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青浦檢察


法治進校園2.0版

5月16日下午,青浦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區教育局在青浦一中舉辦“法治進校園”(2.0版)暨未成年人公益訴訟專題推進會會上進行了“法治副校長”和“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觀察員”雙聘儀式,併發布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事)例


vlog現場回顧


青浦區委政法委書記趙明、檢察院檢察長鄭永生、市檢察院第九檢察部主任吳燕,部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區教育局領導及14家中小學校長、教師,青浦一中青年黨校、團校學員,以及區檢察院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

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擦出新火花

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新課題

如果把未成年人和公益訴訟放在一起

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公益訴訟能否成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前哨”?

對此,青浦區檢察院交出了一份“跨界”答卷。

頒發“法治副校長”聘書

青浦區14名中小學校長向檢察長、副檢察長以及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頒發“法治副校長”聘書。

頒發“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觀察員’”聘書

青浦區檢察院檢察長鄭永生、市檢察院第九檢察部主任吳燕向對口14家中小學教師頒發“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觀察員’”聘書。

2016年7月以來,區檢察院深入推進“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檢察長、副檢察長以及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全部優先擔任兼職法治副校長,目前,已在全區實現法治副校長“全覆蓋”。截至2019年4月,區院法治副校長團隊共在全區巡講40餘場,覆蓋27所學校(幼兒園)和3,723名中小學生。


在擔當學校法治副校長的同時,區檢察院反向聘任對口學校聯絡教師爲“未檢公益訴訟觀察員”,提供可能存在損害未成年人利益的線索,進一步加強檢校合作,延伸未成年人保護觸角。


會籤機制

2019年4月,區檢察院與區教育局會籤《關於進一步加強青浦區兼職法治副校長工作的意見》


同月,印發《關於建立未成年人檢察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實施意見》,在全市首創未檢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

戳這裏瞭解未檢公益訴訟觀察員

青浦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白皮書

Tips

雙聘儀式結束後,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徐慶天發佈《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未檢部門負責人餘莉對其中十大典型案(事)例進行逐案剖析。


白皮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青浦區檢察院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0件98人;對罪錯未成年人落實精準幫教66人,開展心理支持58人;對未達刑責未成年人開展保護處分26人;聘任心理諮詢師43名,對未成年被害人開展心理救助52人

白皮書出指出,近年來,未達刑責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較爲嚴重,但相應處遇措施缺乏;青浦地區外來務工人員日益增加,隨遷子女犯罪及被侵害現象較爲突出;困境兒童、流浪兒童、留守兒童亟待綜合保護救助。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青浦檢察院逐漸形成了具有青浦特色的“未檢實踐”,如針對違法未成年人,首創“三圓”模式,即公、檢、司專業化保護處分爲圓心,社會化保護處分爲內圓,長三角一體化預防幫教爲外圓;同時掛牌心理中心、成立專業工作室,對罪錯未成年人進行一對一心理輔導、修復受害未成年人的心理創傷。


據統計,2016年以來,區院未檢部門有效妥善地處理了監護缺失案件7件8人,對5名未成年被害人發放救助資金6萬餘元,實現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程衛國

青浦區教育局局長

聘任“法治副校長”拉近了學校和檢察機關之間的距離,通過爲期三年的“法治進校園”活動,相信法治教育能更好地進入學校、進入課堂、進入學生心中。

吳燕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部主任

青浦未檢在全市首創“未檢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打造“法治進校園”2.0,走在全市檢察機關前列。希望青浦未檢在實踐中繼續探索,進一步完善這項制度,把更多羣體納入到觀察員隊伍中來。

鄭永生

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讓法治入校,讓法理入心是一項長久、系統的工作,公益訴訟觀察員只是一個切入口,我們未檢部門要“綿綿用力,久久爲功”,最大限度實現對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護。

趙明

青浦區委政法委書記

區檢察院未檢部門要充分發揮“未檢公益訴訟觀察員”這一制度優勢,以縱橫聯動的協作格局共治善治,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不斷提升“依法治國”“依法治市”“依法治校”工作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