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距離現在已經有差不多1000多年的歷史了,提起這個朝代,想必大家想到的人也不少,李世民、武則天、李白、杜甫、楊玉環、唐玄宗,然而這次小編要和大家說的並不是以上幾位,而是名將尉遲恭。他本是大唐的將軍,可是後來就發展成爲了門神的代表,在整個中華文化領域中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然而,有專家是指出我們所說的“尉遲恭”這個名字卻是錯的。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專家在混淆是非,按照史料所講,尉遲恭這個名字根本就沒有問題,大家所說的尉遲敬德也沒錯,因爲敬德是他的字。因此,這兩種叫法都沒有錯誤。

  然而,1971年的一次重要考古卻讓專家對尉遲恭這個名字產生了懷疑。當時,考古專家們得到一則消息,說是水田建設的過程當中發現了一座古墓。勘探發現,這竟然是唐代大將尉遲敬德的墓地。專家發現,其墓誌銘上標道:“公諱融,字敬德”。所以他的名字應該是尉遲融,而不是尉遲恭。

  此人爲唐朝的江山社稷做出了不少貢獻,而且十分受唐太宗的敬重,去世之後,也被人厚葬。所以他目的中的所有,無論是大還是小的細節,東不得馬虎物種表象的東西,更不會有任何差錯。

  根據記載,我們可以知道,尉遲恭的墓誌銘是由一個名叫許敬宗的著名書法家所撰寫的。完成之後,一定會讓將軍的家屬查看,如果沒有問題,纔可以上交到朝廷查驗,經過多重審覈才完工,所以墓誌銘上的名字絕對不會有差錯。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但是許敬宗當時撰寫的是“飛白體”的字體,在古代墓碑,這種字體很少會出現。從這我們也看出,一直都在李世民心中有十分重的分量。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尉遲融、尉遲恭,哪個纔是正確的?有人做出猜測,大抵是因爲“恭”字有所避諱。但這個說法沒過多久就被否定了,因爲有不少墓誌銘當中都有“恭”字的身影,再者唐代皇帝名字當中也沒有出現這個字。

  所以,專家們覺得,其實尉遲恭這個名字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很有可能是被誤傳的。因爲唐朝大都數人都稱呼其爲“尉遲公”,後人在抄寫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就有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尉遲恭。不過,這也是專家的猜測罷了,至於到底是“恭”還是“融”,仍舊是一個未解之謎,感興趣的人可以去昭陵博物館中看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