作者把它集合起來,穿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並賦予它文學靈魂,才使它有了傳承下去的資格。

宋江,自然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一個核心人物。可以說,宋江的思想,品質,為人處事的性格,待人接物的方式,肯定都是作者所極力追求並崇敬的。

那麼,作者對他的人物命運的安排,需要給出足夠的理由嗎?顯然是不需要的。

如果放在現實裏,花榮和吳用有可能去宋江的墳前自盡嗎?

為什麼?因為替宋江傷心?因為曾發過誓要同生共死?還是因為不能為宋江報仇,羞愧得沒臉再活?

哪一個理由都不能成立呀。

所以說,與其研究書裏的情節,不如去研究一下作者的心態和他的經歷。或許那樣纔有可能弄清這些故事的來龍去脈。

一個作者,會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情感和經歷帶入書內,這種情感和經歷自然就會影響書中人物的命運。

那樣的話,讀者只去研究書中人物,豈不是如墜五里霧中?還是別去緣木求魚為好。


兩人的原因,不太一樣,但大差不差,基本都是受宋江之恩義,所以要隨宋江而去。不過,吳用沒有老小,花榮有,所以花榮之死,還多一點原因,就是怕被朝廷清算。

先說吳用。

其實,吳用之所以在宋江墳前自縊,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宋江救過他,他知恩圖報。

(吳用)以手摑其(宋江)墳冢,哭道:「……吳用是一村中學究,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到今數十餘載,皆賴兄之德。今日既為國家而死,託夢顯靈與我,兄弟無以報答,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言罷痛哭。——《水滸傳》

吳用認為,當初劫了生辰綱後,事件敗露,若非宋江來報信,自己和晁蓋等人都已經被抓了。劫取十萬貫生辰綱,滔天大罪,難免一死。再加上宋江本來就是仗義疏財的及時雨,所以吳用、劉唐和三阮等人,從那時候起,便已經對他忠心。

吳用並沒有妻小,在他心中,宋江是他最重要的人了。得知宋江死了的消息,他心中再無牽掛,所以才會自縊而死,這也是為了報答宋江。書中還有「一腔義血元同有,豈忍田橫獨喪亡?」的詩,來證明。田橫本是齊國貴族,秦末起義,因為不肯歸順劉邦而自殺,手下五百義士,也全部自殺而亡。

宋江就是吳用心中的田橫,所以宋江一死,吳用也跟著弔死了。

再說花榮。

花榮自出場到最後,始終都是宋江的忠實粉絲。兩人五六年前就已經認識,宋江殺了閻婆惜之後,他就在清風寨設下牀榻,專等宋江。他為了宋江,不惜大鬧清風寨,與劉高鬧翻;為了拉攏秦明,宋江害得秦明家破人亡,花榮當即讓自己妹妹嫁給秦明;最後,花榮又殺了劉高,毅然決然地救出宋江,上了梁山。

宋江上梁山以後,花榮就一直跟在他身邊,既做保鏢,也上陣打仗。如果仔細看原著會發現,即使後來宋江和盧俊義分兵兩路,花榮也一直在宋江左右。在招安時,他聽見聖旨中沒有赦免宋江的內容,更是一箭射死使臣。另外,花榮在南征北討中,多次立下奇功。

可以說,他是宋江最得力的助手。如果朝廷要清算,宋江之後,很快就是他。

所以,如果害怕報復的話,花榮應該比吳用更害怕。故而同樣是夢到宋江,吳用以為是宋江想念他,欲與他同聚。但花榮卻以為自己被朝廷猜忌了,馬上就會有人來找他算賬,不如早點死,落個清名。這一點,他也對吳用也說了。

花榮道:「……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勛。今已姓揚名顯,天下皆聞。朝廷既已生疑,必然來尋風流罪過。倘若被他奸謀所施,誤受刑戮,那時悔之無及。如今隨仁兄同死於黃泉,也留得個清名於世,屍必歸墳矣!」——《水滸傳》

由此可見,花榮更擔心自己被報復,被清算。從「屍必歸墳」四個字來看,他甚至擔心自己死後得不到埋葬。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死後屍體應該儘快下葬,死後若不能入墳,那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那麼,花榮一家老小怎麼辦呢?吳用也問了這個問題,花榮早已做好安排。

吳用道:「賢弟,你聽我說,我已單身,又無家眷,死卻何妨?你今現有幼子嬌妻,使其何依?」花榮道:「此事不妨,自有囊篋足以餬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水滸傳》

囊篋既可以指書籍,又可以指箱子袋子。花榮這句話,似乎是說給家人留了錢財,但我總覺得這是指家中書卷不少,可能是讓兒子不要學自己做個武將,而是棄武習文。但不管怎麼說,他安排好了後事,死意已決。

看過《漢書》《後漢書》的朋友會發現,當時不少大臣最後都是自殺而死。做錯了事,自殺;皇帝生氣了,自殺;想得太多了,也會自殺。為何要自殺呢?因為如果不自殺,到時候就會連累家人,甚至禍及三族。自己死了,皇帝就不會追究了,這樣家人就能得以保全。

花榮自縊而死,也可以這麼理解。


花榮和宋江在上梁山之前就是好朋友,宋江惹下官司,在柴進府躲了半年,在孔明孔亮家躲了半年,花榮來信請宋江去他那裡。如果不是關係特好,誰敢窩藏犯人?宋江在花榮的清風寨,花榮軍務繁忙,他每天換一個人陪著宋江遊玩。如果不是劉知寨的老婆恩將仇報,這日子不知有多快活。花榮被劉知寨陷害,和宋江一起被劉知寨用囚車送往青州,被清風山燕順、王英等人半路截囚車所救以後,兩人一同指揮清風山人馬擊退秦明的進攻,把秦明活捉,使秦明、黃信等人都甘心歸順。不是秦明、黃信不厲害,是花榮的軍事才能太厲害,這個時候吳用不在身邊,這是宋江和花榮完美配合的傑作。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宋江和花榮的私人感情非常深厚。

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有空就和吳用看天書,書中的天機祕密只有他們兩人知道。之後,兩人密切合作,無論大事小事都是一起商量,可以說是共命運,同呼吸,幾乎是不曾分離,兩人從未有過分歧。這種親密的感情外人是無法體會的。

宋江死後,吳用和花榮做了同樣的夢,他們平常都非常思念和宋江在一起的時光,非常思念和宋江在一起的感情。所以,他們到楚州蓼兒窪在宋江和李逵的墓前大哭。

花榮不僅難捨與宋江的感情,也擔心朝廷生疑,將來用奸計害他,所以也毅然和吳用一起死在宋江墓前。

這樣深厚的友誼、深厚的感情真的令人感動。


花榮被封應天府兵馬都統制。在應天府一日夢見了宋江說自己已被奸臣毒死,葬在蓼兒窪,希望花榮來探望他,花榮到了蓼兒窪後看見吳用,原來吳用昨夜與花榮作了相同的夢,二人為了義氣,雙雙弔死在蓼兒窪上。人們深感其義氣,便將宋江、李逵、花榮、吳用四人合葬於蓼兒窪。

水滸傳最後的結局就是這樣,我覺得這兩人作為後期梁山宋江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對宋江幫助甚大,許多逼上梁山的好漢都是二人與宋江合謀,像秦明盧俊義就是三人團的傑作,而吳用作為梁山一直以來的三把手,符合了朝廷最後對梁山人的政策,宋江盧俊義已死,下一個估計就他了,他是個文官根本沒有自保能力,一身的才華也已經用到頭了,一手造就的輝煌的水泊梁山也不復存在,與其活在擔驚受怕朝不保夕的絕望之中,還不如跟隨宋江與九泉之下!至於花榮我還是覺得有點可惜,此人有勇有謀,武藝高強有百步穿楊之絕技,梁山的排位也不是太前,朝廷也是用人之際,對他這個從犯應該不會清洗,也許是對他的宋江心腹這個身份會有所顧忌,至於他死更多的是對朝廷的死心,知道匪永遠是匪,他的一生也許不會再有所進,而他和宋江認識的也特別早,兩人的交情比起其他更是好上一層,兔死狐悲!

水滸傳看完真的是壓抑!奸臣當道之時竟然還想著招安,徵方臘明顯也是朝廷坐山觀虎鬥,號稱智多星的吳用卻沒有看出來!滿是遺憾恨不得自己穿越過去,趨之利弊自己做一番大事!我們看著歷史就知道不久以後就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浩劫——靖康恥!


不知道這麼沒腦子的話是誰說的,宋江對吳用花榮二人沒有大恩?我不贊同,相信大多數人也不會贊同。

宋江之所以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可以說,全賴吳用籌措幫忙。吳用和晁蓋一起策劃劫了生辰綱,按理說,是同氣連枝的兄弟,可是為什麼吳學究倒戈去幫助宋江?

劫了生辰綱,這是死罪,一旦被官府抓住,砍腦袋都是輕的,弄不好就得碎剮,而且非得株連九族不可。宋江及時報信,除白勝外,其他幾人得以逃脫,其中就有吳用。這是救命大恩啊!

宋江流落江湖時,最早認識的幾個人裏就有花榮。兩人不但相見甚歡,而且有生死過命的感情,花榮更是為了宋江,殺正知寨劉高,反出清風寨,棄官不做。這時節一直是花榮照顧宋江,為啥會這樣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宋江之名?

後來上了梁山,宋江投桃報李,把花榮的位置安排在第九位,這可是對花榮相當看得起,花榮那麼聰明,心裡能沒個數嗎?這可是把他當成心腹了。看看後面排名,戴宗,李逵這些江州幫的小弟都排在二十位以後,相比之下,花榮享受的是什麼待遇?

有人可能不服,說花榮武藝好,箭法精,坐第九位當之無愧。那麼,論遠距離攻擊,第十一位的撲天雕李應,善使飛刀;第十六位的天捷星沒羽箭張清,飛石百發百中;地煞裡面的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飛刀飛槍都不是白給的。論武藝,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等等,這些人就不如花榮?他們排名都比花榮低好幾位,這難道不是宋江有意安排?

吳用也同樣得到回饋,排名高居第三,這恩惠還小嗎?在梁山這個大集團,排名越高,地位也就越顯赫,這道理誰都明白。

宋三郎對他倆真的很好,但他倆上吊只是為了報答這份恩情?我覺得不是。

徵討方臘回來,活著的兄弟接二連三出事。阮小七算是好的,私穿龍袍卻只落得個發回原籍,而帶頭的兩位大哥,宋江、盧俊義卻各個慘死,一輩子的英名丟失殆盡。他倆排名那麼高,又都是宋江的近人,天知道災禍會不會輪到自己頭上。與其死的如兩位大哥那麼窩囊,還不如在宋大哥墳前自盡,以成全聲名。

我的推測並非空穴來風,宋江早就預測到下場如何,否則怎麼會早早打發弟弟宋清回家種地?說白了就是為了避禍。以吳用的頭腦,即使前期想不明白,到了宋江身死,他還能不明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