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无限的尽头试读心得

寻找无限的尽头.jpg

书名:《寻找无限的尽头》(Turtles All the Way Down

作者:约翰葛林(John Green

译者:黄涓芬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8.11初版

 

【读后心得】:

 

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相比较。
                                                    --《基督山伯爵》

 

初始,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立场、也没事先看一下简介就进入试读,只觉得主角有点奇怪,但却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甚至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都稍感无趣,这是一本YA少年小说吗?疑问不禁涌上心头。

 

主角-艾莎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女孩,故事里的她喜欢想东想西,老是往坏处去想,生活中无法克制也无法避免自己不去陷入那永无止尽、螺旋式的思考。原来这是另类的「强迫症」,不同于大家所熟悉固著性与强迫性行为的症状,他们不是外显性的行为,一般人若没实际接触过,实在也难感受到他们的不同点。

 

这样如焦虑症般的螺旋式思考,永远走不出死胡同,让人联想到荷兰画家艾雪(M. C. Escher)的「潘洛斯阶梯」一个永无止尽的回廊,四条楼梯相互连接,但永远走不到最高点和最低点,永远找不到出口一般。主角的孤单无助、钻牛角尖,如循环漩涡、重复性的反复思考,让自己愈陷愈深、无法自拔,让人不忍与不舍。

潘洛斯阶梯.jpg

故事的另一支线,是艾莎与戴维斯二名青少年之间纯纯的爱慕。才开始陷入第一次恋爱的艾莎,光是接吻就足以让她想个老半天,何来浪漫可言。自知自己现实生活的问题,常陷入负向螺旋思考的她能与戴维斯有美好的结局吗?就留待看倌自己进来一探究竟。只能说作者给了一个不甚完美却合理的安排,尽管令人唏嘘,但这不就是人生吗?这样不幸福的结局,留给读者更多思考与反刍的空间。

 

作者-约翰葛林(John Green文笔流畅、心思细腻,以自身经验,写下这半自传式的少年小说,小说之所以动人,正在于那栩栩如生的切身经历,如实般的呈现饱受精神疾病所困扰的主角,身上的强迫症患者的想法与思维。对青少年阶段的读者而言,自我探索、迷惘怀疑的心理,多所著墨,感同身受。而本书更适合各年龄层的读者,多一层思考社会上存在著不一样的人,外表与我们无异,内心却困在情绪漩涡或悬崖边缘,多一份理解、体会,并接纳他们的不完美,正如书中幸好艾莎有好友-黛西的一路相伴,让她在钻牛角尖时拉她一把,并让她重新认识了戴维斯……。

 

寻找无限的尽头》书中有许多饶富哲思的只字片语,关于人生的思考,让笔者忍不住用萤光笔画下几笔,也忍不住重新打字做记录。日子还是得继续过下去,不是吗?不管是否快乐与幸福。

「生命是一连串疑虑之间的选择构成的。」

慢慢地,我了解我们将成为彼此过去的一部分。但我还是想念他。我也想念我爸,还有哈洛德。我想念所有人。活著就是会想念。

 

《寻找无限的尽头》给了读者一次近距离的机会,有机会去认识与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的伙伴,他们纵或外表无异,亦不会危害他人,但内心却饱受折磨、压抑、痛苦,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或许多一分关心、体谅、包容,都能避免ㄧ些不必要的悲剧发生。而读者更该庆幸自己,尽管拖著疲惫的身躯回家,至少还有栖身之处;尽管工作累得半死、气得要命,至少还能填饱肚子;尽管周遭有恼人、厌恶的人际关系,至少还有默默支持我们的朋友,不是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小确幸吧!共勉之!

 

* 感谢尖端出版及金石堂网路书店提供的试读机会。

 


【新书简介】:

对艾沙而言,世界是个不断往内绕的螺旋,永远找不到尽头。她的命运被他人所编写,她的生命更无法由自己掌控。父亲的骤逝加深了这个想法,使得她时常深陷自我怀疑之中,唯有在感觉到「痛」的瞬间,才能寻得短暂的慰藉与认同。
戴维斯的父亲收受贿赂却无故失踪,因而遭到通缉。他疲于应付警方的讯问与照顾弟弟,常在夜深人静时将心情宣泄于网路。为了寻找戴维斯的父亲,曾为儿时玩伴的艾沙与戴维斯再度相遇。
有著相似痛苦的两人彼此吸引、萌生暧昧。然而随著关系越渐亲密,艾沙越来越常坠入自我否定的回圈。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世界,包含她自己……
 

【作者简介】:


约翰葛林(John Green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曾得过普林玆文学奖、普林玆荣誉奖及爱伦坡奖,也曾两度入围洛杉矶时报图书决选名单,现与妻儿住在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里斯。他和弟弟汉克一同经营Vlog兄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线上影片计划之一。欢迎参观他的网站或跟随他的推特,获取更多讯息。网站:johngreenbooks.co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