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核心城市武漢,正依託良好的經濟增速,繼續引領全省的發展。日前,武漢市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度主要經濟指標顯示,2018年度武漢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4847.29億元,實現了8%的增長(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高於全國和全省的增速水平。

除GDP保持良好的增長之外,武漢市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900.24億元,增長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43.90億元,增長10.5%;進出品總額2146.00億元,增長10.9%;實際利用外資109.27億美元,增長13.3%。

同時,武漢市2018年度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為26331.62億元和28270.77億元,分別增長7.5%和1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0%。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1.9%,工業品購進價格指數增幅超過出廠價格指數。

新的行業領域增長迅速

對於2018年的經濟狀況,武漢市統計局(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認為,總體運行平穩且結構在不斷改善。其中,經濟增速高出全國的1.4%,高於全省的0.2%。並且,GDP連續5個季度增長保持8%以上,高於全市發展預期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市2018年GDP佔全省比重達到37.7%,同比提高1%。而且,繼武漢開發區、東湖高新區、江漢區、武昌區、江岸區之後,漢陽區、洪山區(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的經濟總量在2018年突破千億元,市域內發展空間分布上更赴均衡。

同時,服務業對全市發展的貢獻率繼續提升,已成為全市發展的主體產業領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度服務業在武漢市GDP(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中的佔比達54.6%,貢獻率則為66.%,分別高於工業領域14.6%和34.3%。

統計局的分析報告透露,工業領域中(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的計算機及通信與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2.5%、9.4%和7.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8%、3.7%和1.7%。

在服務業領域,2018年前11個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9.9%,而新興服務業處於高速增長的態勢。其中,旅遊服務業增長23.6%,體育服務業增長21.2%,生產性服務業增長21.2%,科技服務業增長20.1%。

部分經濟指標回落

在GDP總量與新興領域實現良好增長的同時,武漢市2018年度部分經濟指標同樣值得注意。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都在回落,而製造業特別是主要產業的汽車(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領域呈逐月回落的態勢。

數據顯示,武漢市2018年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回落2.0個百分點,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1至11月)回落3.6個百分點,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回落2.7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回落12.3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

而且,1至11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8%,應交增值稅下降14.6%,營業成本增長2.5%,製造業整體經營不容樂觀。其中,五大整車廠中除東風本田產值增長外,上汽通用、東風乘用車、東風雷諾、神龍汽車(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均為負增長。

對於部分指標回落的態勢,武漢市統計建議,要加大寶武武鋼集團等重化工企業(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技改支持力度,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改項目全覆蓋。並且,要縱深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通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有效降低市場主體營商成本和創業成本。

同時,要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確保東風本田三廠、京東方10.5代線、華星光電T4等5個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投產,加快推進長江存儲二號廠房、天馬G6項目二期、東風乘用車擴建(點擊括弧前藍字,可查閱關聯內容)等18個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的建設,繼續支持民營經濟壯大以不斷提升市場機制水平。

註:本文根據武漢市統計局相關內容綜合整理,特此致謝

關聯閱讀:

招商引資誰家強?湖北11個省直管區域2018年招商引資成績單!

湖北2018年上半年經濟成績單:GDP等數據優於全國水平,戰略新興產業等需突破

武漢2018招商引資大會:提出2萬億的簽約目標,表彰37個單位和雷軍等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