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拉特和喀爾喀蒙古在16、17世紀的戰爭分為兩部分,分別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是衛拉特脫離喀爾喀蒙古的獨立之戰,17世紀以後是準噶爾為首的衛拉特吞併喀爾喀蒙古的戰爭。

在滿都海和達延汗擊敗吞併衛拉特之後,衛拉特各部被喀爾喀蒙古管轄。達延汗幼子格埒森扎的封地是在今天外蒙古一帶,格埒森扎的七個兒子在他死後繼承了他的屬民,第三個兒子諾諾和之子阿巴岱勇武絕倫,從十四歲起便頻頻率兵攻打衛拉特,到27歲時終於粉碎了衛拉特人的反抗,將他們納入自己統治之下,派自己的兒子錫部古泰作為衛拉特人的監製官,以「琿臺吉」作為稱號。1588年,阿巴岱汗去世,衛拉特人羣起反叛,抓住了統治他們的「琿臺吉」錫部古泰,恢復了獨立。左翼土謝圖汗部沒有強人可以鎮壓,他們的長兄部落,格埒森扎的長子阿什海之孫賚瑚爾出兵進攻衛拉特,大獲全勝後再次征服了衛拉特人。直到1623年四部衛拉特才擊敗「阿拉坦汗一世」,衛拉特勇士賽因色爾滕吉在單挑中殺死了「阿拉坦汗一世」。

到葛爾丹時代,衛拉特人中強大的準噶爾部,在新疆中亞建立了自己的霸權,吸收了周邊的人力物力和技術,在武器裝備上超過了喀爾喀蒙古。準噶爾戰士普遍穿戴鎖子甲,有從沙俄進口和自己仿製的火繩槍,還有少量大炮。葛爾丹本人也自己是溫薩活佛的轉世,而上一任溫薩活佛也正好是現任哲布尊丹巴活佛的老師,那麼作為溫薩活佛的轉世,哲布尊丹巴活佛也應該納頭便拜。和葛爾丹家族一樣,這一世的哲布尊丹巴也是蒙古貴族出身,是土謝圖汗的親弟弟。葛爾丹因此認為自己能贏得喀爾喀蒙古的效忠,而哲布尊丹巴活佛兄弟二人根本就不認賬。雙方爆發了多次戰鬥,結果是裝備佔優的準噶爾人多次獲勝,幾乎要吞下了喀爾喀蒙古時,遇到了康熙的大軍。


1636年,喀爾喀俄木布額爾德尼對衛拉特所施加的戰爭壓力,不久以和平告終。俄木布額爾德尼之所以接受和平,表示不再進犯衛拉特,並不是偶然的。當時,以甜薩克圖汗為首的喀爾喀有見識的汗、臺吉和黃教活動家們,早己注意到漠南蒙古地區所發生的巨大變代。於是,全力調解衛拉特和俄木布額爾德之間所發生的爭端,使喀爾喀衛拉特和平相處,乃至尋求喀爾喀衛拉特攜手合作結成聯蒙的途徑。


李——雲——龍

3天前 · 軍事領域創作者

喀爾喀和衛拉特是蒙古共同體的兩大部族,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衛拉特是蒙元帝國時期以來活躍在蒙古歷史舞臺上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部落。它們在成吉思汗統一戰爭中屢立殊功,並與蒙古皇室建立了世婚關係。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汗位之爭中,衛拉特人站在了阿里不哥一邊。在阿里不哥失利後,繼而支持稱雄中亞的窩闊臺後裔海都,一直與元朝對抗。北元時期,衛拉特人逐漸強盛。它們輔佐阿里不哥後裔,和忽必烈後裔大汗作對,與東蒙古爭奪蒙古高原的控制權。託歡、也先父子時期衛拉特人曾一度統治過全體蒙古。此後,衛拉特人漸漸衰落,屢遭東蒙古徵討,遠避西域,淡出了蒙古高原歷史舞臺。喀爾喀則是北元時期蒙古中央六萬戶之一,由達延汗兩個兒子統治下的十二鄂托克組成。兀梁哈萬戶被瓜分後,其中七鄂托克喀爾喀人得到充足的發展空間,逐漸向西發展,始與遠避西域的衛拉特毗鄰。自16世紀起七鄂托克喀爾喀諸汗與衛拉特逐步延續了近一個多世紀的徵戰和討伐。1636年漠南蒙古歸附清朝後,面臨脣亡齒寒的嚴峻局面的喀爾喀、衛拉特二部在格魯派影響下摒棄宿怨,於1640年舉行盛大會盟,走向聯合抗清的道路。1688年準噶爾汗噶爾丹東侵喀爾喀,潰敗的喀爾喀部投降了清朝的懷抱。喀爾喀、衛拉特關係至此結束。喀爾喀與衛拉特關係研究在明清史和蒙古史研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搜索

蒙古搶奪歐洲女人

忽必烈晚年結局

瓦剌國現在哪個省

達延汗最愛的女人

達延汗與滿都海的愛情

成吉思汗是哪國人


拉特是蒙元帝國時期以來活躍在蒙古歷史舞臺上的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部

落。它們在成吉思汗統一戰爭中屢立殊功,並與蒙古皇室建立了世婚關係。

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汗位之爭中,衛拉特人站在了阿里不哥一邊。

在阿里不哥失利後,繼而支持稱雄中亞的窩闊臺後裔海都,一直與元朝對

抗。北元時期,衛拉特人逐漸強盛。它們輔佐阿里不哥後裔,和忽必烈後

裔大汗作對,與東蒙古爭奪蒙古高原的控制權。託歡、也先父子時期衛拉

特人曾一度統治過全體蒙古。此後,衛拉特人漸漸衰落,屢遭東蒙古徵討,

遠避西域,淡出了蒙古高原歷史舞臺。喀爾喀則是北元時期蒙古中央六萬

戶之一,由達延汗兩個兒子統治下的十二鄂托克組成。兀梁哈萬戶被瓜分

後,其中七鄂托克喀爾喀人得到充足的發展空間,逐漸向西發展,始與遠

避西域的衛拉特毗鄰。自16世紀起七鄂托克喀爾喀諸汗與衛拉特逐步延續 了近一個多世紀的徵戰和討伐。1636年漠南蒙古歸附清朝後,面臨脣亡齒

寒的嚴峻局面的喀爾喀、衛拉特二部在格魯派影響下摒棄宿怨,於1640年

舉行盛大會盟,走向聯合抗清的道路。1688年準噶爾汗噶爾丹東侵喀爾喀,

潰敗的喀爾喀部投降了清朝的懷抱。喀爾喀、衛拉特關係至此結束。喀爾

喀與衛拉特關係研究在明清史和蒙古史研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治民族

史者往往重視國內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忽視對一個民族內部不同

部族或勢力之間的關係研究。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深入挖

掘和利用清內祕書院檔、內閣蒙古堂檔等滿蒙文檔案,對喀爾喀與衛拉特

各時期關係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 全文由六部分組成。「導論"交代選題意義、前人研究、論文新意和研

究方法等。「13—16世紀的蒙古與衛拉特關係」,為了說明衛拉特與

蒙古關係的歷史由來,闡述了蒙元時期蒙古和衛拉特的關係。認為忽必烈

和阿里不哥之爭是蒙古分裂為東西兩大陣營的開端,而東蒙古和衛拉特的

對立關係的源頭,也正在於此。第二章「漠北喀爾喀與衛拉特對立局面的

形成與發展」,詳細討論了喀爾喀萬戶的右翼逐漸佔據兀良哈萬戶故地,逐

漸發展成為獨立的北喀爾喀萬戶。其後,蒙古右翼萬戶在俺答汗的統領下

幾次遠徵衛拉特,把它們趕出坤奎、扎布汗河流域。從此以後,衛拉特與

東蒙古的對立就成為衛拉特與喀爾喀的對立了。第三章「17世紀前半葉的

喀爾喀與衛拉特」,本章作為論文的重點,系統講述了1640年喀爾喀——

衛拉特聯盟形成的背景和經過。對喀爾喀和清朝共邀達賴喇嘛事件、格魯

派高僧們在喀爾喀——衛拉特之間的積極聯絡和札薩克圖汗與清朝的對立

等問題做了詳細的考證。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第四章「喀爾喀內訌時期

的喀爾喀——衛拉特關係」,本章闡述了17世紀50年代末,札薩克圖汗部

發生內訌,最終蔓延為整個喀爾喀內戰;1666年,準噶爾首領僧格插手喀

爾喀事務。從此,喀爾喀內亂轉變為喀爾喀一衛拉特的勢力對比;1688年,

噶爾丹舉兵攻打喀爾喀左翼。1688年9月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向清廷表

示歸順,1691年喀爾喀正式成為清朝藩部。喀爾喀與衛拉特的關係也演變


衛拉特」又稱「西蒙古」,各部首領都為外姓,與此相對的「東蒙古(喀爾喀是其中一部)」各部首領則都出自成吉思汗家族。衛拉特在明代稱為「瓦剌」,元朝退出中原後,因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機擴大實力,他們為同控制著汗位的東部蒙古貴族分庭抗禮,並進而稱雄於漠北,一面結好於明廷,一面又積極同東部蒙古統治集團進行鬥爭,到15世紀中葉也先在位時,瓦剌勢力達到全盛,東西蒙古各部均在其統治之下。也先死後,瓦剌勢力中衰,東蒙古進而崛起,不斷對其征伐,瓦剌各部遊牧區的東部邊界由外蒙古中部退縮到了阿爾泰山一帶,此後瓦剌---衛拉特諸部對東蒙古的屢次戰爭基本目的都是為了奪回昔日的領地,而每次戰爭,地處漠北、與衛拉特接壤的喀爾喀蒙古都首當其衝。這其中以清代準噶爾汗國噶爾丹發動的戰爭規模最大,以至於當時尚擁有半獨立地位的喀爾喀三部不得不完全歸順清朝以求得保護,並且在日後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清準戰爭中堅定地站在清朝一邊,盡其所能為朝廷提供人員、物資和駐軍點。

此外,準噶爾是最後一個稱霸於歐亞內陸的蒙古汗國,他們看不起早就歸順清朝的東蒙古(包括喀爾喀)各部;而東蒙古各部首領均出自「黃金家族」,他們也看不起「外姓」的衛拉特各部,在清代,東蒙古各部自稱「蒙古」,常常不把衛拉特諸部包括在「蒙古」之內。


自16世紀起七鄂托克喀爾喀諸汗與衛拉特逐步延續了近一個多世紀的徵戰和討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