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楊添財喜歡和吳雲一起開車出去,把車窗打開,讓風湧進來。有時,他們會一起“進山”,用望遠鏡看向宇宙深處。“滿天的星星,在深邃的銀河面前,會覺得世人都很卑微,但心裏會更純淨。”


全文約4126字,細讀大約需要9分鐘


楊添財(中間坐輪椅者)和吳雲(站立者)來看望在家辦公的殘疾人員工陳光祥(左)與周苗(右)。陳、周兩人月薪3000多,已經很滿足,楊吳二人卻覺得還可以幫助他們也一起創業。



“非常震驚,非常震驚”,成都蒲江縣電子商務協會負責人葉豔對來訪者連說兩遍。讓她震驚的,是自己所在園區兩位二十餘歲的殘疾青年,不到25歲的楊添財和29歲的吳雲,3個月居然賣出4000萬元農貨。即使在人口僅28萬卻擁有大小4000多家電商企業的蒲江,這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兩位帥氣小夥卻極其平靜:“我們並不求快,只想很專一地把事做穩,就像現在我們全心只想做好拼多多一個電商平臺一樣。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個生意,它是生命的意義。”



楊添財坐着輪椅在辦公室。他和吳雲3個多月在拼多多賣了3500多萬水果,加上線下,總共賣出了4000萬元,他們卻說:“我們並不求快,只想很專一地把事做穩,就像現在我們全心只想做好拼多多一個電商平臺一樣。對我們來說,這不是一個生意,它是生命的意義。”



7年自閉:十四歲少年的人生絕境


記者眼前的楊添財,雖然坐在輪椅上,卻一臉陽光。很難想象,這位生於1994年7月的年輕人是一家頗成功公司的老總,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曾自閉長達7年。


6歲那年,楊添財患上了肌肉萎縮,漸漸不能走路。醫生說,這孩子可能活不過18歲。對楊家,這猶如晴天霹靂。“小學就開始有小孩叫他瘸子,初中懂事了,他受不了,初二就輟學了。”添財的媽媽指着大門口殘聯修的無障礙通道說:“幾年時間,他不曾下過這個臺坡。除了上廁所,連喫飯都悶在自己房間裏。”


蒲江殘聯理事長陳莉還記得第一次見他的情形:“當時他聽到我們來看他,就躲進被窩。我只能掀起被子一角,看看他那肌肉生長停留在六歲兒童狀態的腿,一句話也交流不了。”第二次,楊添財沒躲被窩了,卻背對着牆,不看陳莉一眼。


因爲完全看不見未來,少年添財把自己放逐到人生的絕境裏。蒲江殘聯的李書林如此描述楊添財頭幾年的日常生活:常年不理髮,長髮披肩;常捶胸;學狼嚎;在家摔東西,甚至罵父母,推搡弟弟。父母心疼而無奈,只能以淚洗面。


不幸中的萬幸,他遇到了互聯網。


楊添財剛輟學那會愛打牌,贏的錢夠讓父親給買臺新電腦。就靠着電腦,他度過了後幾年自閉時光。楊添財在網上打遊戲,賣裝備,兩年居然賺了三萬餘元,因爲有錢也不出門消費,他又通過打遊戲把這些錢花了出去。“他小時候非常好學,記性好,愛琢磨,打牌也很厲害。後來他往牌桌上一坐,就‘一缺三’,沒人敢和他玩。”吳雲笑着介紹他這位早早輟學的學霸弟。


就在這間房子裏,楊添財度過了7年自閉時光。


吳雲初看上去和身體健全的人沒兩樣,但因爲年幼時感冒用藥出問題,一隻耳朵喪失了全部聽力,另一隻必須隨時帶着助聽器。“我也經過一段自閉期,因爲別人說話我總聽不見,後來就越來越不願跟人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了。”不過,他還是考上了大專,學設計。因爲聽力障礙,吳雲找工作不順,2012年開始在電商行業做供應鏈謀生。


直到2015年,時年21歲的楊添財和26歲的吳雲,人生軌道才發生交集。


互助創業:賣的每一枚水果,那不是錢,而是在證明着我們的價值


楊添財和吳雲的父親,都在蒲江縣做了二三十年的水果代辦。2015年6月,兩位父親介紹他們在網上認識。“以前他不跟人交流的。但跟吳雲在網上總有說不完的話。他倆交流心理上沒壓力。”添財媽媽說。

在吳雲的引導下,楊添財開始嘗試做電商,賣本地的獼猴桃等農產品。做了幾十年代辦的父親,負責給他採購供貨,媽媽就幫手打包發貨。2015年底,銷售額達到了100萬元,楊添財註冊成立了公司。2016年,賣到300萬元。資金不足,父母在2017年40多萬賣掉住房,再找親戚籌集20萬,支持兒子創業。


場地不足,後來在縣委書記協調下做了擴建。線上運營就楊添財一個人,“最累的一次,我兩三天幾乎沒睡覺,一個多月下來瘦了13斤,只有72斤。”然而他樂在其中,7年黑暗中彷徨,彷彿一朝見到了光亮,楊添財找到了生命存在下去的理由。


與此同時,吳雲的供應鏈模式也不斷在發展,2017年做到了400多萬的銷售額。但吳雲很苦惱:“訂單經常不穩定,有時備好了貨,別人卻突然改口說不要了,非常被動。”他很想自己直接開店,“這樣就能直接掌握訂單。”


楊添財特意選了這個“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手機殼,最累的時候,他兩三天幾乎沒睡覺,但卻樂在其中。做電商讓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楊添財和吳雲花六七千元買了大疆無人機,孩子似的一起玩。“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挺幼稚。我們都很愛天文和物理,一起聽音樂、旅遊,有一次,我揹着他上了9層的高塔去望遠。很累,但很開心!”吳雲說。


此時,楊添財與吳雲經過近一年網聊後,已經見面成爲現實中的好朋友。他們花六七千元買了大疆無人機,孩子似的一起玩。“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挺幼稚。我們都很愛天文和物理,一起聽音樂、旅遊,有一次,我揹着他上了9層的高塔去望遠。很累,但很開心!”吳雲說。面對着共同的發展需求,他倆一拍即合,2018年初決定把兩人的公司合併,入駐蒲江電商孵化園,“聯手做好”。楊添財和吳雲有個強烈的共識:“賣出的每一枚水果,那不是錢,而是在證明着我們的價值。”


一起走吧:創建殘疾人自強的聯合體


楊添財與吳雲這種比親兄弟還緊密的狀態,激發出他們的靈感:創建“一起走吧”的殘疾人品牌,帶動更多殘疾人創業就業。


2018年6月前,兩人去成都系統學習了三個月電商運營,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我們都是殘疾人,由於我行動不便,出行都是吳雲照顧我,吳雲聽力不好,與別人交談都是由我傳達給他,可以說‘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腿’”。楊添財向記者這樣介紹自己與吳雲的關係。這種比親兄弟還緊密的狀態,激發出他們的靈感:不如,創建“一起走吧”的殘疾人品牌,帶動更多殘疾人創業就業吧!


這次,他們把精力集中在了新電商拼多多平臺上。8月開店,10月纔開始真正運營,但爆發力驚人,到2018年12月底,在拼多多的銷售額即超過3500萬元,線上線下總體銷售額則突破4000萬元。他們的官方旗艦店,獲得拼多多2018年度潛力商家獎。除了蒲江本地的地標農產品紅心獼猴桃、柑橘,他們還銷售四川鹽源、雲南昭通、山西運城、陝西禮泉等地的蘋果,先後在河南、陝西、湖南等地建倉。


在產品盒裏,他們會放上一張“生活,你不要不快樂”,消費者收到,也會受到感染。


“你是我的耳,我是你的腿,我們攜手拼未來”。


 “湖南的冰糖橙是我們最先賣爆的一款產品,一天達到4萬多單。”吳雲說。他做過幾年供應鏈,知道哪裏的農貨品質最好,找誰調車,怎麼組織熟練的分揀和打包工人。“每個環節的關鍵點我都很清楚,因爲全都做過,出了什麼緊急狀況,我可以隨時解決。”兩人的特長很互補,楊添財擅長線上運營,他很熟悉拼多多“人以羣分”的新商業邏輯。“我們參加的多多助農,就是從四川大涼山那裏採購的水果。”通過拼單和遊戲等方式,拼多多上4億多消費者的需求被歸聚起來,其中的一部分,成爲這兩位心懷夢想的年輕人的強大動力。


兩位父親,則成了兒子們公司的忠實採購者。每天都要到處去看果園,以最高的性價比採購好果子。“比起給別人做代辦要忙,開給我們的工資可能還少一點,但我們怎麼能不支持他們呢?”吳雲的父親半開着兒子的玩笑。“更穩定嘛!”吳雲也笑着說。


“我在牀上躺了七八年,覺得自己成了廢人。現在不同了,每天我都在向光祥他們學習,能養活自己,這種感覺特別好。”周苗(女)現在很開朗,喊着要加記者的微信。


在“一起走吧”團隊裏,80後陳光祥是從工地上摔下來後,雙腿截肢,周苗則是因爲車禍使腰部以下失去了知覺。現在,他們倆都在家做客服,每天17點半到23點工作,回答消費者的各種問題,月薪3000多元。隔一段時間,公司會派人上門給他們做培訓,更新業務知識。“這是我截癱後的第一份工作,能回答消費者的問題,這讓我覺得生活很有價值”,陳光祥說。“我在牀上躺了七八年,覺得自己成了廢人。現在不同了,每天我都在向光祥他們學習,能養活自己,這種感覺特別好。”周苗現在很開朗,喊着要加記者的微信。


“我其實更希望光祥他們能逐漸開始自己創業,我們會推一個殘疾人培訓的項目,專門來做這件事。”楊添財說。截止目前,他們免費培訓了20餘名殘疾人,優先銷售殘疾人種植的獼猴桃、柑橘等農產品。陳莉非常欣慰:“這兩個年輕人,真的非常善良,殘聯給他們的物質支持並不多,有一次培訓活動,他們乾脆婉拒了我們的補助,說自己現在有能力支付成本。” 


“相比於成爲榜樣人物,你們更要保重自己的身體。”蒲江商務發展局的局長李敏像大姐姐一樣交代楊添財,她幾乎會在他的每一條微信下面點贊。


女友在陪楊添財散步。兩人已認識三年多,女友生日這天,楊添財忙完工作,請吳雲送他去和女友看了場電影。


喫完飯後,吳雲將楊添財背上車。


“今年十月份之前我們應該可以在拼多多上做到一個億。別人覺得我們怎麼能發展得那麼快,其實,我們真沒追求速度。別人同時做很多品種,我們只要全年不斷就可以,挑選一些最受歡迎的水果來做。別人每個平臺都去嘗試,我們專心只做這個平臺,求穩,求精。”楊添財認爲,這不是刻意爲之的經營理念,而是從他和吳雲的生命狀態中生長出來的選擇。


“發展越快,資金需求越大,如果有人要給你們投資,成爲合夥人,你們會同意嗎?”面對記者的提問,吳雲的臉色變得嚴肅:“至少現在不會,我們的情況有點特殊,目前是一個心意相通相互護持着往前走的狀態,我們也不想經歷太多波折,資金是很需要,但如果現在別人以合夥人的形式進來,可能會擾亂我們的節奏。”


遇到困難,楊添財喜歡和吳雲一起開車出去,把車窗打開,讓風湧進來。有時,他們會一起“進山”,用望遠鏡看向宇宙深處。“滿天的星星,在深邃的銀河面前,會覺得世人都很卑微,但心裏會更純淨。”


每天,吳雲會一次又一次從後備箱把42斤重的輪椅搬出來,幫助楊添財撐着車門把身體挪上去。4月23日下午,他送楊添財去陪女朋友過生日後,記者坐他的車回酒店。剛停下車,吳雲習慣性地去打開後備箱搬輪椅,手舉到一半突然停下,他纔想起,楊添財已沒在車上。

(專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