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卖房养老」前一段时间成了一个公共的热门话题。据说他老人家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房产,搬进一家收费颇为昂贵的养老社区,据他自己说,所住的房间有100多平方米,每月住宿费大约要2万元。

澎湃新闻

记者徐庭芳写了一篇记者的报道文章:「想和钱理群做邻居,老俩口每个月要花23000元」。按这位记者的说法:「记者算了一笔账:首先你得购买泰康旗下专属高端养老的年金保险产品,该产品需年缴10万元(总计两百万,可分二十年期缴),其次老两口需向社区管委会支付每月的伙食费、使用所有设施费用,大约15000元左右,每月总计缴纳约23000元。」

大多数网友在看了这个报道后认为,这是在为商家做广告,一个叫「大河」的网友留言问道:「给钱理群发广告费了吗?」而另一个叫「[email protected]」的网友则留言提供了这样一个颇为不同的例子「一个广东富豪,80年代开始经商,2000年已经拥有100亿资产,并正式退休,住进普通养老院,一人每个月花费3000元。他说:「我本是农民,一辈子节省,习惯了!不可能到老了,却去糟蹋金钱!!」」

但是,在网上,我们又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钱理群谈90后:他们最关心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据这个报道,谈到80后、90后群体,钱理群认为,他们既不同于40后、50后关心政治问题,也不同于60后、70后关心思想、文化问题,「他们最关心的是个人的生存、经济问题,首先是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问题。」

这个报道还说,在钱理群看来,这一代青年人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从小就以考大学和考名牌大学为自己人生目的,如愿以偿进入大学后,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还是一个信仰缺失的问题。他建议青年人从改变自己的存在开始,从改变周围的存在开始,「在这个追逐物质享受的消费社会里,我们这一群人尝试著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在许多人奉行极端利己主义拒绝任何社会承担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尝试著利己利他,自助助他的新伦理。」

让人颇感惊讶的是,生活在一个如此高档的养老社区,享受著高度现代化的物质生活的人能够说是在尝试著物质简单、精神丰富的生活吗?相比于网友提供的那个广东富豪,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极为奢侈的了!

尊敬的钱理群先生,您究竟是现代消费主义的反对者呢?还是支持者和实践者呢?还是帮凶和吹鼓手呢?

从「卖房养老」的事例中,我们显然可以了解到,对于追逐物质享受的消费主义,他只不过是口头上的反对者,而实际上是支持者和实践者,是不是象网友所怀疑的那样,也是一个帮凶和吹鼓手?我们不敢妄下结论!

但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这件事情上,钱理群老先生成了一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