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仔」改变营运模式应对~

资料图片

虚拟银行最快年底营运,大型银行最近取消户口最低结余收费迎战,财务公司于个人及中小企的借贷业务同受冲击,正苦恼于如何应对竞争。有中小企坦言,近一两年银行及财务公司的推销电话愈见频繁,有公司日均接到几个邀请借贷的来电。业界预计,虚拟银行推出初期,会以简单及标准化的贷款产品为主,财务公司有意增加贷款灵活性,并以度身订造的还款计划,挽留现有客户。亦有业界积极考虑改变营运模式,与基金合作,从而减低集资成本,寻求喘息空间。

金管局今年初先后批出八个虚拟银行牌照,首批最快会在今年第四季正式营运,外界普遍认为虚银的出现,势将影响传统银行利润。传统银行最近亦准备迎战,上月中汇丰银行率先公布,取消户口最低结余收费后,多家香港大型银行相继跟随,成为银行业界反击的头炮。

虚银在存款服务以外,还有借贷服务,在这一面,多家国际评级机构显然更担心中小型银行及财务公司的前景。评级机构穆迪认为,虚银主要针对个人贷款生意,科技应用将带来新的审核模式,成为财务公司的竞争对手。加上持牌放债人数字激增,截至去年底逾二千一百家,比一四年约一千三百家,急增近六成半,竞争激烈。

为了保住生意,业界空群而出。香港中小企业协会会长佘继泉不讳言,近一两年惯用银行的客户服务愈趋进取,一改昔日只靠客户找上门的习惯,「我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收到银行来电,问公司是否需要借贷、灵活定存或其他服务。」香港红酒协会会长兼电脑商会创会会长张耀成更指,其公司日均接到几个来自银行或财务公司的来电,相信跟银行业存款及借贷竞争激烈,以及虚拟银行出炉在即有关。

21财务董事莫耀强指出,虚银在金管局监管下,难以沾手物业加按市场,但个人贷款业务将首当其冲。业界初步评估,虚银年底推出的贷款计划,将以简单及标准化为主,集中一百万元以下的贷款。业界于是有意增加贷款的灵活性,并度身订造更有吸引力的还款方式,务求尽量留住现有客户,「我们可以视乎客人要求,缩短还利息不还本金的时间,甚至是增加借贷额。」但他认同,虚银一旦站稳阵脚,在金融科技的协助下,有能力设计更多更复杂的贷款计划,届时财务公司随时只能挨打。

资料图片

美国克林信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财务公司近年积极开拓资金周转业务,供年轻一族重组信用卡贷款等短期使费,然而,这项业务未来将会与虚银重叠,直接影响财务公司生意,「虚银抢到几多生意,就视乎资金审批所需时间,如果时间愈短,转过去虚银的生意就会更加多。」

他分析,近年财务公司增长迅速,部分具有银行或大企业背景,资金雄厚,惟没有「后台」的财务公司将遇上筹集资金成本高的问题,有机会成为首批被淘汰的业界。因此,他知悉有业界正考虑更改营运模式,「可能通过基金筹集资金,减少集资成本,否则难以跟虚银竞争。」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不讳言,财务公司要不走薄利多销的方向,否则将转投风险更高的借贷业务,保住生存空间。

中小型银行的业务受到冲击,曾任职中小行的资深银行家梁健文认为,其因可归咎于传统银行的弊病,既因合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成本「降无可降」,而且银行不论大或小,为监管而设立的各类委员会多达十几个,业务流程必有重复,消耗内部人手,不似虚拟银行由零开始建立业务,初期服务架构较为「轻省」,「委员会可能只得四五个,暂时不用设立新产品委员会,风险相关的委员会可能也较少,减省了经常开支。」

佘继泉直指,中小企会否使用虚拟银行服务,将视乎利率优惠及手续费而决定,惟现时中小企已有两三间惯用银行,未必有意转用新服务,「顶多只是再加一间虚拟银行,毕竟转银行牵涉手续费,若有使用物业按揭服务又要上律师楼办手续,有一定麻烦。」虚拟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有待验证,但他估计,中小企的货车、铲车、雪柜、焗炉等「生财工具」,一向是借「财仔」,而非向银行借钱,若虚拟银行愿承办有关按揭,业界有机会转新服务。

不过,亦有业界认为有危自有机。中原财务董事总经理梁理中预期,虚银今年底将会发动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有助「搞旺个市」,但他认为,现阶段金管局对虚银监管甚紧,「与传统银行几乎无分别」。他估计将有一群客户,原以为自己可经虚银借贷,经了解后才发现此路不通,只有向财务公司借钱一途,「业界亦会同时增加宣传,将这批失望的客人吸引过来。」温天纳亦指出,内地P2P贷款平台去年出现爆煲潮,前车可鉴,他相信金管局倾向从严规管虚银,令银行及财务公司业界,都有喘息空间。

有银行家认为,传统中小型银行以高年利率抢客可谓「做一个蚀一个」,须靠其他业务作补贴,惟虚拟银行服务种类有限,难以跟随同一模式营运,可料价格战不会长久。

外界预料,虚拟银行将会以高于传统银行的利率吸纳存户,资深银行家梁健文指,目前本港已有中小行以高于大行的利率「抢客」,此举虽成功吸引数千客户,惟「做一个蚀一个」,须靠其他能够赚钱的业务补贴,本身经营已不容易,同样模式套用到虚拟银行只会更加困难,「虚拟银行服务种类有限,可赚钱的更少,大家都想针对中小企客户,但实际不易。」

梁健文续说,现存传统银行已积极「瘦身」减分行,并增设遥距开户等网上服务,中小企常用服务,如物流链融资、贸易融资,亦已于线上进行,加上传统银行的牌照,容许他们营办虚拟银行提供服务,令后者的优势减少。他认为,虚拟银行只可服务香港永久居民及本地注册公司,以高息抢走首批客户后,无能力持续以此策略站稳脚步,价格战并不会长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