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曾问我,如何学习做各类赚钱的项目?

其实,实践是学习做项目最好的方法,市场就是最好的学校。

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那可能永远都是理论。

只有在市场中学习,才会迅速成长。

或许,在市场中,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只要你在遇到问题时全力以赴,那么当这个问题被你解决的时候,你就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经验。

下面看看这则小故事

「兔老大」的跑山兔

有一位叫罗军印的普通农民,想要通过养殖兔子来致富。

于是,2002年初,借了10万元钱建起兔舍,买进100只兔。

当年11月,罗军印把商品兔全都拉到了贵阳市大营坡畜禽批发市场,可是,他的兔子并不受欢迎。

一连几天,罗军印仔细观察来买兔的人,终于发现了其中的蹊跷。

原来,兔子的用途不同,需要的兔子大小也不同。

烧烤要用小个的兔子,饭馆要用大个的肉兔,而做酒席要用中等大小的兔子。

罗军印说:「以前卖兔是囫囵吞枣,大大小小在一块儿卖。

后来就分细了,根据客户的要求分开供应。

把兔子按大小分类,客户不用费力挑选,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麻烦。

许多肉兔经销商主动找到罗军印,要他送货。

后来,养兔的人越来越多,仅在贵阳市就出现了8家肉兔养殖场。

肉兔的价格从20元一公斤跌到了10元一公斤。

为了避免打价格战,罗军印决定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兔子,他要放养肉兔。

罗军印说:「跑山兔的利润是笼养兔的2倍到8倍。」

罗军印选择了修文县一个占地500亩的果园,这是他早就看好的一块放养兔子的宝地。

2005年下半年,他来到果园,提出要租用果树下的空地,种草养兔。

却不曾想,果园承包人担心兔子啃树,怕兔子带来麻烦,当场就遭到了拒绝。

罗军印便提出以半年时间为期限,先放养500只兔子,并付两万元租金。

没想到,仅过了约定时间的一半,果园承包人就主动找上门来,说:果树长得非常好,兔子把草吃了,也没有虫子,树也不用打农药了。

要放多少你兔子随便放吧。

罗军印便在果园里种了三种不同的牧草,放养了一万只商品兔。

2006年春季,牧场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情。

罗军印发现,每次统计的时候,兔子数量都会减少,踪迹全无。

原来,他发现有一种叫隼的动物会来抓小兔。于是他增加工人看守兔场,把隼吓走。

后来,没有了隼的侵袭,但兔子仍然时有丢失。

这一天,罗军印发现几只兔子跑著跑著,突然就没了踪影。

他追过去一看,原来兔子是打洞逃跑了。兔子失踪之迷终于真相大白。

但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兔子在自然界里打洞,自己生产,产仔率是很高,但成活率很低,一般每胎产10只,只有两三只能成活。

它们生活在洞里,很容易染上疾病,比如说球虫病,这种病是它们的克星。

罗军印发现,兔子爱躲在废弃的瓦片和灌木丛里。于是,他找人做了一些瓦罐,四处摆放。

养兔场的员工说:「给它放个瓦罐,相当于一个家一样,避免兔子到处打洞。」

此举解决了兔子打洞的问题,损失率大大降低了,跑山兔的长势也越来越好。l

罗军印说:「在野外运动,增加了肌肉的运动,这样养出来的兔子,其肉味大大优于笼养兔。

罗军印养出第一批跑山兔,这在当地的肉兔养殖户中还是头一家。

不少肉兔经销商听说后,都主动上门购买。

肉兔经销商说:「很多山庄、酒店等都要这种野兔。它的味道比较鲜,价钱是贵一点,但很多人还是想吃野生的。」

就这样,罗军印靠养兔子发家致富。

他开了贵州省大规模养殖肉兔的先例,当地人称他为「兔老大」。

整整五年,他一边养兔一边总结经验,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的养兔之路。

这个故事印证了「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个道理。

罗军印在养兔子之前,关于如何养兔子的理论知识学习得非常少,他直接参与实践,然后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并不断地累积经验,最终成就了他「兔老大」的美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