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现在的中国人,要与世界接轨,且认为公历更科学,更何况国家还是用公历纪年,所以大多用公历,而认为农历已经过时,且经常与时令不吻合。


当日常使用公历逐渐定为习惯,生日作为周年纪念,用什么历法是选定了一个标准,人们自然会逐渐倾向使用公历,而弱化农历。

如今日历都是以公历为主,农历为辅,甚至不标注农历的也不在少。电子日历不必多说,但实体日历往往是需要两本同时标注了公历、农历才能看到完整的农历一年。

农历有农历的优势所在,但这是需要去展现的,让公众认识。

至于说到科学性,恐怕和两种历法的科学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农历是阴阳合历,公历是平太阳历,历法性质不同没有可比性;大众一般对公历和农历没有太过深入的了解。

———只是个人简述的想法。


因为通用的是阳历,农历如果不是特别的日子会不太好记。


因为 记不住


泻药,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不容易记住吧


泻药。

不知道额,感觉我周围还是有很多过农历生日的,包括我自己也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过法


我只是有些话想说,但是又没地方可说,所以来到了知乎这个问题下面。

从小是过农历生日的,小时候我奶奶常常跟我说我是四月初十晚上八点生的。那时候还不会看农历日历,不知道日子怎么查,每一年快到四月初十,可能在四月初一那天,我奶奶就开始算著,还有十天我就要生日了,开始在家里念叨,爸妈也就还算放在心上

后来出来读书,一个人在省外上大学,大一的时候感觉四五月份快到了,生日也快到了,生日当天爸爸打电话给我说听奶奶突然说起来今天是我生日,赶快打电话提醒我,叫我吃顿好吃的庆祝一下,并且给我发了个红包

后来我渐渐就明白农历在日历表上怎么看了,就是农历月份往往会比公历晚一个月,四月初十那就在5月份的日历里找初十这个日子就好了

大二的时候 奶奶生病了 亲戚轮流照顾 奶奶去姑姑家住了

那一年 爸妈没能记起我的生日

我自己提前算好了日子 请室友吃了个小蛋糕

因为按农历算 那一年刚满二十岁

结果室友的意思是 就算你请我们吃蛋糕 我们也不知道是你的生日 也没准备礼物 吃完了别找我们要礼物

大三的时候 已经对生日这个概念提不起丝毫的兴趣了

并且也不打算过

觉得可能这一天和平时也差不多了 一样要熬过去

再说自己提前查好哪一天再大张旗鼓地告诉别人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强行向别人要礼物 我向来也不喜欢做

谁知道那时候啊 正好在大学遇见两个交心的朋友 常常一起吃饭 偶尔聊天时她们问我生日是什么时候 生日当天有好多吃的地方都有优惠 我就随口这么一说 那我身份证上的生日过几天就是了

没想到这两个人就记在心里 偷偷合计著给我买了套我特别喜欢的汉元素

我当然也请她们吃了海底捞

大四这年 忙忙碌碌找工作 平时不怎么回学校了 她们依然是记得我的公历生日 零点为我发祝福 还给我寄来了生日礼物

而我爸爸 只是在我农历生日那天晚上九点给我发了个红包88 一句祝福也没有

我真的 再也不想过农历了

准确的说 假如没有人记得那个日子 那么过与不过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想要的 不过是凑巧有个借口 和亲人们朋友们问候几句 坐下来一起吃个饭

农历太复杂了

我这两个朋友们都喜欢过公历。


现今社会,大家工作生活都很忙碌,按农历过生日,每年日子都不一样,那要对你很用心的人才会刻意查询你的每年农历生日,而按公历过生日,身份证上的日子每年固定,好记又方便,稍留意就能知道你的生日,让朋友对你的关心和爱,稍微减少点难度,不是于己于人都是个美事嘛。个人喜欢星座之说,感觉比属相更有意思,所以,生日选择过公历。

尊重传统文化,大节日一起过,自己生日属于私事,怎么感觉好怎么来。公历过生日,每年会收到各个网站劈哩叭啦的生日祝福,也是一种同乐哈哈


因为,

单位放假,

学校开学,

各种政策出台时间,

你的身份证上,

全是公历。


因为大部分都年轻人都出门在外


没有啊,我认识的人都是农历生日啊!


不少啊,只不过有的人经常用阳历日历,不知道农历几月几号了,就只过农历了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