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肤,白面具》这本后殖民主义大家法农的名著,点出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心理向往,使得被殖民者在独立后,对政府失望,而对殖民者认同的扭曲心理。

 

今天读《百年仰望》一书,文中有一篇是胡为真写他的父亲胡宗南。胡宗南是毛泽东视为对共产党的最有威胁力的两位国民党将军之一。胡将军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恨不能战死沙场的精神,令人景仰。

 

很多人不敢回顾中国近代史,似乎认为那是一页丑陋的历史,甚至希望与中华民国切割,甚至与日本或美国认同。但是,不要忘记,曾被美国殖民的菲律宾,从比台湾发达的地位陷入经济政治泥淖,美国一力支持建国的以色列,至今令中东地区以巴冲突无法索解。更不用说非洲、中南美洲的前殖民地,很多至今仍是内战频仍、饥贫交迫。

 

有关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造成的种种政治、经济与心理各层面后患,后殖民主义做了很多深入的探讨。由此来看,台湾在脱离殖民后,所达成的成就,可说十分了不起。但是,观察当今台湾社会的仇恨敌对心理,令人忧心台湾会不会走上其他被殖民国家独立后的「殖民乡愁」陷阱?

 

光复后,台湾人无不欢欣鼓舞迎接国民政府,随后却因日本的现代化与中国的破败产生反差,在心理上对殖民国产生向往,对国民政府产生失望。

 

由这个角度观察,二二八事件是一个悲剧,却不是一个特例。

 

前来接收台湾的四十四军衣衫不整、军纪散漫,这是国民政府当初的一个严重失策。然而,怎会犯下这样的失策?却有其不得不然的历史背景。

 

胡宗南率领的部队是国民政府最精锐的战力,他也是最后一位撤守来台的高级将领。一向以服从为最高原则的胡宗南,在内战最后阶段,曾对蒋中正要求其从秦岭分兵护卫重庆的指令有些迟疑,因为战线拉太长,绝非胜利的战略。但是,他仍然接受了命令,忍痛让他的部属弟兄伤亡惨重。

 

八年抗战,光凭穷困且军备落后的国民政府是打不赢的。但是我们打赢了,这是外交与国防各方面的奇迹,我们保卫了祖国,赢得了国际间的尊重。

 

惜战争时的兄弟,到了打赢时却各有盘算。二次战后,西方国家与苏联签署了雅尔达密约,出卖了我国。于是,中共在苏联扶持下壮大,而美国派来的调停使者同情共产党。同时,获得扶持的共产党慷国家之慨,把土地分给农民,赢得广大农民的心。

 

在这种紧急军情下,国民政府如何能够派出精锐部队来接收台湾?

 

二二八这一页历史,应该载入史册,让每个国民都以史为鉴。但是,却不应该定为国定假日,让国民每年为此「庆祝」;因为,伤痛应该修复它,而不是每年揭开它,让它永难复原。

 

古今中外,从没有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杀戮,犹太人惨死希特勒手下、日本南京大屠杀,这些都没有变成国定假日,英国人也不会把送国王上断头台那一天定为节日。

 

我们不再庆祝光复,却庆祝二二八,这反映的是哪种心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