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仔」改變營運模式應對~

資料圖片

虛擬銀行最快年底營運,大型銀行最近取消戶口最低結餘收費迎戰,財務公司於個人及中小企的借貸業務同受衝擊,正苦惱於如何應對競爭。有中小企坦言,近一兩年銀行及財務公司的推銷電話愈見頻繁,有公司日均接到幾個邀請借貸的來電。業界預計,虛擬銀行推出初期,會以簡單及標準化的貸款產品為主,財務公司有意增加貸款靈活性,並以度身訂造的還款計畫,挽留現有客戶。亦有業界積極考慮改變營運模式,與基金合作,從而減低集資成本,尋求喘息空間。

金管局今年初先後批出八個虛擬銀行牌照,首批最快會在今年第四季正式營運,外界普遍認為虛銀的出現,勢將影響傳統銀行利潤。傳統銀行最近亦準備迎戰,上月中滙豐銀行率先公佈,取消戶口最低結餘收費後,多家香港大型銀行相繼跟隨,成為銀行業界反擊的頭炮。

虛銀在存款服務以外,還有借貸服務,在這一面,多家國際評級機構顯然更擔心中小型銀行及財務公司的前景。評級機構穆迪認為,虛銀主要針對個人貸款生意,科技應用將帶來新的審核模式,成為財務公司的競爭對手。加上持牌放債人數字激增,截至去年底逾二千一百家,比一四年約一千三百家,急增近六成半,競爭激烈。

為了保住生意,業界空羣而出。香港中小企業協會會長佘繼泉不諱言,近一兩年慣用銀行的客戶服務愈趨進取,一改昔日只靠客戶找上門的習慣,「我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收到銀行來電,問公司是否需要借貸、靈活定存或其他服務。」香港紅酒協會會長兼電腦商會創會會長張耀成更指,其公司日均接到幾個來自銀行或財務公司的來電,相信跟銀行業存款及借貸競爭激烈,以及虛擬銀行出爐在即有關。

21財務董事莫耀強指出,虛銀在金管局監管下,難以沾手物業加按市場,但個人貸款業務將首當其衝。業界初步評估,虛銀年底推出的貸款計畫,將以簡單及標準化為主,集中一百萬元以下的貸款。業界於是有意增加貸款的靈活性,並度身訂造更有吸引力的還款方式,務求盡量留住現有客戶,「我們可以視乎客人要求,縮短還利息不還本金的時間,甚至是增加借貸額。」但他認同,虛銀一旦站穩陣腳,在金融科技的協助下,有能力設計更多更複雜的貸款計畫,屆時財務公司隨時只能捱打。

資料圖片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表示,財務公司近年積極開拓資金周轉業務,供年輕一族重組信用卡貸款等短期使費,然而,這項業務未來將會與虛銀重疊,直接影響財務公司生意,「虛銀搶到幾多生意,就視乎資金審批所需時間,如果時間愈短,轉過去虛銀的生意就會更加多。」

他分析,近年財務公司增長迅速,部分具有銀行或大企業背景,資金雄厚,惟沒有「後臺」的財務公司將遇上籌集資金成本高的問題,有機會成為首批被淘汰的業界。因此,他知悉有業界正考慮更改營運模式,「可能通過基金籌集資金,減少集資成本,否則難以跟虛銀競爭。」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不諱言,財務公司要不走薄利多銷的方向,否則將轉投風險更高的借貸業務,保住生存空間。

中小型銀行的業務受到衝擊,曾任職中小行的資深銀行家梁健文認為,其因可歸咎於傳統銀行的弊病,既因合規、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成本「降無可降」,而且銀行不論大或小,為監管而設立的各類委員會多達十幾個,業務流程必有重複,消耗內部人手,不似虛擬銀行由零開始建立業務,初期服務架構較為「輕省」,「委員會可能只得四五個,暫時不用設立新產品委員會,風險相關的委員會可能也較少,減省了經常開支。」

佘繼泉直指,中小企會否使用虛擬銀行服務,將視乎利率優惠及手續費而決定,惟現時中小企已有兩三間慣用銀行,未必有意轉用新服務,「頂多隻是再加一間虛擬銀行,畢竟轉銀行牽涉手續費,若有使用物業按揭服務又要上律師樓辦手續,有一定麻煩。」虛擬銀行對傳統銀行的影響有待驗證,但他估計,中小企的貨車、鏟車、雪櫃、焗爐等「生財工具」,一向是借「財仔」,而非向銀行借錢,若虛擬銀行願承辦有關按揭,業界有機會轉新服務。

不過,亦有業界認為有危自有機。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梁理中預期,虛銀今年底將會發動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有助「搞旺個市」,但他認為,現階段金管局對虛銀監管甚緊,「與傳統銀行幾乎無分別」。他估計將有一羣客戶,原以為自己可經虛銀借貸,經瞭解後才發現此路不通,只有向財務公司借錢一途,「業界亦會同時增加宣傳,將這批失望的客人吸引過來。」溫天納亦指出,內地P2P貸款平臺去年出現爆煲潮,前車可鑑,他相信金管局傾向從嚴規管虛銀,令銀行及財務公司業界,都有喘息空間。

有銀行家認為,傳統中小型銀行以高年利率搶客可謂「做一個蝕一個」,須靠其他業務作補貼,惟虛擬銀行服務種類有限,難以跟隨同一模式營運,可料價格戰不會長久。

外界預料,虛擬銀行將會以高於傳統銀行的利率吸納存戶,資深銀行家梁健文指,目前本港已有中小行以高於大行的利率「搶客」,此舉雖成功吸引數千客戶,惟「做一個蝕一個」,須靠其他能夠賺錢的業務補貼,本身經營已不容易,同樣模式套用到虛擬銀行只會更加困難,「虛擬銀行服務種類有限,可賺錢的更少,大家都想針對中小企客戶,但實際不易。」

梁健文續說,現存傳統銀行已積極「瘦身」減分行,並增設遙距開戶等網上服務,中小企常用服務,如物流鏈融資、貿易融資,亦已於綫上進行,加上傳統銀行的牌照,容許他們營辦虛擬銀行提供服務,令後者的優勢減少。他認為,虛擬銀行只可服務香港永久居民及本地註冊公司,以高息搶走首批客戶後,無能力持續以此策略站穩腳步,價格戰並不會長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