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做为中国古代道教的哲学观,

被赋予了众多神秘色彩,

能把世间万物都划分开来,

简单来说,五行指

宇宙万物五种性质的事物,

即木、火、土、金、水五大类,

它并非特定的五种具体事物,而是:

金,代表坚固、凝固,≠黄金;

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木头;

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味;

火,代表热能、升腾、明亮;

土,代表地球本身,承载、受纳。

这五种性质的事物相互影响和变化,即:

看似相克,实则相生,

简单的五个字代表了中国人的古老智慧,

象征了朴素而宏大的宇宙观。

它广泛影响到中国古代的

建筑学、气象学、化学、和医学等领域。

例如:

图为紫禁城太和殿

紫禁城运用的色彩和布局,

则是五行说在建筑中的鲜明体现。

东方属木,为青色,主生长,

故清代皇子居住的宫殿屋面用绿色琉璃瓦;

南方属火,为赤色,

所以午门采用独特的红色彩绘;

西方属金,生化过程为“收”,

太后居住的宫室因此安排在内廷西侧;

北方属土,为黄色,大面积使用黄琉璃瓦,

以此象征王者居中统摄天下。

图为紫禁城文华殿

五行学说中有“相生相克”的说法,

因此三大殿多用

红色墙壁和油饰体现“火生土”的规律,

尽量少用绿色,也不种植树木,

就是为了防止“木克土”。

五行学说甚至广泛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

至今都长盛不衰。

在我国的书法艺术,

用来书写的工具——文房四宝中,

也能找到古人所隐藏的五行之道。

难道这是真的吗?

笔为木

笔管的材质多为木制,

尽管后人改用金属和玉等制作,

但仍旧不改木制笔杆的属性。

其中“宣笔”成为中国三大名笔之一,

已经被授予“国之宝”的荣誉称号,

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笔产于安徽泾县,其制作工艺

距今已经有两年前多的历史,

经古法宣笔108道工序精制而成,

其中所使用的焊接法拖胶技术,

彻底解决了宣笔制作中因防水功能而

掉头、掉毛的技术难题。

翠竹做管,狼毫为端

静似白羽,动时色醼

形如春笋,状如幽兰

墨为火

墨是松烟经火燃烧后的升华和凝聚,

颇有凤凰涅槃的美感,

徽州徽墨起始于北宋宣和年间,

甚至一度出现

“黄金易得,一墨难求”的局面。

古法松烟制墨需要人工点烟,

匠人会受到手烟和灰的侵袭,

之后还要经过制胶、和料、压模、晾干

等百道工序手工制作,工艺复杂,

耗时八个月之久

和机器制墨相比,

更多了匠心的制作都和岁月的封存。

纸为土

纸虽由木制成,

但是木却以土的功能和方式而存在。

元书纸被誉为纸中君子,

北宋真宗时期已被选作“御用文书纸”,

诗句“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

就是对元书纸的称赞

明代或以前 竹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九十九卷

手工元书纸含碳酸钙,

表面形成结晶体呈现光亮色泽,

即使经过若干年氧化

也摩擦不破,百折无痕,

可谓是薄如蝉翼,柔韧如纺绸。

砚为水

砚台的使用离不开水的浸入,

最具代表性的砚形当属宋代抄手砚了,

它从唐代的箕形砚演变而来,

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

品质上乘的砚台中,

会出现稀有的天然纹理,

形似人的眉毛,触摸十分光滑。

婺源歙砚的制砚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中叶,

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之冠”,

喻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有“南唐一宝”的美誉,

长久以来被奉为“皇家贡品”。

涩不留笔、滑不拒墨

五行中的书写智慧

文房四宝为华夏独有,

负载千年东方文化的传承,

如今中国人的书写文化

不再仅仅是留存在博物馆,

而是融入在每个国人的血液当中。

从毛笔、钢笔再到电脑打字,

无论书写工具如何更替,

无论时代的潮流如何变迁,

都抵不过中国人对书法绘画艺术的热爱与执念。

五行之术在文房器具中的应用,

不过是古人伟大智慧的冰山一角,

收藏一套可以传家的文房器具,

用炎黄子孙独有的挑剔和讲究,

感念先人不忘本的传承,

诠释出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笔墨随心·传家文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