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百年時光化爲一瞬,

又是一年青年節。


青春是什麼?

應該如何度過?


這些話,讓我們熱血沸騰!



1. 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


2.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鬥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


3. 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


4. 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


5. 一個人不愛國,甚至欺騙祖國、背叛祖國,那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6. 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


7. 一切視探索嘗試爲畏途、一切把負重前行當喫虧、一切“躲進小樓成一統”逃避責任的思想和行爲,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難以真正獲得人生快樂的。


8.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民族復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


9. 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奮鬥精神一點都不能少,中國青年永久奮鬥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丟。


10. 奮鬥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強者,總是從挫折中不斷奮起、永不氣餒。


11. 面對外部誘惑,要保持定力、嚴守規矩,用勤勞的雙手和誠實的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拒絕投機取巧、遠離自作聰明。


12. 壓力是青年成長的動力,而在青年成長的關鍵處、要緊時拉一把、幫一下,則可能是青年頂過壓力、發展成才的重要支點。


13. 青年要順利成長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該培土時就要培土,該澆水時就要澆水,該施肥時就要施肥,該打藥時就要打藥,該整枝時就要整枝。


14.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青年英雄輩出,中華民族青年英雄輩出。


1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有決心爲青年跑出一個好成績,也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



是的,青春的內涵如何書寫,

掌握在每個青年自己的手中。



青年說



|劉枝新

|赤崗地區青年代表執法隊科員



我們這一代青年比一百年前的青年要幸運的多,見證了祖國逐步走向富強,比任何一個歷史時刻都更接近復興。作爲青年代表我非常激動,我們青年一代也會牢記囑託,爲國家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楊楠

|赤崗地區青年代表街道黨建指導員



作爲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敢爲人先、勇於拼搏的精神,立足崗位奉獻,爲黨和國家的事業添磚加瓦。


青春歲月中,

如何在平凡崗位譜寫出彩青春,

海珠青年用實際行動交出答卷。


 NO.1 


“無畏的勇者心,造就火海中的雄起”


三年的消防員生涯,

歷經數十場火災,

原本以爲,

改行做保安後,

這一切都將遠去。


但2018年的某天,

濃煙肆虐,烈焰翻騰,

金碧花園二期一棟樓16層的火災,

讓當值的他再次與火魔正面交鋒!



無畏的勇者心驅使

他甘願冒風險、捨身踏火海,

曾經的職業烙印迫使

他急中生險智、徒手翻陽臺,

最終託四人出生天!托出仁義大愛!


 “其實事後想想還是有點後怕的。

但在那樣一種緊急情況下是容不得我顧及太多的,

畢竟救人才是最重要的。”



他是黃東強

    海珠區第二金碧花園物業管理處中隊長

2018年度廣州市見義勇爲好街坊


烈火試煉的平民英雄

你的生命一直保持在衝鋒的姿態

這是最美軍功章



 NO.2 


“曾經不被看好,現在卻溫暖人心”


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中長大,

中學時曾被父母要求輟學去打工,

但熱愛學習的她不願放棄,

幸好在老師和當地政府的幫助下,

說服父母,考上大學,

改變了命運。


從此,

一顆愛的種子,

在她心中立下信念,

將來也要幫助有需要的人!



若干年後,

她讓信念開花結果,

一百多個夜晚,

受理五百多個“生命熱線”求助電話,

數百公里路途,

爲山區留守兒童送去關愛和快樂,

數十次分享,

壯大團隊,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們做的都是很平凡的事情,

探訪老人、上門慰問等等。

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

但在我看來是很有意義,很值得堅持的。”



她是張華珍

    趙廣軍生命熱線志願服務隊副隊長

2019年第一季度“海珠好人”


讓愛傳遞

讓愛發光

是這世上最美妙的事

儘管平凡,但卻偉大



 NO.3 


“最寂寞的事業,卻是最溫暖的歸宿”


本來,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體育老師,

直到某次體育課上,

一個站得歪歪扭扭、自言自語,

還會不時發出笑聲的學生,

引起他的注意

從此,他的執教生涯中多了另一份責任。



這是一個高功能自閉症孩子,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星星的孩子”。

瞭解情況後

他說:“心彷彿被什麼狠狠地揪着,疼。”

他決定把這份愛轉化爲行動,

儘管這並不是他的專長。


經過反覆思考,

體育課上,

他從行爲評價、遊戲喚醒、

興趣激發、健全人格培養四方面

苦練“摘星術”,

一番堅持下來,

最終幫助孩子找回笑容。 



“每一顆星星都會發光,每一次相逢都是緣分。

作爲教育者,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

多層次關注特殊兒童的成長,

爲他們撐起一片藍天,書寫平凡而出彩的人生。”



他是朱江

廣州市第九十七中學教師

2019年第一季度“海珠好人”


愛與責任

讓人攻堅克難

讓人不計付出

讓人閃閃發光



   NO.4 


“捐獻的背後,是救死扶傷的初心”


這是一封沒有寄信人姓名的感謝信,

信中滿是感激之情,

訴說着一個4歲重症地貧患兒的幸與不幸。


不幸的是,孩子得了重症地貧,

要在茫茫的人海中,

找到移植點位全相合的捐獻者骨髓,

概率介於1/10萬-1/30萬,

基本等於大海撈針。



幸運的是,醫院爲孩子找到配型相合的骨髓,

並且捐獻者同意移植,

最終孩子獲救!


感謝信的結尾還寫到:

“你是上天帶來的天使,

讓我的孩子有了屬於他的美好童年。”



由於醫學骨髓捐贈的雙盲原則,

感謝信最終以匿名的形式,

通過中華骨髓庫送到捐獻者手中。


這位捐獻者是一名女生,

從成爲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至今,

有四年多時間,

這是她第一次真正要面對捐獻與否的抉擇,

“三次詢問,說實話我有過猶豫,但沒有想過反悔。”

大年初九她住進醫院,

4小時,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兌現了一名志願者的承諾。



她是陳晶

海珠區口腔醫院90後白衣天使

2018年廣東“微文明 最美街坊”


生命在召喚

你是人海中珍貴的“十萬分之一”

無怨無悔獻出生命原漿

殷紅鮮血映照了人道底色:

奉獻爲樂,博愛無疆



有人說:

青春是一幅畫,

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也有人說:

青春是一行詩,

吟誦着奉獻、奮進的內涵!


海珠青年們正以青春之我,

創建青春之海珠,

期待海珠這首青春之歌,

越唱越響亮!


致敬!海珠青年!


編輯 | 田心君
攝影 | 文森藍、曉東南
責編 | 吳美美、曉東南、文森藍、土土兔
來源 | 部分源自人民日報、部分圖片爲資料圖片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