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二八纪念日,每年到了这天,我总会想起我的外公。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回外婆家,总会看到外公忙完一整天后一个人静静坐在客厅,以手指从厚厚的脚掌上撕除死皮。没错,我的外公是农夫,这样的动作很是平常。印象里外公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看见孙子就算开心,也总说不上几句话。

等到年纪稍长,我才从母亲那里知道外公的学历。如果他尚在人世,应该与李登辉先生差不多年纪,他在日本时代读到高中毕业,本已考上大学,但因家庭因素未继续就读。在那个全班50个学生里没几个台湾人的年代,外公这样算是知识分子了。但奇怪的是,从小我没在外公家看到过一本书,更别说是日文书了,不只是我,连我母亲也从没见过家中有书,或是见外公在看书,严格说来,外公家与一般农家无异。这是很奇怪的现象,按说这样的知识份子家中是不可能连一本日文书都没有的。

据母亲描述,外公在50多岁时,有一次有个30余岁的人因故寻隙,突然向我外公迎面攻击,那人并不瘦弱,外公也并不高大,但外公一招就将那个人远远摔了出去,当时在场包括我的外婆与妈妈都吓一大跳,她们从未看过外公如此,也从未见过外公习武,他何以有此本事? 我听了以后顿时明白了。在日本时代全台各地广设武德殿,中学生会在这里练习剑道与柔道,那是他们的必修课程。外公摔人而出的技巧,我想应该是柔道吧。隔了三十年仍然记得如何使出柔道的技巧,由此可见日本教育对外公的影响有多深远,正因如此,外公家全无日本时代留下来的物件就更显得奇怪了。

台南武德殿 (from Wikipedia)

1280px-Tainan_Butokuden  

台中武德殿

PC150830  

高雄武德殿

P7293731  

根据母亲的印象,十余年前新闻媒体开始会在二二八这天提起二二八事件时,那时已经生病的外公看了嗤之以鼻,说道"就是死了很多人啊,有什么好说的"、"基隆港那时的水都是红色的"等等,母亲再想细问,外公就一句话也不说了。当初国民党刚来台湾时,曾招揽外公到公家机关上班,但被外公拒绝了,因此务农一生。外公一辈子不谈政治,痛恶国民党,也绝口不提日本时代与二二八时所发生过的事。我猜想也许是因为二二八那时他曾经历过可怕的事情,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有计划地捕杀台籍菁英,我猜想是不是害怕受到牵连,所以外公将与日本有关的一切物件尽数销毁? 他如此痛恨国民党,会不会是因为有朋友在二二八事件中牺牲了? 我好想问问外公,但,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再说一件关于外公的轶事。外公鲜少到台北来,有次他到台北经过自由广场,他吓了一跳,说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大一块空地呢? 以前(50-60年代)满满的都是房子啊。据说以前选中在这里盖中X纪念堂,但当时的住户大多不肯搬走。于是某天晚上一把火,就多出一大块空地了。这把火怎么来的呢? 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还是要谈到二二八事件。这个事件对台湾的影响深远,台籍菁英大多数被捕杀,造成严重断层,没死的与剩下的台湾人一样再也不敢碰触政治,长期的政治冷感仍影响不少现今50岁以上的人们。造成二二八事件的背景主要有三个:

1. 陈仪政府政、经、军三权专断: 政府官员几乎任用外省人,且贪污腐败严重;经济方面完全垄断,日本时代至少允许中小企业的发展,但陈仪政府在经济上完全垄断,令许多人做不了生意;但最严重的还是通货膨胀,陈仪政府将大量物资运往中国以供国共内战所需,又大量印发纸钞,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米价涨了四百多倍,饥莩遍野。许多公共建筑、学校的设备以及工厂等生产机具被也军人洗劫一空,造成生产力严重下降,更加剧了这样的现象。

2. 军队军纪败坏: 纪录上当时国民党军队常有偷窃、抢劫、诈欺、乘车吃饭不付钱,甚至开枪伤人、奸污妇女之情事发生,造成了当时许多本省人对外省人的仇视,才会在事件一开始出现大量本省人殴伤外省人的情事。

3. 文化差异: 虽然当时较年长的台湾人还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在日本时代末期出生的年轻人经历过皇民化教育后,有部分认定自己是日本人,自然更瞧不起军纪败坏的国民党军队,而国民党军队在历经与日本血战数年后,也同样对穿著日式服装的台湾人反感。

其实以上1、2两点放大来看,当时的中国各地也处于同样的状况,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国民党军纪败坏,蒋介石虽曾试图改变,但最后仍未成功。这显示了他没有改革的决心与方法、纵容属下贪腐、也缺乏对军队的约束力,当时他面对中国各地的混乱,也是一贯以武力镇压。二战以后,蒋介石的国民党仍握有政经军大权,也几乎接收了所有的日军锱重,相较之下共产党当时蜷缩于东北一隅,困顿装备不良,何以能在不到四年中将蒋介石政权赶出中国? 主因就在于人心之向背。战后中国民生凋敝,试想如果一边的军队是会到你家中搜刮财物,临走时连你家门板都给拆了,还可能抓了个年轻男性充当军伕,但另一边的军队会给你米饭牛肉汤吃,你会支持哪一边? 共产党的阶级斗争若不是在政府高官贪腐、贫富差距巨大、饥荒严重的情况下,能如此成功吗? 

网路上甚有谬论,认为无资料显示蒋介石下令镇压。没错,蒋介石于1946年三月七日派了军队给陈仪,没有资料纪录他曾下令镇压。但陈仪屠杀的情况,蒋介石是知道的但却未表示意见,等同默认,事后也未追究陈仪的疏失,他后来是欲投共才被蒋介石处死的。另外研究蒋介石的学者均发现蒋介石有口头谕令的习惯,既是口头谕令,当事人皆死去后自然不会留下任何资料了。蒋介石虽非罪魁祸首,但仍是帮凶。

这些年来每年的二二八纪念日,国民党政府只是敷衍地道歉,顺道申明应该要放下仇恨,却从不肯正视历史真相。目前关于二二八事件经过,很多还是倚赖当事人的回忆录或侧面资料,而缺乏官方纪录。没有真相,该如何放下仇恨呢? 也许有些证据已遭湮灭,但我相信中央单位定仍保存部分相关资料。难道不敢面对真相,是因为目前的国民党高官的父执辈当年均曾参与事件? 说讨论二二八事件会挑起省籍情结根本是假议题(二二八事件中亦有外省人受到波及,同是受害者),台湾人想问的,是自始至终不愿面对真相的国民党政府。

 

 

真的好想好想跟你说说话啊,阿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