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財經APP記者 羅燕珊

  深圳坪山緊鄰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這裏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工業園,包括比亞迪的深圳坪山總部,那裏有一條七公里長的道路取名比亞迪路。但不爲外界熟知的是,在大亞灣開發區,比亞迪還有一片廠區,從事着IT電子製造,那裏距離坪山總部只有17公里車程。

  4月初,比亞迪電子一反往常低調作風,向媒體開放參觀位於惠州大亞灣的部分車間。比亞迪電子試圖通過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展示其在研發和智能製造上的實力,以擺脫外界對其“傳統代工廠”的刻板印象。

  比亞迪電子在2007年從比亞迪分拆出來,隨後於香港聯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爲手機部件與模組製造與銷售、電子產品組裝服務等,其控股股東爲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股65.76%。比亞迪股份過去五年財報顯示,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營收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疲軟、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5G即將商用的背景下,比亞迪電子正加快其業務轉型升級,將業務拓展成三大板塊--手機和筆電、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並寄望在未來5-10年各業務板塊突破千億規模,即比亞迪電子整體規模將衝擊三千億目標。

  走向“熄燈車間”

  惠州比亞迪第一事業部是比亞迪電子旗下重要的手機外殼及零部件製造加工的生產基地,擁有金屬工廠、精密CNC加工中心、3D玻璃車間以及模具車間等。目前,其生產的產品主要有金屬中框、金屬外殼、玻璃機殼和陶瓷、塑膠等一系列手機結構件。

  2018年比亞迪電子的金屬結構件出貨量約2億件,約佔全球安卓金屬手機總出貨量的1/3。

  手機金屬機身製造工序包含30多道,主要有CNC—PMH注塑—CNC—打磨—拋光—噴砂—陽極氧化(表面處理)—鐳雕—組裝等。

  時代財經在參觀CNC加工(計算技數控機械精密加工,按照事先編制好的程序自動對金屬件進行機械加工)車間時瞭解到,目前一個車間配有2500臺CNC數控機臺,755組機械手,每天可以加工10萬片手機金屬器件,並且車間聯網率超過90%。而整個比亞迪電子工廠擁有3萬臺這樣的高精度CNC數控機臺。

  “在金屬CNC領域,比亞迪電子的綜合實力全球排名第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比亞迪電子CEO王念強表示,到今年年底,手機的整機組裝能力可以達到年產1億臺。

  在走訪第一事業部數個生產車間的過程中,時代財經留意到車間內很少見到工作人員的身影,每個生產單元的設備自動化運作,機械手有序平穩將零部件放到對應位置,讓這些零部件在錯綜複雜的傳輸線上完成加工處理,當物料不足或出現其它故障時,信息會在聯網系統內自動通傳。除此之外,車間內還能看到無人駕駛的自動化小車(AGV小車)在承擔着運輸工作。

  比亞迪電子無人化物流系統小車

  據目前比亞迪電子車間已具備產線全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全流程信息化能力。下一個階段是依託雲端、聯網和大數據打造“智慧工廠”,預計在2021年可誕生“熄燈車間”。

  “自動化”使生產效率得到提升。比亞迪電子第一事業部總經理江向榮指出,2015年比亞迪電子的產值爲200多億,2018年是400多億,在產值增加的同時,員工數量並沒有增加,這是“自動化”最直觀的體現。江向榮向時代財經表示,比亞迪電子每年在自動化上的投入基本保證有5億元。

  幕後參與者

  在金屬結構件30多道工序中,技術門檻較高的是注塑環節。依託於1995年開始研發的電池外殼封裝技術,比亞迪電子在2011年研發出PMH技術(納米注塑技術),該技術可以說是比亞迪後來能拿下衆多手機金屬結構件訂單的“殺手鐗”。

  2015年蘋果公司發佈的iPhone 6,是蘋果手機採用金屬一體化機身的首次嘗試,粗壯的三段式白色“注塑條”尤其讓人印象深刻。雖然這不太和諧的外觀頻被詬病,但這背後反映了手機廠商追求機身一體化的審美卻礙於技術限制所作的妥協。由於金屬材質會屏蔽天線信號,因此可行解決方案是用塑料填充金屬殼部分區域,從而保證無線網絡的信號不被屏蔽,但這避免不了塑料條在全金屬機殼上的突兀。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iPhone 並不是最早採用金屬一體化機身的智能手機,最早的嘗試來自於曾經的安卓機皇HTC。其2013年發佈的The New HTC One是全球第一款採用金屬後殼的手機,而這款手機後殼的製作正是應用了比亞迪電子的PMH技術解決了金屬機身屏蔽信號的問題。

  圖:iPhone 6和The New HTC One

  金屬與塑料本身無粘結能力,因此需要對這兩種基材進行數十道工序加工,找出合適的材質進行改性之餘,也要找到最佳的注塑參數組合,使金屬和塑料完美結合,注塑前對金屬件的蝕刻步驟也要掌握好“納米級微孔”的數量和間距,這當中對技術要求的嚴苛性非常高。

  隨着工藝的不斷進步,手機機殼上的“天線注塑條”已被逐漸淡化,但在金屬中框的設計中依然有着需求。長期以來,比亞迪電子授權全球多家公司使用PMH納米注塑技術,並向其收取專利費用。

  目前,比亞迪電子金屬結構件一年出貨量超過2億件,佔比整個安卓金屬智能手機市場約三分之一。

  除了提供技術工藝,早在2012年,比亞迪就開始爲蘋果公司代工生產手機,隨後,又拿到了三星、華爲、OV等手機廠商的訂單。即使三星在國內的智能手機遭遇了滑鐵盧,但是其仍然是比亞迪電子的最大客戶之一。並且,如今比亞迪也開始爲小米代工生產小米9。

  5G前夕的準備

  近兩年,手機廠商的高端旗艦機型在後殼材料上開始更多地選擇3D玻璃或陶瓷等新材料,金屬後殼則廣泛應用在中低端產品,除了有無線充電等附加功能的考慮,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通信信號。隨着5G到來,更多的玻璃或陶瓷材料將被應用在手機產品上。

  調研機構IHS Markit分析師李懷斌向時代財經指出,“金屬機殼向玻璃或者陶瓷機身切換主要是因爲信號需要,尤其到4G+和5G階段以後,對於信號的要求更高,金屬對信號有影響,所以玻璃機身整體上趨勢比較明朗,低端規格可能用PMMA材質替代,相對成本更低,高端會差異化用陶瓷材料,相對質感會更好一些,但成本高。”

  在新材料的佈局上,比亞迪電子也在持續探索,包括低介電常數PMH塑料、3D玻璃、陶瓷等。其中,在3D玻璃生產方面,比亞迪電子已經處於產業第一陣營,2018年產能爲1億件,預計2019年總產能(包括汕頭和惠州工廠在內)將達到800k/日,全年實現2億件的產能。

  比亞迪電子管理層預計,金屬外殼(佔收入35%,目前中框/後蓋分別佔比70%/30%)將在2019年保持穩定增長。

  除了新材料技術的研發,比亞迪電子的業務板塊正從原來的“智能手機和筆記本業務”一大業務,擴展到智能手機/筆記本+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三大業務板塊。

  “比亞迪的優勢一直在金屬機身的加工,所以當趨勢切換爲玻璃機身後,智能機只有鋁合金中框可以用,而智能機需求是下降的,所以產品線延伸也很合理。” 李懷斌進一步表示,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利潤低,物聯網和汽車行業毛利率相對更高一些。“

  在新型智能產品業務方面,比亞迪電子2018年錄得43.4億元的營收,在整體業務佔比接近11%,主要涉及智能家居、遊戲及物聯網領域。汽車智能系統業務方面則錄得收入11.9億元,比亞迪電子預計2019年車載電子/物聯網業務實現收入翻倍。

  對於今年話題性很高的摺疊屏手機,江向榮向時代財經透露,比亞迪電子也有參與其中,主要工作是在結構件的摺疊處增大強度,使其能經受10萬次摺疊。

  雖然對未來有所佈局,但比亞迪電子仍需面臨”5G黎明前的黑暗“,機構普遍預測5G換機潮仍需一年以上。

  比亞迪電子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10億港元,同比增長5.86%,連續六年保持增長,但其歸母淨利潤爲21.9億元,同比下滑15.33%,這主要受市場競爭加劇、金屬部件利潤下滑影響。同時,新業務也要求持續研發投入。對於今年的利潤表現,江向榮表示預計仍會在二十多億元。

  低估值的煩惱

  截止發稿,比亞迪電子的市盈率爲10.69倍,總市值約266億港元,2018年營收410億港元。不過,比亞迪電子高層人士認爲資本市場對於比亞迪電子的市盈率和估值低於其應有的水平,這影響着比亞迪電子潛在客戶的選擇。

  有分析指出,比亞迪電子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是按照技術含量低的”傳統代工廠“而定,但其實際業務覆蓋範圍廣泛,對標公司較少,如果將比亞迪電子的相關主營拆分爲”研發+組裝“、”金屬“、”玻璃“、”塑膠“等板塊分別進行對標,其市值將是現在的兩倍多。

  王念強表示,未來5-10年,比亞迪三大業務領域(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均有望突破千億元規模。”這幾個產業未來都很大,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都是幾萬億的市場容量,新型智能產品和汽車智能系統也是剛剛起步,汽車電動化之後就是智能化,市場需要一個移動的智能平臺。由於一個小小的手機,全球已經誕生了那麼多偉大的公司。可想而知,到智能汽車時代,整個場景的市場將會非常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比亞迪電子舉辦開放日並宣佈新目標的第二天,其股價迎來8.13%的上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