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东区空屋出租。(图/记者庄乔迪摄)

▲台北东区商圈没落,导致不仅店面交易少,空租率也高。(图/记者庄乔迪摄)

记者张菱育/台北报导

近年因为电商及百货商场的崛起,导致部分街边店面的效益降低,店面交易也难创天价,根据统计,近年上半年的店面交易,交易量在去年最高共208件,今年下滑至185件,减幅11.1%,且在成交价部分,今年都没有超过单坪300万元的交易。专家认为,现代网购便利性高,改变民众的消费习惯,且餐饮的消费方式,不少整合至大型商场,让店面光环逐渐减弱。

依据台北市实价登录资料统计近4年上半年的店面交易,2016年房市紧缩,店面置产也缩手,上半年仅153件交易,尔后市场筑底反弹,2017年尚有单价400万元以上之交易,2018年交易量突破200件,最高交易单价在300万元以上,但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及最高单价都双双下滑。

台北市今年实价揭露最高单价店面,为位于内湖区成功路四段的湖光市场内,仅6.98坪店面,今年3月成交总价1953万元,交易单价约279.8万元。

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由于消费型态转变让许多店面式微,而一线商圈店面屋主仍坚守价格,与买方难达共识,另一方面,近期办公室、厂房成为市场热门不动产,且政府力推老屋重建,老屋也成为投资标的,都让投资人有更多的选择,进而影响店面交易的价量表现。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专案经理曾敬德表示,2013年海外进口快递申报约1384万件,2018年暴增到4648万件,网购已经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相对也会冲击一般零售市场的生意,因此一些街边店面若是和电商相比,较缺乏特色,恐怕会难以生存,加上近年百货群聚,改变民众的消费型态,若非强势区域的街边店面,更会受到冲击。

▲▼台北市2019年上半年店面交易。(图/住商机构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