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每日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急診與重症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爲星標

氣溫越來越高,家長也該警惕起來了!



編輯丨李小榮

來源丨綜合整理自廣州日報

微博博主@急診夜鷹


4月27日上午,廣東東莞發生一起慘痛的學生溺亡事故。


據家屬描述,事故發生時一些小孩在池塘邊玩耍,不知道怎麼回事,其中一個孩子突然掉到水塘看不見了,而其他兩位小孩見狀下水去救,也不慎落入水塘。悲劇這這樣發生了……


3名溺水兒童均爲某小學學生,2名男生1名女生,年齡只有10-12歲。



隨着氣溫越來越高,溺水事故也在增多,短短半月,全國已發生多起兒童溺亡悲劇……



……


面對接連發生的溺水事故,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4月16日下發2019年第1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汲取教訓,時刻繃緊安全弦,堅決防範溺水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安全”。



雖然每年都在提醒,但還是會看到孩子的溺水事故,令人痛心!


一些家長認爲“我家孩子會游泳,不用怕。”而放鬆對孩子的看護——這其實是很危險的!


只要在有水的地方都應該時刻保持警惕,看好孩子,最好還能瞭解一些溺水急救知識(瞭解這些知識很重要,雖然我們希望大家永遠用不上)


以下急救知識來源於 微博博主@急診夜鷹↓↓↓


1  
  “倒掛控水法”萬萬不可取!


現在循證醫學已經明確,控水拖延復甦,加重誤吸,明顯增加死亡率。


指南明確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水能成爲阻塞氣道的異物,不要浪費時間用腹部或胸部衝擊法來控水。



2  
 最佳急救方法是心肺復甦


一旦溺水,怎麼急救?即使是一些醫護人員也對其中的關鍵步驟存在錯誤認識。事實上,根據溺水者被救上岸後的狀態,採取的急救措施也不同:


①清醒,有呼吸有脈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員或送醫院觀察。


②昏迷(呼叫無反應),有呼吸有脈搏:呼叫120,清理口鼻異物,穩定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密切觀察呼吸脈搏情況,必要時心肺復甦。


③昏迷,無呼吸有脈搏:類似“假死”狀態,患者喉痙攣,無呼吸,脈搏微弱瀕臨停止,此時僅僅給予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脈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強。恢復呼吸後,可側臥位,等待救援人員。


④昏迷,無呼吸無脈搏:即刻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壓(Compression),即採用傳統的A-B-C心肺復甦急救順序。切記同時呼叫120,並持續復甦至患者呼吸脈搏恢復或急救人員到達。


3  
  溺水者復甦,人工呼吸很關鍵



由於溺水的根本機制是缺氧,最新的關於溺水的循證醫學推薦是先進行5次人工呼吸,再進行胸外按壓30次,隨後2次人工呼吸,繼之30次胸外按壓,隨後重複2:30循環。


不但首先給予人工呼吸,而且將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爲了在第一時間提供給患者充足的氧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 Engl J Med 2012;366:2102-2110)



夏天快到了,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把這篇文章轉給更多需要的人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