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柑仔店
▲《用九柑仔店》改编自漫画家阮光民的漫画作品。(图/三立电视提供)

归来,何尝不是另一种出发?跟社会氛围的对立、纷扰、嘈闹脱不了干系,这几年来,人们依稀都有一个迫切想要回去的故乡,不见得是实质上有形的距离的那个所在,而是时间长河里心灵的记忆的故乡,所有自己人生故事揭开序幕的地方。《用九柑仔店》是「金漫奖」双料金奖得主阮光民继《东华春理发厅》(2012)后第二部被搬上影像屏幕的同名漫画作品,在高炳权、曾英庭两位极受瞩目的年轻导演掌舵下,视觉上呈现了台剧少有的「电影感」光影层次,画风洁丽敞亮,叙事流畅灵动,风格纯粹澄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品核心精神Key Tone的定调:归来,不是挫败后的逃躲,不是残破后的妥协,没有任何怵目惊心的遍体鳞伤,只有勇敢的与内在自我的直视,不闪不避,无所保留;洗涤了,捋清了,迎接的是另一次的奋起。由题旨而情节,由人设而演技,整出戏譬如清风拂面,沁人,和煦,并且悠远。

在近年出类拔粹的台剧「归乡影像诗」族谱中(还可往上啣接申元浩《请回答1997、1994、1988》系列三出戏,以及山崎贵《永远的三町目的夕阳》系列三部电影),《用九柑仔店》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何其不同,不同在于轻在于淡,在于丝毫嗅不出承载过重议题的负担与框架,娓娓道来,丝丝入扣。

同样在2019年度接连三出戏《天之蕉子》、《俗女养成记》、《用九柑仔店》,不论型式、氛围、即视感、以及浮漾其中的内在意涵,同样有在地观众才能由衷体会的「人不亲土亲」的返乡情结,同样有力求形似神似的「年代感」,交给三个诚意的主创团队,居然能烘焙出如此大相迳庭的风貌与感动,有的走戏紧致绵密,有的走心深邃幽微,而《用九柑仔店》独特在笔触书写的不疾不徐,没有背负刻画时代的使命,没有直面跌宕成长的梳理,没有歌颂乡土根源的粉饰,看似不曾在哪个命题上格外使力,却云淡风轻地让从那时代走来的人(或对那个单纯、质朴年代怀揣著想像与憧憬的新世代的人),不经意地心有所感,一些岁月咀嚼后余韵隽永的东西,历历在目,鲜活、酣畅地呼之欲出,那些优美的东西,诸如:在悠长一生缓慢但专注做一件事的优美,没有血缘关系但邻里八乡的人们都亲戚相称的优美,有人愿意开一个店只因为至少让人们知道有一盏灯永远都亮著的优美,这或许不是一部史诗(社会变迁的,或陈嘉玲灵魂深处的),却平淡、谦卑、诚挚而圆满地,传神还原了一种气息,一种极其抽象,无法以文字、语言描摩,只有当游子从车里跨出,一脚踩上地面时,伴随著特殊空气的那阵「我回来了」的气息。

▲《用九柑仔店》充份呈现出「人不亲土亲」的返乡情结。(图/三立电视提供)

归来,然后呢?各国连续剧一窝蜂「穿越」的那阵子,有评论家打脸说:「穿越,然后呢?恋爱哪里谈不是谈?大费周章穿越几百年只为了回去谈场恋爱,也太折腾了吧?」归乡是途径,指引的却是一个怎样的发展呢?「重新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归属的位置」毋宁是《用九柑仔店》第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第三集,主人翁俊龙跟昭君聊起少年时玩捉迷藏的一段对话,最是耐人寻味:「那时候,我以为他们不在乎我,地球没有了谁都还是一样继续运转,但这趟回来,我才真正感受到在他们心目中对我的重视。」而原本对世界抱持防备、疏离姿态的莫允雯,在那段聆听中柔和了眼神,对人们重新建立起信念,让封锢的自我终于有了一个落实的位置,整段戏一气呵成,毫无凿痕地完美成立了一个直击人心的,高明至极的「共鸣点」。

一个店串联起前后两个世代的携手扶持,是《用九柑仔店》第二个感人肺腑的主题。从阿公年代柑仔店从无到有几个年轻伙伴的胼手胝足(还历经了火灾后经费挪做勇伯父亲手术费的变故),呼应了俊龙返乡后柑仔店面难法拍的重大冲击,戏剧效果张力、转折兼具,处理手法交织得干净俐落,著实精彩。谁的人生都不容易,在贫瘠、苦难、困厄的同时发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个中的振奋人心,放在哪个世代不同的背景都是最圣洁、崇高最值得感恩与讴歌的,《用九柑仔店》对于这个「情怀」(或说「情操」)的构筑,手法质朴却细腻,没有丁点煽情狗血的著墨,笔触简约,表达真诚,举重若轻却传递了源源不绝的澎湃正能量。

《用九柑仔店》的戏剧结构自由、大气,略不同于传统文字IP(小说为主)改编成影视剧的起承转合,块状的「闪回」(flashback)心随意走,「回忆戏」穿插于现实时间轴的切换随著登场人物随机起落,看似自成章法,却并不影响所有人物关系由浅入深的堆叠与厚实。阿公年少时的情奔、昭君儿时的际遇、勇伯轻狂时期的暴冲…,都保留了完整的大篇幅书写,可以独自营造曲折的「段落弧线」(plot arc),又都巧妙地被收束在环环相扣的情节线索中,十分具备讲故事技巧的独特个性。另外,全剧的「借喻」手法也值得特别嘉许,小到梁间一窝筑巢的燕子,大到以「都更」(城、乡都在发生)影射大时代变迁的趋势、潮流,以及固有的东西(包括实体的或抽象的)在「翻不翻页」间的踌躇、抗衡与坚持,亮点颇多,在在显示了「以戏剧寓人生」的用心与良心。

▲《用九柑仔店》演员阵容强大。(图/三立电视提供)
▲《用九柑仔店》演员阵容强大。(图/三立电视提供)

《用九柑仔店》的卡斯策略精确而饶富创意,现代感十足的张轩睿以一口浑然天成的台语入戏,由内而外氧气般的神韵已足够让全剧灵魂一锤定音,就好像堺雅人之于《半泽直树》,胡歌之于「梅长苏」,人选对了,戏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他从《狼王子》到《我的男孩》短短两出戏一年之间演技脱胎换骨,已经是台湾影视圈公认的「神话」,此次挑大梁贯穿全局,表演层次更丰富更饱和,沉稳至极,已然大成。剧中放眼皆演技高手,长一辈的雷洪肢体运用被轮椅绑住一半,却声势隆隆,最是夺目耀眼;龙劭华的口语春风,永远都是一框画面的精气神所在;年轻演员中林哲熹的烈、陈祎伦的刚、孙可芳的塑性多变、侯彦西的神经质喜感…,都一如既往的为戏增色不少;最值得喝采的,还是王柏杰的形、戏皆优,第一集的深情戏,后面戏份对比于其他年轻角色的从容、温润,都颇有可观;而饰演老年「杨进德」的林义雄,前一个世代的台湾观众在屏幕上看著他由年轻演到老,印象中都不曾被放到一个戏剧作品的中央位置,然而,我们在《用九柑仔店》看到的却是他足以铺垫成整个故事感情基底的扎实气场,这种漫长粉墨人生所积累的,润腴而不扎眼的演技光芒,正是一直都在却可能未被凸显的宝岛影视产业最该珍惜的宝呀!

●作者:柯志远/作家、资深媒体人、知名娱乐评论家

●本文为作者评论意见,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闻》立场

●《今日广场》欢迎来稿或参与讨论,请附真实姓名及联络电话,文章欢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