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從白起的角度來看,坑殺四十萬趙軍,使得邯鄲城內虛空,趙人家家發喪,再加上君臣上下無不對秦軍心生畏懼,而秦軍剛從戰爭的勝利中獲取莫大的信心,此時正是秦軍一鼓作氣攻陷邯鄲,滅亡趙國的最好時機。如若貽誤了逼次難得的戰機,那麼等的趙國恢復元氣,以趙人的粗獷勇猛,加上長平之戰的國恥,必然會是秦國最為強大的對手。

可是,當時趙國派了蘇秦前往秦國,委以重任,希望能夠通過其巧言善變說服秦相範睢以影響秦昭襄王,使得趙國能夠免遭滅國大難。而蘇秦確實是不辱使命,使用離間計致使範睢對白起不滿,然後再由範睢向秦昭襄王陳明進一步攻打邯鄲的弊處。

而秦昭襄王考慮到這時候的秦國確實國力殆盡,更擔心進一步攻打邯鄲分散兵力會使得其他國家合縱攻打秦國,再者,範睢再添油加醋的說這個時候攻打邯鄲必然會令趙國軍民死戰,邯鄲城如鐵通一般,又得耗費時日,就算是打下來了,對於秦軍來說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考慮到國力,秦昭襄王就下令讓白起帶兵回國。

戰機稍縱即逝,雖然白起反對退兵休戰,但是奈何君命難違,他也只好就此作罷,心灰意冷地帶兵返國,直到秦昭襄王再次讓白起統兵攻趙的時候,他也不再領命了。


大家好,我是熱愛歷史的同學,榮幸作答!

秦國不順勢滅趙,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秦國即使滅了趙,也沒足夠實力守住趙國。當時不僅趙國打的國家都空了,秦國也好不到哪去。部隊能調的都調去了,糧草能調的都調了。這時候,即使順勢滅趙,趙國那麼多地盤,秦國哪來這麼多人去防守接收。哪有那麼多的糧草去維持這麼多大軍在外大戰。

其二,剩餘五國勢力虎視眈眈。其他五國都在關注這兩個超級強國的勝敗,秦國如果繼續滅趙,剩餘五國絕對不會在旁邊當喫瓜羣眾。必然會有新一輪的五國攻秦,此時,秦國怎麼抵擋,是不是又要被打回函谷關。

其三,秦國高層不支持。當時,長平大勝後,範睢進言,不可繼續叫白起繼續徵戰,以免有叛國自立之危。秦莊襄王贏稷思慮後,多少在心裡有點計量。而且,贏稷還擔心,如果繼續伐趙,其餘五國會不會羣起而攻秦,掀起又一輪合縱伐秦。

其四,秦國士兵,大戰需要休整。長平之戰可是整整打了三年啊,士兵大多已是疲憊萬分,或者思鄉嚴重。此時,如果強行繼續征伐,士兵抵觸情緒很可能爆發出來,這是很不利的。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討論,謝謝!


謝謝邀請!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四十萬軍隊,秦國也有不少的損失。白起是打算一鼓作氣攻打邯鄲的。這時趙國派人找到了秦國相範睢,說白起打了長平之戰,再打邯鄲,那可就是功勞不可小窺了。而且趙國這時有講和的意思,答應三座城給秦國,暫時停戰,這時白起稱病回家養病去了!總之,長平之戰後,秦國因為內部問題和趙國講和的條件一起,是秦國暫時沒有攻打趙國。不到一年的時間,趙國厲兵秣馬,在廉頗等的帶領下恢復了鬥志,等秦國來攻打邯鄲時,趙國在楚國和魏國的幫助下,打敗了秦國的進攻。邯鄲之戰後,白起被賜自刎!


還在說特麼長平之戰打了3年的蠢驢都滾回家看史記去!

長平之戰順序我再羅列一下:(以秦昭襄王紀年)

四十五年:秦攻下韓國野王,韓國把上黨獻給秦國乞和,上黨太守馮亭把上黨私自獻給趙國祈求保護。

四十六年:秦國沒有得到上黨,繼續懲罰韓國,攻下鍭氏,藺兩座城

四十七年:秦派王齕出兵打上黨,趙派軍隊到長平接應上黨軍民。

四十七年四月:王齕率軍攻趙,趙派廉頗為將,秦趙長平大戰這才開始。(誰再說打了三年,雙方耗不起就特麼去死吧)這個月,趙國騷擾秦國的偵察兵,秦軍斬殺了趙國裨將趙茄。

四十七年六月:秦軍攻破趙國軍陣,廉頗後退到西壁壘防守。

四十七年七月:秦軍攻破西壁壘。

這個時候廉頗指揮就4個月,趙軍連戰連敗,固守也守不住,眼看趙國將敗,上黨保不住不說,還損兵折將,趙王這才換了趙括,力圖挽回敗局。史記沒有明確講趙括是什麼時候換上場的,但根據前後推斷,趙括換上前線的時間大約是四十七年7月中到8月初,廉頗和秦軍僅僅對抗了4個月而已,因為:

四十七年九月:趙括被圍46天之後全軍覆沒!

這個時候秦軍沒有受到任何致命打擊,甚至還順到奪了不少趙國軍糧,因此白起毫無顧忌的指揮秦軍繼續進攻,打哪呢?----上黨!

不要以為王齕打上黨那麼容易,好像一打上黨17座城就下來了,那時候攻城戰最難打,趙國接收上黨時就說,我們出去打1年都未必拿下一座城,現在憑白無故拿了17座城,怎能不要?事實上,就是白起率領數萬軍隊拿下楚國焉郢也是分了兩年,兩次出擊才實現目標。所以在秦趙長平大戰之前,王齕攻上黨並未完全成功,長平完成了對趙國主力的殲滅,白起就開始打上黨!

很多人說趙括給秦軍造成重大傷亡,這是放屁!如果秦真的遭受重大損失,白起絕對不敢率兵打上黨,要知道趙國還可以從長城,趙燕,趙齊,趙魏前線調軍過來,別的不說,光胡服騎射的長城軍就能對白起造成致命打擊。事實卻是,這些軍隊老老實實防守,並不敢對白起發起進攻,只敢被動防守,因為白起軍依然很強大!白起打上黨的結果就是:

四十八年十月:徹底拿下上黨郡。注意時間,從四十七年9月徹底消滅趙國主力40萬,打到四十八年10月,上黨17城,白起花了1年零1個月才徹底解決。所以說,趙括是白癡並不冤枉他。如果趙括給白起造成了巨大損失,就如很多白癡所說白起傷亡一半,那麼秦軍怎麼可能繼續作戰1年多?肯定立馬班師休整了,白起就是這樣的性格,他纔不會冒這種全軍覆沒的風險!焉郢之戰的例子就說明瞭這個問題!而且要注意的是,白起這次出征,是戰國時期數十萬級別大軍第一次跨年度作戰!之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支撐數十萬大軍在外打一年,如果那樣國內沒有足夠的勞力耕地,將會造成饑荒,就是秦國也不行,那時候秦國的都江堰和鄭國渠都還沒建!後勤能力並不逆天!但這回白起平定上黨之後,秦軍已經連續作戰1年又十個月,比較靠譜的推測就是秦軍不光殺了趙括的人,還奪了趙括的糧!可以說趙擴真是一敗塗地!

打下上黨之後還沒完,白起又繼續出擊,北上開始滅趙。

王齕攻下皮牢,司馬梗攻下太原。趙軍幾乎沒有招架之力!

這時,史記記載說是范雎中了趙國反間計,進讒言讓秦王命令班師回國,秦王聽了。這次完整的軍事行動宣告結束:

四十九年正月:秦趙罷兵。

當然,白起退兵並不是范雎一個人能決定的。總的來看,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秦軍戰果早已遠遠超出預期:

長平之戰是個不嚴謹的說法,這次軍事行動其實本質上是上黨之戰,目的就是拿下上黨。但是有天才的白起,在長平完成了對趙國主力的殲滅,又在上黨平定之後拿下了趙國的皮牢和太原,這都是意外之喜。拿下上黨的作戰目的已經圓滿實現,秦國並沒有做好滅趙的各種準備。比如軍事準備,外交準備,以及滅趙後的藉口即政治準備等。雖然白起發現了戰場上出線了滅趙的窗口,但在昭襄王看來還是沒有必勝的把握,既然作戰目的已經全部實現,滅趙也並不必要。

二,五國干涉:

秦拿上黨,其它五國隔岸觀火,因為這是趙國的錯誤,而長平大戰趙括太渣,其它五國救援都來不及,所以大家都不動。但你秦國要滅趙那就觸碰了大家的底線了。當年楚滅魯,齊滅宋,都招致列國瘋狂報復。這回秦滅趙也遭至其它國家干涉,秦國在後面的邯鄲之戰被魏楚趙韓聯軍打得找不著北,得虧有函谷關護體,才能保住大秦主體。當時白起之所以覺得能滅趙,是他發現平定上黨之後立刻攻趙,不光趙國來不及反應,其它五國也來不及反應。拿下趙國後,燕齊都不可能打秦國,韓國早就嚇破了膽,楚國太遠來不及救,只要防住魏軍就能基本守住戰果。雖然在白起看來,當時五國不可怕,但昭襄王不這麼認為。因為一旦白起不能立刻拿下邯鄲,那麼整個上黨之戰的收穫都有可能隨著五國干涉而徹底喪失殆盡。

三,秦軍疲憊:

范雎勸秦王就是這麼個理由,實際也確實存在,白起滅趙括沒損失多少,之後打上黨+太原+皮牢一共19城,這期間攻城戰倒是損失了很多。按白起的說法,有一半之多。當然白起是覺得,自己可以客服秦軍疲勞的問題,以戰爭的突然性取得最終勝利(上文說了,之前列國沒有這種規模,這種時長的軍事行動,大家普遍認為秦軍拿下上黨差不多就要撤了)。

所以從昭襄王的角度,結合政治,外交,秦軍實際狀況的問題,他讓白起撤兵了。但四十九年9月就再次出兵力圖滅趙。這一次秦國因為趙國不肯按約割地獲得了足夠的出兵藉口,秦軍也得到了一定的休整。但是一方面趙國早在決定毀約之時就做好了防禦準備,白起認為滅趙需要的戰略突然性完全喪失,另一方面滅趙也是其它諸侯的底線,並不因為秦有正當理由就能隨意突破。昭襄王這次作戰慘敗而回。很難說秦王真的聽了白起的,在四十九年正月不罷兵繼續打會怎麼樣,反正他的主要理由大體如此。

最後說一句:好好看史料,別特麼瞎編歷史!長平之戰的來龍去脈很清晰,不需要你們瞎補充,亂演繹!蠢材就是蠢材,不需要為趙括翻案!


因為趙括雖然死了,但是也給秦軍重大殺傷


原因就一個,贏稷沒有嬴政的氣量和能力。不敢足以信任續用白起,那秦始皇也學他一樣不信任蒙恬王翦,還能統一六國不?

其它的都不是主要原因。說秦不能一鼓作氣在於國力兵力,大戰之後恐不敵六國聯軍,秦國也不是沒打過以一敵六的仗,而且在後期六國被滅也並不是輸與國力,不然秦始皇死後,各國沒可能那麼快可以死灰復燃


原因很簡單。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首先白起是主張一鼓作氣拿下趙國的,但是一向霸氣的秦昭襄王在範睢的挑撥下猶豫了,也許秦昭襄王就沒有九五之氣,他忽然開始害怕白起了,白起的厲害已經超乎了他的想像,長平之戰打了整整三年,白起一出,一兩個月就滅了趙軍,秦昭襄王一下子有點喫不消了,也許在他看來秦王的位置比統一天下更重要,時也命也,陰差陽錯的成就了千古一帝的始皇帝!


我自己的認知的話就是 秦國國君考慮自己的兵力和旁邊國家的問題 不允許白起進軍 白起隨想但是他不能違背主君的命令 真可謂君命難違


白起只是體驗殺人的快感,沒有徵服的慾望。個人理解 嘻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