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今天繼續大英展哈!今天進入——

第六單元變革與適應(公元900—1550年)

1、聖傑羅姆像1400~1450希臘 2、濕婆與雪山神女900~1000印度3、瓦斯特克神像900~1521墨西哥4、阿茲特克像1400~1521墨西哥5、印加金羊駝1400~1550秘魯6、雙面人面界石1600~1800智利 7、聖尤斯塔斯聖物匣1210瑞士8、泰諾儀式用椅1292~1399多米尼加9、劉易斯棋子1150~1175挪威10、日本太刀1200~1250日本11、龍耳玉杯1417~1449中亞12、伊費頭像1100~1400奈及利亞13、元青花1330~1350中國14、希伯來星盤1345~1355西班牙15、丟勒《犀牛》1515德國16、朝鮮粉青砂器1400~1500朝鮮17、伊茲尼克彩瓷盤1570~1580土耳其

第六單元是文物最多的一個單元,共17件。【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本單元來到了一個由歐洲人開啟的嶄新時代,這就是大航海的時代。

本單元展品分為四條線索~1、路上絲綢之路的餘暉2、葡萄牙與非洲、印度3、西班牙與美洲4、荷蘭與東亞

整個單元在國博展廳只有一件文物放在了獨立展櫃,這就是著名的劉易斯棋子。國博中方策展人講述劉易斯棋子帶來的思考https://mp.weixin.qq.com/s/CLE8QAjH7QfyyTIaPMiHRA閆志老師的這篇文章寫得有趣味,詳細的介紹了國際象棋的起源和流傳。

這件文物的意義在於,通過國際象棋的流傳與變化,向觀者表達了從東方往西方的一條重要貿易線路。印度~阿拉伯半島~歐洲 這條貿易線路在幾個世紀里一直是歐洲人所依賴的,產自印度的香料是歐洲人重要的依賴。 隨著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曾經作為東西方貿易銜接人的拜占庭帝國被滅。奧斯曼人控制了這條貿易線路。並且此時的義大利人和奧斯曼人聯手控制了地中海貿易。廣大的歐洲兄弟們鬱悶啦。剛剛忘記說,阿拉伯人也是控制這條商業之路的重要分子。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一為了繞開奧斯曼人、阿拉伯人的商業控制,以及對於未知世界的探尋,於是為了尋找新航線的探險就此展開。我們先欣賞劉易斯棋子。

這套棋子發現與屬於蘇格蘭管轄的劉易斯島。

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從印度後來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因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所以阿拉伯人的無偶像崇拜觀念影響到了國際象棋的發展。於是在阿拉伯地區的國際象棋就變為了這個樣子。

後來國際象棋傳到歐洲後,受到歐洲政治形式的影響,出現了人物的頭像,這套劉易斯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我們看圖

這是國王

這是王后【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是騎士,後來國際象棋里的「車」。

這是兵

這次沒有來主教,但找了一張照片,大家看

這是主教,也就是後來國際象棋里的「象」。我們再不同角度欣賞下這可愛的劉易斯棋子吧。

關於劉易斯棋子更多的信息,請大家參看國博策展人的文章吧剛剛把鏈接已經發大家啦。簡單介紹了劉易斯棋子。後面咱們今天就先說說第六單元和「葡萄牙~印度」這條線索有關的文物吧。

我們先看看來自於公元9世紀~10世紀的印度教造像吧。

在公元6世紀佛教在印度本土失去影響力後,本土的印度教成為了當地人信奉的主流。所以本次來了一件印度教的一位重要神祇的造像。這件文物代表著印度的本土文化。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這次造像里是濕婆神和他的妻子雪山女神帕爾瓦多的夫妻造像。

咱們簡單說下印度教的這三大主神。

梵天像

毗濕奴像。

在印度教里梵天作為創造之神,他創造了世界,發明了梵語和文字。毗濕奴為宇宙的保護者,是善良和美德的化身。它的職責是維持宗教秩序。毗濕奴經常以帶王冠的君主形象出現,有四隻手代表他的法力。一般四隻手裡分別拿著法螺、神盤、金剛杵和蓮花等法器。 毗濕奴的形象有時是站在(坐在)蓮花之上,有時躺在千頭蛇阿難陀龍的身上,有時是躺在金翅大鵬鳥的身上。為了拯救世界他經常幻化作動物或半人半神的形象。 毗濕奴有眾多的化身,印度神話里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就是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

在印度教徒眼裡,印度教最後一位主神濕婆是無所不能的神。濕婆最大的特點是雙面性。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的雙重性格。

注意紅箭頭。 本次展覽來的這件雕像,描繪了濕婆及坐在其膝上的妻子帕爾瓦蒂。在他們腳下,是他們的一對神獸——濕婆的公牛南迪和帕爾瓦蒂的獅子。印度教徒認為,人在任何方面都不可能超越神。人能分為男女,而神則同時具有兩性——濕婆和帕爾瓦蒂就是同一個神的兩個化身。

注意紅箭頭,看濕婆神居然有四隻手。

這是濕婆神舞蹈的造像。看,他的確有四隻手。濕婆神和帕爾瓦蒂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孩子日後都是印度教里大名鼎鼎的神。

戰神鳩摩羅

智慧之神袈內沙。這件象頭神的造像就是本次故宮梵天凈土展覽的文物。

咱們再看一件文物照片

文藝復興時期在德國著名畫家丟勒的版畫印刷品《犀牛》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葡萄牙人繞過好望角來到了印度,他們佔領了印度次大陸的果阿城,並且封鎖了阿拉伯半島的亞丁灣和波斯灣,完全控制了新航線。

這件文物就和葡萄牙人緊密相關。

印度南方古吉拉特邦的酋長和葡萄牙人打交道過程中,贈送給葡萄牙總督一頭印度犀牛。這頭犀牛作為給葡萄牙國王的禮物被運回了里斯本。

這是歐洲人第一次見到活的犀牛。葡萄牙國王高興之餘決定再把這頭轉贈給羅馬的教皇。但在運送過程中,犀牛不幸隨著運送的船隻沉沒在了地中海。在犀牛還沒有運離葡萄牙的時候,葡萄牙國王就已經向遠在德國紐倫堡的丟勒發去了訂單,希望丟勒為犀牛作畫。 丟勒在沒有見過這頭犀牛的情況下,依靠其他人的描述以及一幅簡單的素描,完成了我們看到的這幅犀牛的版畫。

這是人類第一次的為犀牛繪圖,雖然大畫家沒有見過犀牛,但真實程度已經接近了八成。我找了兩張真實的印度犀牛照片,我們自己和原作對比一下。

我們注意原作中的一些細節。

各位老師,咱們自己感受吧

【貢士】天津博物館賈欣泉

最喜歡丟勒的版畫。【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丟勒所在的紐倫堡是歐洲的商業中心。他繪製的版畫通過印刷後銷路很好,在他有生之年就賣出了有5000多幅。丟勒是文藝復興時期德國最著名的畫家。他的素描和版畫對後世影響深遠。我們欣賞他的幾幅作品:

這是丟勒本人二十多歲時的自畫像

《九十三歲老人的頭》

《玫瑰天使頭部》

《兔子》【貢士】天津博物館賈欣泉

有這樣一本書

丟勒最著名的《祈禱的手》【秀才】平頂山博張博宇

中國在商周時就有犀牛了,有犀牛型的青銅器。【貢士】天津博物館賈欣泉《歐洲繪畫史》(邵大箴,奚靜之著)中提到「丟勒的藝術遺產極為豐富,他身後留下了近百件油畫、200餘件版畫和近千件完成了的素描,……」【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據說丟勒兄弟18人,一說活下來的男孩有3人。他和一位哥哥喜愛繪畫。兄弟決定互相幫扶來學畫。一人去專心學畫,一人去打工掙錢。當學畫的學成後,再用賣畫的錢供另一人學畫。 丟勒得到了先學畫的機會。四年後當他學成而歸,可以用賣畫的錢供哥哥學畫時,他發現在礦場干苦力的哥哥,手部受傷已經不能再作畫了。此時哥哥合起了雙手,向上帝祈禱讓才華全部賜給弟弟丟勒。一雙乾枯的雙手在幾年後成為了丟勒最著名的繪畫【管理員】國博楊秉坤好啦!咱們今天就簡單介紹這三件。有請福建省博楊首暉老師補充講解印度教造像。(點擊群記錄 | 楊首暉講印度教造像)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各位老師,大家好,繼續聊聊大英展第六單元的文物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因為第六單元文物較多,線索紛亂,所以選擇分別多次講解。在前天我們介紹了劉易斯棋子,以及和葡萄牙人有關聯的印度濕婆神造像、丟勒犀牛版畫。今天我們聊聊本單元和西班牙人有關聯的幾件文物

在示意圖裡62編號的是泰諾儀式用椅,這件文物最大的意義是關聯到了西班牙人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國博楊秉坤

公元1492年西班牙人哥倫布抵達了加勒比海域的聖薩爾瓦多島,在島上見到了印第安部落泰諾人。這件文物就是泰諾國王在祭祀儀式上所使用的儀式用椅。

這把椅子不是實用品,而是儀式上有特殊用途的禮儀用具。

國博楊秉坤

這把椅子不多介紹,在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書里有文字介紹。

今天重點介紹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國博楊秉坤

這兩件文物在示意圖裡編號為57和58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件文物關聯到的是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印第安部落瓦茲特克人。

瓦茲特克人在10世紀—15世紀擁有繁榮的文明。【管理員】國博楊秉坤這件神像是瓦斯特克人崇拜的母親神。

雕像最大特點是頭部巨大的扇形頭飾,眼睛緊閉嘴唇又微微張開,好像在說話一樣。雙手扶在胃部,突出的胸部代表是女性。瓦茲特克里母親神的雕像都是這個造型。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是大英博物館實景拍攝照片。照片里的兩尊石雕都是瓦茲特克的母親神。我們看,都是巨大的扇形頭飾以及微微張開的嘴部【管理員】國博楊秉坤瓦茲特克人後來被外來人阿茲特克滅掉。因為瓦斯特克人的文化遺址發現的不多,所以我們了解這種文化更多的還是通過研究它的近鄰,也是征服這種文化的阿茲特克文化來入手。

瓦斯特克的母親神的崇拜後來影響到了阿茲特克人的文化。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世界三大印第安文化,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印加文化。阿茲特克人也是印第安人的分支。【管理員】國博楊秉坤阿茲特克人是印第安的游牧部落,後來入侵到墨西哥地區。在西班牙人到來前,他們統治著西到太平洋,東達墨西哥灣,南到尤達坦半島的廣大區域。首都特奧蒂瓦坎全盛時期榮有20—30萬的人口。【管理員】國博楊秉坤阿茲特克文化存在於14世紀~16世紀。這個國家是一個不同部落的軍事同盟。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是阿茲特克首都特奧蒂坎瓦用於祭祀月亮女神的金字塔。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我們回想一下第二單元提到的奧爾梅克文化。奧爾梅克人建金字塔,後來的瑪雅人也建金字塔,阿茲特克人同樣建金字塔。呵呵,看來美洲文明對於金字塔很是情有獨鍾。

國博楊秉坤

這位就是阿茲特克人崇拜的月亮女神的石雕。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這位是阿茲特克文化里最重要的神,它是月亮女神的母親,名字叫大地女神。【管理員】國博楊秉坤我們下面通過了解這位大地女神來感受一下阿茲特克人血腥的宗教崇拜。

請注意大地女神的造型,居然是雙頭蛇。看它脖子上帶的是一串項鏈,在上面懸掛著四隻被看下來的手,還有兩個好像手雷的東西,這是被挖出來的心臟。它用骷髏來裝飾腰間的皮帶。它穿的裙子是用蛇編製而成。咋樣,造型是不是很恐怖傳說大地女神用鮮血創造了太陽和月亮,還包括世間萬物。所以阿茲特克人在祭祀母親一樣的大地女神時,使用的方法就是血祭,而是是用活人的鮮血。在西班牙入侵者留下的文字資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這種可怕的祭祀儀式。阿茲特克人的金字塔是他們用來舉行宗教儀式的祭壇。獻祭過程就是一場大屠殺,戰爭捕獲的俘虜被殺死。阿茲特克人對外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捕獲俘虜,然後來獻祭。【管理員】國博楊秉坤一位西班牙入侵者用文字記錄了他看到的恐怖場景。我把原文複製在這裡,大家自己體會下~「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城鎮,位於廟宇附近的那塊地方。哪裡十分整齊地堆放著著許多人的頭顱,可以肯定的說有10萬多個。同樣,在這個廣場的另一個角落,你還能看到整齊地堆放著許多人的殘骸,數目多得不可勝數。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頭懸吊在道路兩旁的柱子上。......在這個國家的任何城市,我們都額可以看到同樣可怕的場景。」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本次在大英展里展出的阿茲特克的石像是一位凶靈神。在傳說里婦女難產就是因為這位凶靈神在作祟。

阿茲特克人非常尊重難產而死亡的婦女,他們覺得婦女以這樣的方式死去,是和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一樣的英勇。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就是這樣一個人種,在1519年被西班牙入侵者科爾特斯帶來的600名士兵,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毀滅掉。

阿茲特克人的文化雖然消失了,但他們在宗教、天文、建築和工藝美術方輝煌的成就,在今天仍然讓後人回味無窮。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兩件珍貴的文物就珍藏在大英博物館,都是阿茲特克人的傑作。

好!我們說說印加文化。在展廳示意圖裡編號59的就是來自於印加文化的金羊駝。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個金羊駝特別小!雖然小,但這件文物非常之珍貴!

印加人冶金工藝非常發達,在西班牙人滅掉印加文化後,大量的印加金飾品被融毀做成金幣運回歐洲。所以今天能保存下來的印加金飾品非常稀有。

另外,印加人對於羊駝這種動物非常看重。在祭祀時往往會殺羊駝獻祭,並且使用黃金製成羊駝來獻祭。

為何說這件文物珍貴。就是因為印加金飾品稀少,而是這件是用來祭祀使用的。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地圖裡深顏色的就是印加帝國的疆域,首都叫做庫斯科,翻譯過來就是肚臍的意思。

印加是這個帝國對於國王的尊稱。當西班牙人到來後,用「印加」這個辭彙來命名這個國家。

印加帝國在全盛時期佔據著今天南美洲智利、秘魯、玻利維亞全景,哥倫比亞和阿根廷局部佔領。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印加文化的存在時間在12世紀到16世紀初。

印加人覺得自己是太陽神的子孫,所以印加的城市都是建在山頂之上的。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因為印加帝國地理多山地多丘陵,所以善於在山間奔跑的羊駝被印加人馴化。羊駝是被印加人唯一馴化的動物。

一隻成年羊駝可以托30公斤的重物,而且它的肉可以吃,毛可以紡織。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提到印加文化不得不提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這就是秘魯境內的馬丘比丘遺址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馬丘比丘建於公元1460年左右。城內有140多處建築,宮殿、神廟、祭壇、廣場、民宅、作坊等一應俱全。遺址在1911年被美國考古學家賓漢姆發現。他藉助附近馬丘比丘山的名字為遺址命名。

城市遺址分梯田區和居住區。在梯田區考古學家驚喜地發現了完整的農業灌溉系統。

整個城市遺址的房屋都是用這種打磨的非常整齊的方磚累制而成。【管理員】國博楊秉坤印加帝國由於在16世紀內部出現了戰亂,以及西班牙入侵者帶來的天花疾病。印加文明在1534年被西班牙入侵者皮薩羅毀滅。【管理員】國博楊秉坤好啦~今天就說這些吧!明天為大家帶來第六單元與荷蘭人有關聯的文物。並且明天簡單聊聊路上絲綢之路最後的餘暉。

福建博物院單南

@國博楊秉坤 您上的那張圖,我印象中是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更小,在它的北端。

國博楊秉坤@福建博物院單南單南老師,謝謝您哈!

福建博物院單南@國博楊秉坤不客氣,我在太陽金字塔上拍的月亮金字塔,感覺更小、更簡陋

——————————————————————————————

6-8。今天繼續大英展第六單元收尾!【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今天的線索是和荷蘭人有關! 大航海時代到來後,葡萄牙和西班牙各有各的收貨,呵呵,還上強國荷蘭人哪裡能夠坐的住!所以荷蘭這些長毛子們也來到了美洲和亞洲。咱們今天首先提到的就是來自於南美洲一個小島的人形石像。看照片!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這三個人形石像是這座小島上的界石。

這次來的這個石像一般,但它關聯到的這個島嶼可是大大出名啊!在1722年荷蘭探險隊在太平洋海域發現了一個島嶼,這個島嶼長啥樣呢?

請看圖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座小島像不像一個等腰三角形呢這裡距離南美洲有3700公里,今天歸智利管轄。因為登上島嶼這天是復活節後的第一天。所以探險隊隊友羅森文上將將它命名為復活節島。這個名字大家都聽說過吧【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

復活節和伊西斯有關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請注意剛剛發的這張圖!紅箭頭的位置。

荷蘭人登上島嶼後,驚訝的發現在島上沿著海岸線居然有1000多尊巨型人形石像。所以剛剛地圖上島嶼上的小黑點點都是人形石像的位置示意

【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哇。。。。圍繞著小島嶼,好壯觀呀【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是不是讓這些石像保衛他們的家園?【管理員】國博楊秉坤石像里最高的有22米,僅頭部就有7米高,鼻子都會達到3.4米。最大的石像居然有400多噸,最小的也有30噸左右的重量。經過考古發現,石像製作的年代在公元600—1680年。所有石像的石材都是取自島上火山口的岩石層,至今島上還留有幾百個沒有完工的石像。【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王娟老師說小島像水母,真的啊石像的含義現在也是種種猜測呢

【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

咱們做成這麼大的石像呢?我想應該是有巨人島,有巨人建造的。請注意這尊石像,這可是復活節島上最小的一尊石像。現在被珍藏在大英博物館裡。當年它被作為送給英國國王的禮物運到了倫敦。請注意在這尊石像旁邊的人,對比一下我們就知道它有多大啦!【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

說不定就像邁錫尼城一樣很多大的建築據說是巨人建造的。【管理員】國博楊秉坤好啦!繼續下一件!這件文物可是極為的精彩呢

來自於13世界的日本武士刀世界三大寶刃~日本武士刀、大馬士革刀、馬來克萊氏劍

這次大英展展出的日本武士刀鑄造於13世紀,八百多年的歷史,擺放在展廳里依舊的寒光閃閃啊 再來說說這日本武士刀咋與荷蘭人扯上的聯繫吧 在晚明時期,荷蘭人追隨葡萄牙人的腳步來到了亞洲,來到中國來到日本。在13世紀正是日本鎌倉幕府時代。這個時代是武士階層在日本歷史確定地位的時代。這把武士刀正是日本武士階層的象徵,更是那個時代日本文化的象徵。 荷蘭人和日本人的關係到江戶幕府時期達到了最親密。

所以我把這日本武士刀與荷蘭人聯繫到了一起。

日本武士刀質量可是非常的好。在13世紀的宋代,咱們中國的大文豪歐陽修就曾經寫過一首《寶島歌》~

我複製國過來大家欣賞

《寶刀歌》

歐陽修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其先徐福詐秦民,採藥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辭藻。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令人感激坐流涕,銹澀短刀何足雲。

馬哥剛剛小窗告訴我,在漢代咱們中國是世界鑄刀技術最優國 好的,咱們就從漢代的鑄刀說起吧

【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哈哈哈,馬哥開心啦!回到漢朝啦【管理員】江漢閑人馬瑞鈞

這個廣東省博李老師最有發言權@廣東省博~李春明李老師是研究武器的大行家【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為啥介紹日本武士刀要從咱們中國說起呢?因為小日本們的鑄刀技術就是從咱們中國學來的

李老師,您在嗎?一會兒您來補充日本武士刀的信息吧咱們先從鑄刀的材質說起。 制刀技術的好壞首先要看金屬材質。那麼金屬里鐵和鋼又是最重要的,那怎麼樣區別鋼和鐵呢? 主要的區別在於鋼和鐵的含碳量的多少。含碳量超過2%的鐵,稱為生鐵;含碳量低於0.05%的鐵,稱為熟鐵;含碳量在0.05%—0.2%之間的鐵,稱為鋼。咱們中國的鑄刀技術在漢代和唐代是兩個高峰時期。 漢代發明了「炒鋼」技術,唐代有了「局部淬火」和「包鋼」技術。

所謂「炒鋼」,就是把鐵融化為鐵水,然後加熱。在加熱過程中不停地攪拌,利用空氣揮發鐵水裡的碳含量。 「局部淬火」,就是把加熱鍛打好的刀具表面局部覆蓋上泥漿,然後再用冷水擊淬刀具。這樣鑄造好的刀劍更具有柔韌性。 「包鋼」,就是鍛打刀劍時,用含碳量高的鋼包夾含碳量低的鋼,這樣層層包裹讓刀劍更加柔韌結實。 中國唐代刀具又稱為「唐刀」。我們看圖

這是日本正倉院藏的唐刀的裸刀。 唐代刀是直的,日本武士刀是彎的,這就是最大區別。 在唐代日本為學習中國的制度,大量的遣唐使被派往中國,中國的制刀技術被傳入到日本。 日本人又將制刀技術加以改進,將鋼材反覆折迭、重回焊接,這樣使鋼材層數更多。而且不斷的鍛打,鋼材中的雜質化為火花飛走,這樣鋼的純度越高,其強度和韌度就越好。在公元1200年的時候,日本制刀技術基本完善。

這張照片是本次大英展日本武士刀上的刀銘。就是鑄刀匠人的姓名。【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武士刀的資料我手頭反而真的很缺,零星一點。只有一點很基本的【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請大家注意這把裸刀上有三個孔。有老師告訴我這是因為這把寶馬最少被三個人擁有過。不同的人握刀習慣不同,所以從新定位打孔來裝裱此刀【管理員】江漢閑人馬瑞鈞 李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漢刀和唐刀,其它朝代的刀也可以介紹一下。等秉坤說完您幫著補充一下吧【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好啦!日本武士刀就這些吧咱們下面說下第六單元里關於絲綢之路的線索

元青花! 蒙古在13世紀崛起後,隨著對外擴張征服了西亞,成吉思汗的子孫分別建立了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和蒙元帝國。 絲綢之路在元代來到了它最後的繁榮時期。 在元代隨著制瓷技術的提高,最關鍵就是西亞和中亞都是蒙古人控制,鈷料可以大量廉價進口。一種為了迎合西亞人審美的瓷器出現了。這就是元青花一般元青花尺寸都比較大,有人說這是因為西亞人飲食的關係。一來西亞人喜歡瓷器,二來西亞人喜愛青藍色。所以元代人為了賺外匯,就生產了好多好多元青花。 現在土耳其和伊朗的博物館珍藏了好多好多元青花呢!【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穆斯林的飲食習慣【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大盤手抓肉【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對元青花大家熟悉吧! 大維德基金會收藏,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的「至正十一年」款的元青花象鼻耳對瓶【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在奧斯曼、波斯、敘利亞等國,因為是多人共進一道菜,「國人坐卧無床発」,所以必須用大碗、大盤盛裝食物,並依瓷器大小用當地打造的金屬蓋子蓋著。因此,大容器符合西亞和阿拉伯地區人們「用盤滿盛其飯,潘醉油奶汁,以手撮口中而食」的習俗。他們對器形、尺寸和是否完好無缺的要求更甚於釉色和裝飾。 以上說明文字出自牟曉林《海外需求對明清景德鎮瓷器的影響》第102頁【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美國人波普博士在上世紀60年代通過研究這兩個對瓶,寫了兩篇關於元青花瓷器的論文。正是由於波普博士的努力,世界陶瓷界開啟了對於元青花的關注【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這個元青花大家更熟悉吧! 「鬼谷子下山圖」元青花,現在青花瓷器的世界拍賣記錄保持者。多少錢來著?2個多億吧

這個請教其他老師嘍最後咱們說說伊茲尼克彩瓷吧【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伊茲尼克彩瓷是通過絲綢之路的貿易,受到中國瓷器影響出現的一種嶄新的瓷器。 西亞國家在進口中國瓷器時,也在不斷學習和模仿。阿拉伯地區發展出了自己特有的瓷器,這就是伊茲尼克彩瓷。 伊茲尼克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西南的伊茲尼克城。在15世紀時,這裡主是西亞地區的制瓷中心。 到16世紀伊茲尼克釉陶器進入全盛時期。伊茲尼克彩瓷代表了伊斯蘭瓷器的最高水平。

請注意這三件瓷器的一個共有特點,就是白胎的顏色不是很純。這就是伊茲尼克彩瓷和中國瓷器最大的區別。 因為西亞人沒有掌握使用高嶺土製瓷的技術,所以西亞瓷器白色都是不純的,顯得污嘟嘟的。 好啦!咱們今天就說到這裡!謝謝大家!李老師,您補充下吧我們都等不及您關於刀劍鑄造的介紹啦

【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 還是我們老祖中厲害,就是掌握的如此純熟我有個問題,穆斯林人為什麼喜歡藍色?【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不是穆斯林喜愛青藍色,是西亞人喜愛【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

哦,原來是西亞人 是因為喜歡藍天的顏色?【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因為在伊斯蘭教出現前,西亞人就非常喜愛青藍色。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西亞人喜愛青金石。【貢士】天津博物館王娟

原來如此呀謝謝楊老師【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群里懂瓷器的老師多。今天我斗膽說了些元青花,大家幫助糾正和補充吧

【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我還是補補日本刀一些基本「平安」時代末期之前的刀劍被歸類為「上古刀」,刀形有別於常見的日本刀,或為直刃,或帶雙鋒。「上古刀」極為罕有,是重要的考古材料。年代包括:延曆(Enriyaku)、大同(Daidou)、弘仁(Kounin)、天長(Tenchyu)、承和(Jyuwa)、嘉承(Kashyu)、仁壽(Ninju)、齊衡(Saikou)、天安(Tenan)、貞觀(Jyukan)、元慶(Gangyu)、仁和(Ninna)、寬平(Kanpyu)、昌泰(Shyutai)、延喜(Engi)、延長(Enchyu)、承平(Jyuhei)、天慶(Tengyu)、天曆(Tenriaku)、天德(Tentoku)、應和(Ouwa)、康保(Kouhou)、安和(Anna)、天祿(Tenroku)、天延(Tenen)、貞元(Jyugen)、天元(Tengen)、永觀(Eikan)、寬和(Kanna)

「平安」時代末期之前的刀劍被歸類為「上古刀」,刀形有別於常見的日本刀,或為直刃,或帶雙鋒。「上古刀」極為罕有,是重要的考古材料。年代包括:延曆(Enriyaku)、大同(Daidou)、弘仁(Kounin)、天長(Tenchyu)、承和(Jyuwa)、嘉承(Kashyu)、仁壽(Ninju)、齊衡(Saikou)、天安(Tenan)、貞觀(Jyukan)、元慶(Gangyu)、仁和(Ninna)、寬平(Kanpyu)、昌泰(Shyutai)、延喜(Engi)、延長(Enchyu)、承平(Jyuhei)、天慶(Tengyu)、天曆(Tenriaku)、天德(Tentoku)、應和(Ouwa)、康保(Kouhou)、安和(Anna)、天祿(Tenroku)、天延(Tenen)、貞元(Jyugen)、天元(Tengen)、永觀(Eikan)、寬和(Kanna)【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平安」(Heian)末期--「永延」(Eien)元年(公元987年)到「壽永」(Juei)二年(公元1183年)政治混亂,武士階級爭奪政權的時代。當時戰事以騎兵戰為主,所以,由「上古刀」/「毛拔形太刀」進化而成,比較適合馬上應用的「太刀」,成為了戰場上的主流武器。

這時的「太刀」刃長約75到80cm左右。相對於較後期的刀劍,「中心」部份比較短。「切先」闊度明顯小於刀身,稱為「小切先」(Kokissaki)。刀身在「刃區」附近有極急切的彎度,但刀身本身的彎度卻不大。較流行的「刃文」有「小亂刃」(Komidareba)。除了「小切先」以外,當時亦出現過一種名為「"Kamasu"切先」的狹長刀尖設計。不過由於其「鋩子」不易燒製成形,「"桶"」的加工亦相當困難,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註:"桶"字應該為"木"部加"通"。)自日本的「後三年之役」(1083到1087年)開始,「薙刀」(Naginata)一類的長柄大刀亦出現於戰場,與「太刀」一同作為騎兵戰的主流兵器。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年代包括:永延(Eien)、永祚(Eiso)、正曆(Syuriaku)、長德(Chyutoku)、長保(Chyuhou)、寬弘(Kankou)、長和(Chyuwa)、寬仁(Kanin)、治安(Jian)、萬壽(Manju)、長元(Chyugen)、長曆(Chyuriaku)、長久(Chyukiu)、寬德(Kantoku)、永承(Eishyu)、天喜(Tenki)、康平(Kouhei)、治曆(Jiriaku)、延久(Enkiu)、承保(Jyuhou)、承曆(Jyuriaku)、永保(Eiho)、應德(Outoku)、寬治(Kanji)、嘉保(Kahou)、永長(Eichyu)、承德(Jyutoku)、康和(Kouwa)、長治(Chyuji)、嘉承(Kashyu)、天仁(Tennin)、天永(Tenei)、永久(Eikiu)、元永(Genei)、保安(Houan)、天治(Tenji)、大治(Daiji)、天承(Tenjyu)、長承(Chyujyu)、保延(Houen)、永治(Eiji)、康治(Kouji)、天養(Tenyou)、久安(Kyuan)、仁平(Ninpei)、久壽(Kyujiu)、保元(Hougen)、賓士(Heiji)、永曆(Eiriaku)、應保(Ouho)、長寬(Chyukan)、永萬(Eiman)、仁安(Ninan)、嘉慶(Kaou)、承安(Shyuan)、安元(Angen)、治承(Jishyu)、養和(Youwa)、壽永(Jiuei)【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配合李老師講解,我上一張圖圖裡日本武士刀刀頭處的豎線部位,就是「切先」【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源賴朝」的「鎌倉幕府」與京都公家之間的權力鬥爭頻繁,而幕府本身亦常有內部紛爭,所以全國對武器的需求大大增加。隨著時代的發展,刀劍設計變得更加粗豪。「切先」有續漸被加大的發展傾向。刀身的彎度上移,分佈在刀身本身,這種設計稱為「腰返」(Koshizori)。「刃文」方面,「直刃」、「小亂刃」和「小丁子亂」(Kotyoujimidare)都十分流行,不過有「沸出來」結構的「刃」到這時仍未出現。當時的刀劍刃長多在80cm左右。這段時期生產的刀劍可以被歸類為「古刀」。【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日本的「承久之亂」(1221年)以後,(Houjyou)一族掌握了「鎌倉幕府」的控制權。因為武士專政,所以尚武的風氣十分興旺,令刀劍的需求無形中增加了。應幕府的邀請,「山城國」的「粟田口國綱」、「備前國」的「三郎國宗」和「福岡一文字助真」等刀工都遷移到「鎌倉」去,令「鎌倉」一度成為日本全國刀劍的生產中樞。受到尚武的風氣和武士口味的影響,「太刀」的結構明顯較以往更為穩實和粗豪。刀身較闊,整體的闊度甚為平均。「切先」闊度較大,通常不會比刀身其他部份窄很多,甚至出現了「豬首切先」(Ikubikissaki)一類特別闊厚的「切先」設計。「中心」部份則較以往的刀劍為長。刀身彎度再進一步向上方分佈,為「腰返」設計。刀身厚度亦較高。被譽為最適用於砍劈的「蛤刃」結構(即是凸弧形的刀身結構)在這時出現了。「刃文」設計愈見精美複雜,流行的有「備前國」刀工「福岡一文字」的「大房丁子」(Oobusatyouji)、「重花丁子」(Jiukatyouji)等。「太刀」以外,刀工亦開始生產優質的短刀。刃長約為25cm左右。刀身結構多為平刃(稱為「平造」{Hiradukuri})和凹弧刃(稱為「內反」{Uchizori}或「筍反」{Takenokozori})。「內反」結構其實是由「平造」的刀身向內打磨而成。

【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42019782)2017-6-812:46:00「文永.弘安之役」(1274到1281年),亦即是蒙古人侵襲日本的戰役(簡稱「蒙古襲來」),令日本人意識到傳統的長刀重甲,單打獨鬥的騎兵戰術根本就不是蒙古人高機動騎射集團的對手。為了配合新編成的輕裝甲(低負重)高機動部隊,「太刀」的設計偏向針對輕型裝甲。刀身重量減輕,「蛤刃」的弧度減少(變薄)。「切先」形式方面,當時人們發現損壞了的「豬首切先」不容易修補,修補過後「鋩子」又會失丟,所以當時的「切先」形式改為以「大切先」為主。相對於「豬首切先」,「大切先」比較長,闊度略減,適合砍劈和突刺的用途。刀劍外形頗像「鎌倉」初期的「太刀」,不過「切先」較大,刀身較闊較薄,刀身彎度更進一步向上方分佈。「刃文」設計亦受到戰亂的影響,轉而著重於實用性。「大房丁子」、「重花丁子」等花巧(卻容易受損)的設計漸漸被淘汰。當時刀匠發現「直丁子」(Sugutyouji)、「片落互目」(Kataochigunome)等新式「刃文」,在刀劍砍劈受損時,可以局限邊鋒碎裂的範圍。而且,因為「刃」(硬度高,卻容易碎的鋼料)佔刀身的闊度不多,所以刀身可以保持有足夠的高韌度物料,以支持全刀的抗折斷能力。有別於以往的刀劍,「"桶"」離開「切先」常常預留了一些距離。這個做法容許修補刀劍時,可以將「切先」改低,而不影響「"桶"」的完整性。(註:改低「切先」還是會令刀劍失去「鋩子」。)(註:"桶"字應該為"木"部加"通"。)此外,這時亦出現了一種單斜邊開鋒,較為便於維修的「片切刃造」太刀,形式異常獨特。隨著鍊刀技術的進步,有「沸出來」特徵的刀劍終於出現了。「刃」夾雜了粗細兩種鐵晶體,所以強度能更進一步的提高。「地景」、「金筋」、「稻妻」等表面紋理(「"動"」)亦在這時出現了。(註:"動"字應加上"人"部。)人們對短刀的需求亦有所增加,尤其是為配合甲冑,佩帶於右腰的「馬手指」(Metezashi,又稱「右手指」)短刀。「馬手指」的「中心」略帶彎度。由於有穿刺敵人甲冑空隙的用途,所以刀身比較狹窄。1333年「鎌倉幕府」滅亡,公家政權重返,史稱「建武中興」。不過兩年之後政權又再一分為二,成為南北兩朝,戰禍亦從此綿延不絕。戰爭模式以集團式的戰鬥為主,亦有以大批步兵圍攻騎士的陣法。為了應付步兵的圍攻,當時就出現了騎兵專用的特長柄「大太刀」。「大太刀」刃長85cm到1m不等。以闊身薄刃為主要特徵,而闊薄的平刃則稱為「大段平」(Oodanbira)。「切先」部份亦較以往的刀劍更闊大。由於刀身奇大,攜帶不甚方便,往往要靠侍從將刀"搬運"到前線。到臨陣之際,侍從手持刀鞘,武士提柄拔刀,方能將過長的「大太刀」拔出鞘來。戰鬥的時候,侍從還要帶著刀鞘,走入陣中,一直追隨正在揮刀的武士!用來對付「大太刀」的特製長槍/薙刀在這時出現了,令騎兵戰術續漸式微,這種限制多多的「大太刀」亦很快被淘汰出戰場。這段期間,日本的刀工都受到「相州」的製刀風格影響,例如在「備前國」就生產了不少所謂「相傳備前」風格的刀劍。「大太刀」流行期間,同時出現了刃長約70cm左右,新品種的「打刀」(Uchigatana),用以配合「大太刀」的應用(類似較後期「刀」與「差」的配對)。此外,刃長約35cm,闊身平刃(平造),刀身微彎的小型「差」亦流行起來。這種「差」稱為「延文.貞治形」(Enbun.Jyujigata)。(註:「南北朝」尚未建立「差」與「短刀」的長度訂制,所以當時兩種稱呼都是相通的。事實上「延文.貞治形」常被視為有「差」長度的「短刀」)。刀劍經過長年的損耗,加上後來的「德川幕府」對刀劍長度製訂了嚴格的限制,歷代收藏家/武士都會選擇一些優良的刀劍,改短之後再好好保存。因為「南北朝」的刀劍被視為歷代刀劍中最鋒利者,所以亦是最熱門的"改短刀"之一。

自「室町時代」開始,「太刀」續漸被較為便利的「打刀」(亦即是「刀」,Katana)所取代。當時更有刀劍的設計介乎於「太刀」與「刀」之間,甚至有的在「中心」的底面兩邊都刻上「銘」,容許用者自行選擇用途。以"正常"的「太刀」而言,設計頗為接近「鎌倉」初期的刀劍,即是刀身較窄,「切先」較細的式樣。不過,「鎌倉」初期「太刀」的彎度比較靠近「中心」,而「室町」時代「太刀」的彎度則向上分佈。「室町」時代的刀劍以「備前國」和「美濃國」的產品為最佳。

【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日本的「戰國時代」,人們都需要實用性高的兵器。合用於單手砍殺,刃長約為65cm左右的「片手打」(Katateuchi)(「刀」的一種)出現了。因為是單手使用的刀劍,刀柄不需要太長,「中心」部份亦都較短。為保証刀身整體的強度,刀身闊度造得頗為均一,「切先」的闊度不會比其他部份少很多。這時,刀刃短於60cm的刀劍都被製訂為「差」,不過,實際的用途可能與「刀」無異。因為對兵器的急切需求,這時出現了大量粗製濫造的刀劍,有所謂「數打物」(Kazuuchimono)(數支刀劍一次過製成)和「束刀」(Tabagatana)(多支刀劍綑束成一紮作一次過的售賣)等低劣品。採用粗劣的鋼材,或無「銘」,或隨意刻上買家的名字,或抄襲名匠的銘文,有的連「造邊」工序(即焊合幾種不同硬度的鋼料以製成刀身)都省略了,根本就稱不上是真正的「日本刀」。這時流行的「延文.貞治形」差,刃長約為40cm左右,多作「平造」設計,刀身無彎度。

「差」雕刻在這時開始流行起來,題材以神佛為主,例如「尊像」、「稱號」、「劍龍卷」、「獨鈷突劍」、「梵字」等式樣。一種名為「鎧通」(Yoroidoushi)的「短刀」出現了,設計針對甲冑,有巧細的刀尖,寬闊的刀身,橫切面呈三角形。此外,「寸詰」(短小)、「諸刃」(雙刃)等形式的短刀亦相當流行。

大概這般【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日本刀為何是彎的?您知道么既然是和咱們學的技術。咱們的唐刀是直的,怎麼到了小日本那裡就是彎的啦?【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我找個相對確切點的說法,稍等【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應該是正如你之前提及到的冶煉鍛制方法的不同,複合材質及淬火方式所致。之前有種說法是他們技術不夠所以導致彎刃,但其實對比國內刀具發展,彎刀是發展趨勢,更有利砍劈。【管理員】國博楊秉坤日本武士刀又分為「太刀」和「打刀」。國博大英展中方策展人專門寫了篇日本武士刀的文章。大家配合今天介紹一起來看吧http://mp.weixin.qq.com/s/TJdut9bbOv-fJfuENdwphQ【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夾鋼法使用應該是彎刃出現的另一主要原因了【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這篇當時看過,觀眾所指的問題也未必確切,我找了一些圖片,可看到即使裝具了刀,擺放也多數刃朝上。【管理員】國博楊秉坤日本武士刀包鋼層數比唐刀多,最多的好像有近千層。真的可能就是因為夾鋼的原因【管理員】國博楊秉坤

不知是不是包夾層數太多了,不好控制鍛打所致。【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他們的作戰方式及戰場環境,令他們可以在刀具冶煉上繼續使用較為複雜的工藝。中國這邊的不行了,除了上層使用的會考究點,一般用於戰爭的刀具都得適應大規模列裝及耗損。沒成本這麼考究了。

【貢士】廣東省博~李春明

一樣刃朝上擺放嘛

書上拍的不如截圖清晰。

下一次講第七單元邂逅與連接,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