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幾秒,大腦會發出一個腦電波,就像海面上升起一個巨大的波浪。幾十年前,科學家在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掃描人和動物的大腦時,首次發現了這種超低頻腦電波,不過,當時的研究人員認爲這只是一種電子噪音,或是幾種較快腦電波的集合,沒有重視。

  現在,一項新研究檢測了小鼠的超低頻腦電波(頻率小於0.1赫茲),結果表明,這是一種與衆不同的大腦活動,與動物的意識狀態緊密相關。不過,對於這種腦電波的來源和功能,科學家仍然知之甚少。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可以檢測大腦的血流變化,而大腦的血流變化又與神經活動有關。這項新研究的重要參與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放射學和神經科學教授馬庫斯·賴希勒(Marcus Raichle)說,“如果你讓一個人躺在成像儀內,什麼也不做,這時候,你看到的大腦成像其實是相當雜亂的。這些靜息狀態下的神經活動,讓我們開始關注,這時大腦成像圖上的信號到底代表着什麼。”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4月的《神經元》(Neuron)雜誌上。

  爲了搞清楚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賴希勒的團隊一方面使用鈣/血紅蛋白成像,利用熒光分子從分子水平探測神經元的活動;另一方面用電生物學的方法,記錄下了不同皮層的神經元信號。他們同時檢測了清醒和麻醉狀態下小鼠的大腦活動,其中對清醒小鼠的檢測,是在一個黑暗房間完成的,當時小鼠正在吊牀上休息。

  研究團隊發現,清醒小鼠的大腦皮層中有超低頻腦電波通過,而在被麻醉後,腦電波的方向會發生改變。研究人員說,這種波與所謂的δ波(頻率爲1~4赫茲)和其他頻率更高的腦電波是不同的。

  賴希勒說,這些超低頻腦電波對大腦來說或許非常重要。“想象下皮吉特灣的那些巨浪,如果遇到海嘯,日子可能會非常難過,但正是在那種情況下,浪端才能閃現出絕美的浪花,”他說。換句話說,這種超低頻腦電波可使大腦更加活躍——讓思想的浪花閃現。

  其他研究人員表示,非常欣賞新研究採用的方法,但對研究結論,即超低頻腦電波與其他腦電波完全不同,他們則持懷疑態度。哥倫比亞大學祖克曼研究所的生物醫學工程學教授伊麗莎白·希爾曼(Elizabeth Hillman,未參與新研究)說:“我想提醒大家,對新研究得出的結論(靜息狀態下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圖反映出了大腦的一些特殊屬性,這些屬性與皮層間的高頻波動沒有任何關係)還是要謹慎對待”。希爾曼在2016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他文章中提到,受試者在靜息狀態下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得到的信號中,其實存在多種頻率的腦電波,而不僅僅是低頻腦電波。

  不同的大腦信號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研究人員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弄清楚這個問題。“這種腦電波模式非常新,”希爾曼指出,“我們還不知道它們到底代表什麼,要弄清楚這一點,真的非常難。”

  撰文:Tanya Lewis

  翻譯:馮布

  本文來自:環球科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