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清代皇帝們一直居住的超大型別墅羣,當你遊歷故宮時,你會想到些什麼呢?當你從午門一路漫步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或者當你走近延禧宮、景陽宮、寧壽宮時,你是否也曾經暢想過,皇上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皇帝的日常娛樂生活,當你仔細瞭解後,也許你就會覺得,皇帝的日常娛樂,還沒有手機好玩呢。

  從皇帝的普通第一天開始說起,對於古人們來說,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娛樂活動當然是讀書。當然書並不僅僅是經史子集之類的東西,音樂、美術、數學、醫藥等等各方面都會有所涉及。與現在的碎片化閱讀不同,清代一直重視皇子們的教育,學習知識都是通過通讀整本書籍,而這樣的好處也是明顯的:順治皇帝的繪畫水平據說極高,曾經賜予過大臣們自己親手繪製的繪畫,而書法水平也不錯,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就是順治皇帝寫的。

  而康熙皇帝自小就經常讀書到半夜,並且對於物理、醫藥等知識也有所涉獵,並且對於外國音樂也有所接觸,乾隆皇帝對於文物古董的喜愛也離不開他對於古書的學習,讀書這樣的娛樂活動在清代皇帝的生活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

  而讀書之外皇帝們也需要體育運動,弓射是清代皇帝最喜歡的運動之一,騎射這樣的技術是滿人的立身之本,拉弓這樣簡單的動作可以鍛鍊皇帝的體力、臂力和專注力等等,通常來說皇帝都會在早晨鍛鍊身體,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還在迷迷糊糊的時候做一些有一定強度的運動可以快速清醒(然後面對一天的工作)。

  當然除了娛樂了腦子和身子,肚子也不能被落下。清代遵循滿人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一天只有兩餐,分別是早上八九點的早餐和下午一兩點的晚餐(明明是午餐),這兩頓正餐之外還會有一些類似下午茶啊小食啊之類的東西。皇帝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個人吃飯的(這可能是爲了方便皇帝手抓豬蹄啃)清廷的御廚們足夠把皇帝喂得舒舒服服的。

  清代的廚師中大致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跟隨清軍入關的廚師們,他們擅長於製作滿族傳統的食物,並且也沿襲了清代祖先們的口味和習慣;第二部分是明代宮中的廚師們,作爲多年的皇家御廚他們更懂得皇家吃飯的規矩和禮儀,這其中的大多數都是山東的魯菜師傅們,這也是爲什麼魯菜直到現在都帶着一股子的富貴氣。

  第三部分是皇帝巡遊帶回的廚師們,比如康熙乾隆下江南時,帶回的擅長烹飪淮揚菜的師傅們;第四部分就是各民族的廚師了,是爲了照顧皇帝們的后妃,比如乾隆皇帝爲了照顧香妃,特別召入了回族廚師。皇帝的菜一般每頓爲八品大菜,四品小菜,其他各種點心、火鍋、粥、湯等不等,大約林林總總會有二十品左右的菜。

  清代皇帝們每天的配額比起其他朝代已經算作是節省的了,包括幾十斤的各類肉類,十幾只雞鴨啊羊啊,這就是皇帝一天的肉類攝入了,還不包括各種蔬菜、各種乾果、各種點心、各種酒類、牛奶綠茶等等,而皇帝吃飯的時候也需要各種各樣的規矩,比如傳菜的規矩、試毒的規矩、嘗膳的規矩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有機會我們再好好聊聊。

  而除了吃飯呢,吃瓜羣衆們最喜歡的當然就是皇帝們的後宮之事,其實皇帝們的生活遠沒有吃瓜羣衆們想象的那麼荒淫無度,畢竟作爲這個國家的董事長,皇帝每天也要爲自己國家是不是會有哪個地方發生問題而操勞,自雍正之後,皇帝就開始每天晚上睡在養心殿,即使是自家大老婆皇后,結婚後也要住回自己的宮殿。

  而至於翻牌子侍寢的那些小老婆們,雖然她們能暫時和皇帝住在一起進行運動,但是到了晚上十二點左右,運動結束,嬪妃們依舊得回到自己的房子去睡覺。那些清宮劇裏的後宮各種鬥心勾角只是爲了換一個十二點前和皇帝一起睡覺的機會,想來也有些心酸。

  而在重要日子裏,比如傳統節日、皇帝的生日等等這樣的日子裏,皇宮裏就會擺十幾天的戲在,京劇的源頭“徽班進京”就是源自於乾隆皇帝想聽戲,換位思考一下大概就是把自己的idol們請進自己家給自己唱跳吧,(有錢就是可以爲所欲爲)。

  除此之外,皇帝的日常生活也是枯燥乏味的,需要每天批改奏摺、與大臣問詢、商議解決辦法,皇帝們的日常娛樂也許在真的還不如現代人的生活吶。

  參考資料:

  【《中國故宮》、《皇帝大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