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國學大師王國維跳水自殺之謎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 09:48 新浪讀書

  文章摘自《扒著門縫看歷史》

  本書簡介:主要對明清至民國時期四十幾位歷史上爭議性頗大的名人進行了解讀,並通過紮實的分析,指出了這些人物不為常人所知的另外一面,寫出世事的詭譎和人性的複雜……

  1927年 6月 2日,國學大師王國維自沉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至今,王國維的遺書原件仍完好無損,被裱入一個四開對摺紙版內,現珍藏於國家圖書館善本庫。

  王國維 1877年 12月 3日(陰曆十月二十九)生於浙江海寧,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他是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家,哲學家,公認的國學大師。

  王國維自沉經過,曾有多人在紀念文章中提及。概括起來,經過如下: 1927年 6月 1日,王國維上午到清華大學工字廳,參加國學研究院第二班學生畢業宴會,沉默寡言。散席,王國維同陳寅恪教授一同散步回家,並順路到陳家暢談。當晚,學生謝國楨等拜訪,王國維還應學生之邀題寫扇面。之後,王國維批改學生作業,安然入睡。 1927年 6月 2日,王國維早起,其妻照常為他梳理髮辮(他是堅持留辮的少數人之一),進早餐,「無絲毫異樣 」。早 8時,王國維準時到清華國學院上班,商談下學期招生事宜。事畢,王國維向研究院辦公處工作人員侯厚培借兩塊銀元,因侯身邊沒有零錢,只好借他 5元錢一張的紙幣。眾所周知,王國維沒有帶錢習慣,因而無人生疑。9時許,王國維走出校門,叫一輛人力車,上午 10時左右,王國維到頤和園,並讓車夫在外等候。他直奔佛香閣排雲殿,漫步過長廊,在昆明湖石舫前獨坐沉思,約半個小時,他進入魚藻軒,點燃一支紙煙,慢慢地抽完,掐滅煙頭,突然縱身躍入湖中。距魚藻軒大約十幾米處,正好有一個清道夫,見有人跳水即刻奔來相救,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王國維不僅沒有嗆水,就連背後的衣服也未浸濕。但由於湖水較淺,王國維死意堅決,入水時用力將頭栽下,口鼻都被淤泥堵塞,以致窒息而死。據說,王國維遺體被置岸邊一夜有餘,上面覆蓋一張破舊篾席,篾席四周用磚塊壓著。觀者人人面呈慘淡之色。

  驗屍之後,人們從王國維衣袋之中,發現遺書一封,這是寫給他的兒子王貞明的。全文百餘字,照錄如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槁葬於清華園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不致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魯迅先生曾評價王國維:「老實得如火腿一般 」,其時,王國維正值 「知天命 」之年,其學術造詣亦是鼎盛之時,這樣一個人,怎麼會突然自殺呢?後人的揣測相當多。常見的說法,大致有三種:一是為滿清殉葬;二是煩亂家事友情;三是學術追求的苦悶等。

  關於 「滿清殉葬 」說,流傳廣泛。王國維對清廷是有感情的。這一點,無可置疑。1907年,他經羅振玉(羅與軍機大臣榮祿曾有私交)引薦,入朝為官,「學部總務司行走 」,並任學部圖書編譯局編譯,主編譯及審定教科書等事。1911年辛亥革命,王國維隨羅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以「前清遺民 」處世,而且至死都沒有剪掉清朝的辮子。回國後,當時的北大多次聘他做教授,均被拒絕。直到 1922年經請示溥儀同意,受聘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導師,但是不拿薪水。1923年,王國維經前清貴族升允舉薦,居然當了清遜帝溥儀的 「南書房行走 」,還「食五品祿 」。1924,馮玉祥發動 「北京政變 」,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曾憤而與羅振玉等前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有學者認為 「王國維是保皇派,他終其一生都是盡忠於清朝皇帝的」,「對於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局,他不敢設想,最後只能用自殺來結束他的一生。」(《王國維的美學思想》。但是,有一點我想不明白,1924年經此 「驅清之辱 」都沒有去死,他何以要在 3年之後才去死呢?其實,真要去死,家人又怎麼攔得住? 1927年 6月,正是國民革命軍北伐之時。有一些事,對王國維是有所觸動的。比如,北伐軍揮師北上,當時的湖南軍政府把曾經鼓吹復辟的葉德輝給槍斃了。因此,有人推測,王國維為了避免再次受辱,按「君辱臣死 」的古訓,便不如一死了之。但是,王國維根本沒有籌組復辟的劣跡,也不曾發表鼓吹復辟的言論。其實,王國維兩年前就已到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當教授去了,按一些人的說法是 「食了周粟 」了,他是沒有什麼理由恐懼的。他的遺書中也絲毫沒涉及清帝及前朝的事情。唯一可以拿來說事的,就是 「經此事變,義無再辱 」這句話。這句話,一定是說前朝受辱之事?不見得。

第二種說法,則是家事友情煩亂。其實,人生之辱,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有具體指向的。據說,保留王國維遺書的紙版,還有一款,即羅振玉版,上有羅振玉題款:「海寧王忠愨公遺墨,後公完大節後逾月。上虞羅振玉署 」,並鈐 「羅印振玉 」方章。這個紙版為什麼沒有用?我看是有原因的。羅振玉,字叔蘊,叔言,號雪堂,又號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其在語言文字方面、特別是甲骨文收集研究、銅器銘文的編纂印行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為 「甲骨四堂 」之一。綜觀王國維的一生,其受羅振玉之惠最多,比如,1901年受羅資助赴日本留學;1902年王國維因病從日本歸國,又在羅振玉推薦下執教於南通江蘇師範學校,講授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等;1906年隨羅振玉入京,經羅推薦,任清廷學部總務司行走。羅振玉甚至將自己的女兒嫁王國維長子王潛明,兩人成為兒女親家。

  然而,這對兒女親家,竟然在 1925年 9月之後發生了極大矛盾,羅振玉甚至說出了絕交的言語,很不簡單。王國維長子王潛明乃莫氏所生,娶羅振玉三女羅孝純。他是一個有主見,且獨立之人。他原寄居岳父家中,但是他不聽勸告,執意遷出了羅宅,過起了獨立的小家庭生活。但是,1925年 9月 26日,王潛明在上海病逝,年僅 27歲,他生育兩女,也均夭亡。王國維在處理王潛明後事過程中,與羅家發生了矛盾,甚至為了王潛明遺款的收存問題,打起了 「筆墨官司 」。當時,王潛明在海關工作,死後有恤金等遺款,王國維便委託人通過銀行將款全數匯至天津羅家,但是,羅家則因王國維曾批評兒媳 「無理 」而拒收,最終導致羅王兩人 「三十年金石之交 」的破裂。

  王羅兩人,皆飽讀經書,經綸滿腹。兩人書信往來,話裡有話,爭執不已。這期間,羅王來往書信的落款時間,大致是三天一信,六天一往返,由齟齬而交絕,共歷時 20天。從書信行文口吻看,王國維始終是珍惜舊誼的,但是,羅振玉則咄咄逼人,直至最後一信,說自己發斷交信 「殊非我心所欲」,指責王國維 「來書嚴峻 」。王國維念舊情,他覺得自己欠了羅家什麼,儘管有氣,話也是說得婉轉,可是羅振玉也是文化人,有些書面的語言,他反而更受不了。特別是,他自認為於王國維有恩,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說話?

  王國維之女王東明曾有回憶,很有說服力,她說:「父親最愛大哥,大哥病逝,給父親很深的打擊,已是鬱郁難歡,而羅振玉先生又不聲不響地偷偷把大嫂帶回娘家,父親怒道:『難道我連媳婦都養不起?』然後把大哥生病時的醫藥花費全匯去羅家,他們寄回來,父親又寄去,如此往複兩回,父親生氣得不言語,只見他從書房抱出一疊信件,撕了再點火焚燒。我走近去看,見信紙上款寫著:觀堂親家友 ……」不過,羅振玉的 「絕交書 」並沒有被燒,仍然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王東明讀到 「絕交書 」後感慨萬分:「任何一句,無不傷人自尊,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 」。王國維天性憂鬱悲觀,他曾在《靜安文集續編 ?自序》中說自己 「體質羸弱,性復憂鬱,人生之問題日往複於吾前。」以王國維之性格,這件事,當是特別不能忍受的,多年的至交,如此下場,情何以堪?我以為,他對世事的茫然與無助,才是他自沉的主要原因。

  至於自殉於文化傳統的悲情說,這應當是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判斷。

  這一點,可以在陳寅恪先生撰寫的王國維碑誌銘中讀到:「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今仁聖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於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 ……」對此一說,我似乎不認同。這種思想,其實是陳先生本人的思想意志而已,或與王國維無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