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注:随著媒体形态的快速迭代,新旧媒体的界定也变得模糊,相对纸媒而言门户网站必然是「新媒体」,随著移动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内容分发平台的崛起,门户已经称不上新。

当大家带著一份质疑感慨「门户网站已成传统媒体?」的时候,我们发现门户网站的总编辑们竟然「跳的比纸媒人还快」。

门户网站总编辑竟然跳槽比纸媒人还快?

文:二维酱夏之南 来源:媒记(有删节)

据TechWeb、雷帝网的报道,新浪网副总裁及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将离职,加盟阿里巴巴旗下的UC,负责UC内容和土豆短视频业务。

早一步离开新浪的陈彤,去年10月从小米去了一点资讯任总裁,与前搜狐总编辑吴晨光和凤凰网CEO刘爽搭档。而陈彤在新浪时的老部下赵添,已是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内容运营负责人。

老沉重回内容一线,执掌一点资讯

陈彤在新浪做了17年总编辑,他离开新浪时,有人大呼「总编辑已死」,他的转身似乎也意味著一个时代的落幕。

两年后,对新闻怀有执念的他又回到了内容一线,成为一点资讯总裁。不过此时互联网的格局已大有不同,新浪门户时代的荣光已逝,个性化资讯App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低俗化、视野狭窄等痛点,也成为「互联网新闻教父」陈彤面临的课题。

在谈到内容分发产品的演算法时,陈彤说,「我坚信在演算法的基础上应该加入新闻理念和情怀」,「人工智慧会给新闻操作方式带来一些改变,但编辑的作用更大,其实设计新闻演算法的软体工程师也算网路编辑。」

除了演算法与人工编辑之间的矛盾,老沉要面对的还有BAT的强势入局。BAT发力后,双雄争霸的竞争局势很快被打破,腾讯的「芒种计划」、阿里的「量子计划」以真金白银吸引内容创业者,流量及收益迅猛增长。

周晓鹏加盟阿里UC

在去年新浪举办的未来媒体峰会上,周晓鹏曾提出一个观点:未来媒体公司一定是技术公司,或者说具备技术能力的公司。它同时也是艺术公司,具有表达的、思想的艺术。

2016年底,他在内部提出了「有视角的新闻」,并成立了新浪新媒体实验室,推出面向国际自媒体平台「地球日报」,智库项目「新浪智库。另外,新浪视频直播平台天眼直播、拍客、航拍体系的推出均由他一手推动。

这一系列的举动足以印证周晓鹏对于技术的重视。新浪作为曾经的第一门户,新闻业务发展已久,也相对稳定成熟,想要实现变革,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资源上,或许都难以得到全力倾斜。

而阿里一直想发展内容业务,UC是阿里大文娱核心头部旗舰,在支持力度和发展上资源充足。周晓鹏此时加入UC也是合理的选择。

服务90后社交需求的GetFun

2012年8月,陈锋入职网易,担任门户事业部副总编辑,负责新闻中心和财经中心业务,2014年9月,在总编辑赵莹离职宣布1个月之后,陈锋接替该职位,全面接手门户事业部内容业务。

一年之后,陈峰选择离职创业,项目叫做GetFun(盖范),是面向新生代,尤其是90后人群的社交媒体App,为年轻人提供基于兴趣的内容和社交服务,2016年1月,获得1500万天使轮投资。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这位总编辑认为,社交和演算法都是热门的移动内容分发机制,盖范GetFun试图应用这两种最有效的内容分发机制,并创造更新的资讯分发模型,给用户带来更新鲜、更优良的移动内容体验。

从游戏语音进军多元娱乐直播的YY

另一个前总编辑李学凌是多玩游戏网和YY语音的创始人。根据公开报道,2005年他带著10个网易时期的旧部,在腾讯和新浪的夹缝了中创建了YY并在游戏语音领域快速崛起。

2012年底,启用新的公司品牌「欢聚时代」后,顺利登陆纳斯达克。这款最初用于游戏沟通的即时软体,成为国内网路视频直播行业的奠基者。

在经历网路直播狂热的2016年后,YY也逐渐将PC端的优势转移到移动端。「全民娱乐视频直播平台,注册用户超10亿网站」成为官方对外宣传内容。而在一些第三方数据中,YY直播成为和「一直播」「映客」并列的国内视频直播第一阵营。

曾经「抗衡」微信,如今淘金直播的陌陌

陌陌科技创始人唐岩,也是网易总编辑出身。

2011年4月,网易门户任命唐岩为网站部总编辑。同年,唐岩离职创立了陌陌科技。三年后,陌陌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在主攻熟人社交的微信开拓出「朋友圈」和「公众号」两大功能之前,被网友称为「约炮神器」的陌陌因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突出表现,一度成为和微信相抗衡的移动社交工具。

上市后的陌陌逐渐洗掉「约炮」相关的标签,战略层面也顺应风口变化,开始在直播和短视频领域发力。财报显示,在2016年四季度,直播付费用户350万,占陌陌8110万月活跃用户的4.3%。不过也有人指出,陌陌过分依赖直播收入。唐岩回复经济观察报称,无论做直播,做短视频,还是泛娱乐,社交始终是第一位的,陌陌依然是一家开放式的社交公司。

曾光明成为快手第三个合伙人

离开网易后,曾光明依然担任著「顾问」的角色。不过十多天后,他已经投入到新的工作中。11 月份,曾光明见了快手 CEO 宿华,聊得投契。曾光明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快手,担任首席内容官。

曾光明说,自己离开门户网站,是因为没有门户网站能够提供他理想中的技术。借助快手的技术,曾光明想去打造「真正的 UGC」。

刘春投资自媒体挣钱

说起来,和内容创业有联系的还有前搜狐网总编辑刘春,2016年5月这位前门户总编辑加盟了中南重工旗下影视公司中南影业。

今年3月31日,刘春在微博中写下:「因为喜欢吃吃喝喝,前年投了个介绍吃吃喝喝的微信订阅号公司(「潮生活」),没想到去年一年收入超过6400万,比前年收入涨了两倍,看来做微信订阅号的确实厉害。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下滑得这么狠,钱都流到新媒体去了吧?看来吃吃喝喝也是生产力,打飞机去深圳喝过期茅台去。日子嘛,简单就好。」

陈朝华加入北京时间

今年1月初,陈朝华正式从搜狐离职,加入北京时间,出任360副总裁、北京时间联席总裁。

回顾在搜狐近两年的工作,陈朝华是这样总结的——「对新闻的敏锐判断、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在原创团队里得到较好的贯彻,加大了搜狐的独立思考内容,推出一些原创栏目、策划。」

但他也提到,自媒体化的改革,有关部门对原创内容的管控加强,还有团队骨干人员不断流失,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为什么四大门户留不住总编辑?媒记君曾经总结过这样一些原因:

1.高风险。总编辑是门户内容的最终把关人,也意味著内容上如果出现重大问题,总编辑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2.高压力。压力不仅来源于管控,更来源于带领团队转型的重任。如在一两年之内做不出成绩或者想法受阻,选择转换平台也是情理之中。

3.高诱惑。从总编辑离职后的去向就能看出,很多人选择了创业,或者加入企业、新媒体平台,离开门户后可能有更加自由灵活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收入,而一些新兴的公司也是求贤若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上谈兵【ID:paperstrategy】关注报业转型,传递报人创意,汇聚报改资讯,提供有价值的传媒集团样本观察、分析和解读。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