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科普一下:

"關天培,鴉片戰爭時期抗英名將,江蘇山陽(今淮安)人。道光十四年(1834)出任廣東水師提督,積極配合林則徐在廣州的查禁鴉片運動。道光二十一年(1841)1月7日虎門之戰爆發,關天培親自督戰,終因寡不敵眾,和數百將士一同壯烈殉國。

道光二十年(1840年)九月,林則徐被撤職查辦。廣東地方官吏大多改持與侵華英軍「和談」的態度,而關天培卻不為所動,仍然堅決主戰。是年十二月初十,虎門要塞的沙角、大角炮臺均被英軍攻陷,守將陳連升等戰死。關天培坐鎮虎門,僅剩數百名將士隨其堅守要塞。他多次向兩廣總督請援,但均無法取得有力的援助。時任兩廣總督琦善僅遣兵二百進行敷衍。關天培知道難以挽回戰局,遂決心以戰死報國。

廣東福建一帶的海防建設是越來越好了,可是,關天培也在日夜操勞當中,累壞了身體。到了花甲之年的時候,關天培的牙齒便一顆顆脫落了下來。1840年,早就對廣州蠢蠢欲動的英國人,發動了對廣東的襲擊戰鬥開始後,關天培便明確表示:發誓要與廣州共存亡!帶領軍隊開始向英軍發動反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向老家寄出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木匣子。

當關天培以身殉國之後,家人打開了那個他寄回來的木匣子。裡面幾顆牙齒,和清朝的官服。家人明白,這是老爺把這些物品當成遺物,表示他以身殉國的決心和廉潔奉公的品質。

關天培是個民族英雄,這一點毋容置疑。而他在臨死前寄回家鄉的牙齒,則更是讓人為之感動。


和三國時期的龐統一個道理,不成功,便成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