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哦!

從世界範圍來看,在過去十五年中,私立教育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全球私立學校的入學率不斷攀升。收入的增長和技術的發展等因素推動了私立教育的增長,大量的資金被投入到私立學校之中。與公立學校相比,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是否更優?如何進一步規範促進私立教育的健康發展?2019年4月11日,英國《經濟學家》網站刊發專題系列報道《私立教育》(Special Report: Private Education),從全球視角對私立教育復甦的原因、私立學校教學質量水平和如何規範私立教育發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

原文 :《全球私立教育的繁榮》

編譯 | 熊一舟

圖片 | 網絡


私立教育的快速增長


過去教育是由企業家和宗教組織提供的,但從18世紀的普魯士開始,政府開始接管教育。近年來,富裕國家往往主導本國的教育,私立教育僅限於精英教育和教會教育。在發展中國家,從搖搖欲墜的帝國中建立起來的新國家熱衷於提供公共教育服務。這既是爲了迴應本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又能塑造下一代人的思想。

  

但現在私立教育正在復甦。過去15年裏,全球私立學校的入學率有所上升,小學入學率從10%升至17%,初中入學率從19%升至27%。與中低收入國家相比,富裕國家的增長並不明顯。中低收入國家的人們將大量資金投入到私立教育體系中。



推動這一增長的因素有四個。首先,收入在增長,尤其是在富裕階層。由於出生率在下降,每個孩子的可用資金的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收入的增長速度。在中國,獨生子女政策意味着許多家庭中有6個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準備投資於獨生子女教育。

  

其次,由於製造業的相對衰落和資本密集度的上升,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的就業機會正在減少。想要獲得較好的工廠工作也需要一定的資質。儘管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但教育的回報卻在上升。在人口較少的發展中國家,教育的回報比發達國家更高,因此對這些國家的年輕人來說,接受更多的教育變得更加重要。

  

第三,教育不僅輸出人才,還提供一些人才就業的機會:接受教育的孩子越多,對教師的需求量就越大,尤其是在那些女性的工作機會受限的國家。大量受過教育的女性能夠承擔教師的角色。

  

第四,技術正在創造對新技能的需求,而私立學校似乎更擅長提供這些技能。技術的發展也打開了新的市場,因爲互聯網使人們能夠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教育。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之間的分界線往往並不清楚——例如,許多國家的公立學校部分由私人贊助,而私立學校則獲得公共資助——而且私立學校的規模和增長因國家而異。總體而言,國家越發達,私立教育的作用往往越小。在海地,約80%的小學生接受私立教育;而在德國卻只有5%。在歐洲大陸,國家公立教育質量普遍較高,因此私立教育往往發揮較小的作用。

  

與歐洲一樣,東亞國家在教育方面也有慷慨且大多是良好的政府供應,但與歐洲不同的是,東亞國家的私立教育也在快速增長。越南既有低收入國家中最好的公立學校體系,也擁有可能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私立教育機構。中國教育企業的市值高於其他任何國家,這表明投資者將其視爲一個黃金機遇。在南亞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貧困、移民和人口增長使得政府很難在許多城市提供教育,因此私立教育規模龐大,而且增長迅速。精英階層已經離開了公共體系,許多中產階級和窮人也在效仿。


教學質量難分伯仲


2017年的一項全球調查發現,與公立學校相比,私立學校的學生家長更有可能對自己孩子所在學校的教學給予正面評價。而政府通常不太熱衷於私立教育。這其中可能有一些自私的考量:不願讓出權力、任人唯親的機會和教師工會的影響。但有些原因則是完全有理有據的:政府需要促進教育質量、教育機會和公平。

  

然而,教學質量的優劣很難衡量。在全球高等教育聯盟中,私立院校佔據着主導地位。《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排行榜前10名中,美國私立非營利性大學佔據了7席,英國的三所私立大學佔據了其餘3席。排名第11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評級最高的公立大學。但這些排名幾乎完全取決於大學的研究表現,而其提供的教育水平則很難衡量。



在一些國家,私立學校做得特別好。根據劍橋大學出版的一份報紙提供的數據,2006年至2016年,威斯敏斯特學校平均每年有79名學生進入牛津和劍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學校都多。但是,威斯敏斯特學校是英國最頂尖的學校之一,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聰明學生,每個孩子的花費是公立學校的4.5倍。用大量資源教育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並不是教學中最大的挑戰。

  

對學校更好的測試是看它們是否增加了價值——換句話說,產生的結果是否優於最初的預期。在經合組織最新的PISA測試中,私立學校的學生在閱讀和科學方面比公立學校的學生做得好得多,但在區分了學生家庭的經濟背景之後,結果卻發現他們在閱讀方面做得並不好,而在科學方面做得更差。美國得出的一項研究結論是,私立學校並不能實現學生價值的提升,而英國則相反:在對出生於1958年、分別就讀於私立和公立學校的兩羣人進行比較後發現,無論是在大學的表現還是在勞動力市場的表現,就讀於私立學校的學生都表現得更好,即使將個人能力和家庭背景考慮在內也是如此。在對1970年出生的學生進行相同比較後,也得出了類似結果。



在貧窮國家,更多證據往往有利於私立學校。英國國際發展部對非洲和南亞進行了21項研究,其中14項研究發現私立學校的孩子學得更多,而另外7項則沒有發現差異。在這些研究中,沒有一項研究顯示公立學校名列前茅,但私立學校的優勢也並非壓倒性的。在印度安得拉邦進行的一項嚴謹的研究中,兩種學校的學生在大多數科目上的分數是一樣的,儘管私立學校的學生印地語成績更好。


發揮優勢與規避弊病並重


隨着私立教育的發展,它的優勢和劣勢越來越明顯。它擅長在國家沒有能力的地方提供教育資源。在貧窮國家,它提供的教育略好於政府。但它也助長了不平等,阻礙了社會流動性。

  

許多教師工會和左翼政客都贊成廢除私立學校。廢除可能有助於解決公平問題,但在教育普及性和質量方面都將付出代價。如果沒有私立教育,在發展中國家快速增長的城市裏,許多兒童將在更差的學校上學,或乾脆流落街頭。



另一種方法是規範私立教育。例如,爲設施和教學制定嚴格的標準。在運轉良好的國家,這樣做是合理的。第三種方法是政府通過發教育券或補貼的方式,與私立學校合作。其理念是讓社會從私立教育的優點中受益,同時減輕它所造成的不平等。

  

這種合作關係正在擴大,但迄今爲止,它們的表現好壞參半。印度政府要求私立學校爲貧困兒童保留25%的學額,但這一做法並不成功。政府遲遲不願支付其賬單,這項行動深陷法律泥潭。在這項行動發起的十年後,只有16%的私立學校參與其中。這種合作關係有時還會淪爲向較富裕人羣提供補貼的工具,並導致社會分層。



然而,精心設計的公私夥伴關係是能夠發揮作用的。世界上兩個最好的教育體系——荷蘭和中國香港——就是基於這種夥伴關係。在這兩個地方,私立學校能夠得到公共資金和很大的自主權,同時受到嚴格的國家監管,以提高教學標準和限制不平等。智利以提供教育券爲基礎的教育體系儘管存在缺陷,但仍優於鄰國。對於那些政府難以提供教育機會的國家來說,教育券尤其有用: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260萬兒童得益於用教育券上學;烏幹達有40萬人受益於教育公私合作關係。設計和監控是至關重要的,世界銀行的哈里·帕蒂諾斯(Harry Patrinos)說:“必須嚴格且經常地衡量績效,並相應地調整方案。”

  

私立教育的繁榮可能助長了不平等,但它也導致了大量資金和精力被前所未有地用於改善人類的大腦。政府應該鼓勵這樣做——但要儘可能廣泛地傳播收益。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7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文章

收藏:轉型中的巴基斯坦新聞業與新聞教育 | 社會科學報

觀點 | 教育若想走到世界前沿,還差了這些……

現在是美國高等教育的黃金時代嗎? | 社會科學報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官網

http://www.shekebao.com.cn/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