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在關羽,張飛去世後,他們的兒子關興,張苞跟隨劉備東征東吳,他們和父輩一樣,各自拿著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英勇殺敵,屢建奇功。

演義里講關興刀劈李異,周平,並殺死潘璋以祭祀關羽亡靈,還說張苞刺死謝旌,夏徇,活捉譚雄,崔禹。還有傅士仁,糜芳,范疆,張達小說里講也被關興,張苞殺死祭靈。

那我們來看看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子興嗣,丞相深器,弱冠侍中,數歲卒」很簡單寥寥幾字,古人就是惜墨如金講清楚了關興20歲擔任了侍中,皇帝近臣,負責皇帝安全,並不需要上陣打仗,也根本沒有他東征討吳屢立戰功的記錄,而且沒過幾年就死了。關於張苞那更簡單了《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既然早夭那就是未成年就死了,甚至張飛在世時就去世了,次子張紹繼承了張飛的爵位,那張苞上戰場殺敵的事更無從可考。

《三國演義》里死於關興刀下的李異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陸破先主於虢亭,李異等踵躡駐南山」李異確實參加了夷陵之戰,但他後來跟蹤蜀軍,並沒有說被關興殺死或戰死沙場,周平就沒有這人,是虛構的。至於潘璋有單獨的《三國志~潘璋傳》,「備出夷陵,璋於遜拒之,殺傷甚眾,拜平北將軍,襄陽太守,……嘉禾三年卒」,潘璋在夷陵大戰中非但沒死還立了戰功,後來活得好好的,死於夷陵之戰後十幾年。

張苞刺死的謝旌在《三國志~陸遜傳》里記載隨陸遜西征夷陵也屢立戰功,並沒有被張苞刺死,那夏徇,譚雄,崔禹都查無此人。至於傅士仁,糜芳,范疆,張達,他們歸降東吳後就再也不見任何史書記載了。

由此可見,《三國演義》里所描寫張苞和關興繼承父志衝鋒陷陣殺敵是作者虛構的。雖然讓喜愛三國,崇敬關張的人們大失所望,但滿足了人們想像中關張的英勇事業有人繼承,虎父無犬子的美好願望。

作者羅貫中也是出於大眾的這種心態,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再加上那支生花妙筆,虛構了關興,張苞的英雄史。

其實凡在老百姓中傳頌的英雄傳記類人物,後來民間藝人大多數都會給其來個續篇。記得《岳傳》後有岳飛後代岳雷掃北的,《楊家將》後的故事更多了,人物都虛構的,《水滸傳》也有後傳,好漢後代們再聚義起事的,明代有《三國志後傳》,清代有《小桃園》講劉關張等後人再聚義討晉甚至恢復蜀漢的,不一而足。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崇拜英雄人物,積極向善,嫉惡如仇的理念,當人們讀到這些作品心情總是似乎得到了某種安慰。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