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各類疾病都得到有效救治,治癒率都在不斷提升,但是慢阻肺的死亡率近年來卻不降反升,預計在2020年,慢阻肺將成為全人類第三大死亡原因。

記得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辰曾說過:「這在其他疾病中是罕見的,因為經過有效預防,不少疾病的死亡率和病死率都在下降。」

是否患了慢阻肺就被判了死刑?其實,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就設立了慢阻肺日。就是致力於向慢阻肺患者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息,有效的治療可以讓慢阻肺患者感覺更好,生活質量更高。慢阻肺其實是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疾病。並有科學數據證明,每天保持15小時以上的長期氧療的患者能顯著提高存活率。

目前在中國慢阻肺有著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為患者對於疾病認識程度不夠,覺得自己隨著年齡增長出現咳嗽、咳痰很正常,未能及時就醫,錯過早期最佳治療時間,往往到疾病發展到中晚期才開始重視。最常見的可以總結為以下四個誤區。

誤區一:慢阻肺早期危害不大,不用吸氧

很多人認為,慢阻肺的早期無非是「咳嗽」,對身體沒有什麼大影響,因此根本不用管。等到真正嚴重時,再用藥、再吸氧也不遲。慢阻肺屬於慢性疾病,早期癥狀的確不太明顯,很多患者咳嗽、咳痰多年,我們看上去對生活和工作的確影響不大。

但是,慢阻肺導致的肺功能減退是不可逆的。所以,早期藥物治療的同時,堅持長期家庭氧療的話,不僅能阻止病情進展,而且效果好。

誤區二:發病時需要吸氧,沒發病時不需要吸氧

有很多慢阻肺患者對長期家庭氧療不瞭解,平時出現氣喘後才吸氧,稍有好轉就不吸了。這種吸氧方式會導致慢阻肺經常急性發作,最終只能選擇入院治療。而慢阻肺每急性發作一次就會使肺功能減退一點,肺功能的的減退又是不可逆的,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使疾病不斷加重。

實際上,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發病時固然要吸氧,但是沒發病時同樣需要吸氧。慢阻肺患者需要每天堅持吸氧至少15小時以上。

誤區三:長期吸氧會上癮

我們在對未能堅持氧療的慢阻肺人羣進行採訪時,發現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認為長期吸氧會上癮,會產生依賴。所以,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發生,就自行減少了吸氧時間、吸氧次數。

其實,氧氣是人每時每刻所必需的,吸氧只是增加機體不斷攝入的氧氣,提高血氧濃度,根本沒有任何藥物進入人體內,只是補充身體缺少的氧氣,改善組織供氧狀況。所以,吸氧不會產生依賴性,也不會上癮。

誤區四:吸氧多了會氧中毒

氧中毒也是慢阻肺患者擔心的問題之一。但是慢阻肺患者在家長期家庭氧療會出現氧中毒的情況嗎?

達到氧氣中毒的狀態,是因為使用密閉式呼吸面罩吸氧,直接將高濃度氧導入到肺部,使人體肺內的有效氧氣濃度達到70%以上,而且超過一定時間以後,或在高壓下吸氧超過一定時間,才會引起氧中毒。

而慢阻肺患者長期家庭氧療,都是採用鼻氧管吸氧,機器製造的高濃度氧氣只會有部分會進入肺部,肺部能夠達到的有效濃度遠遠達不到中毒界限。

我們來進行一個測算,一般製氧機製氧的氧流量為2~3升/分鐘,則當患者每分鐘吸3升氧氣時,我們假設機器製造的氧氣為純氧,那麼,肺內的有效氧濃度為21%+4%×3=33%,這離我們所說的氧中毒的濃度70%還差很多。

所以,通過製氧機採用鼻氧管進行長期氧療,根本不會發生氧中毒的情況。

民間有句俗語「久病成醫」,像慢阻肺這樣的慢性疾病,很多患者的病齡已有幾年甚至十幾年,對於疾病的治療也都瞭如指掌,在治療過程中盡量避免以上四大誤區,建立良好的依從性,可以幫助您感覺更好,生活質量更高。

可關注「英維康康復器械」知乎號,我們將長期發布關於慢阻肺患者(COPD)疾病知識,以及製氧機、輪椅等康復用具的選擇和使用注意事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