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大师在2005年访问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时曾捐给北大35万元,请求给恩师胡适先生立铜像,为什么十几年过去了,铜像到今天还没有建成?


学校里应该是有这么几个雕像/纪念物:

蔡元培,脚底下常年有花

李大钊,脚底下常年有花,雕像也挺好看

塞万提斯,莫名其妙,没什么人搭理

斯诺墓,不太好找,有时候有人去看,没有花

不知道是老子还是孔子的一个大白雕像,脚底下常年有自行车

体育馆门口的一个打太极拳的,身上老有好多麻雀

邱德拔体育馆里的邱德拔,脚底下好多矿泉水瓶子

光华裸男,小丁丁被摸得倍儿亮

爱立谁的就立就是了,又不是没丢过这人。


买办阶级的代表,先总统(空一格)蒋介石先生都称为买办的人。都这名声了再立碑,除非北大变港大。

闻胡适定于十六日回来,是其想在雷案未覆判以前要求减刑或释放之用意甚明。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1960年10月13日)

当然,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打牌得了(笑)


如果立了,建议把胡博士下面的亲笔刻在正面,不可让世人忘了胡博士曾不计个人毁誉为我国谋「五十年和平建设的机会「。

1937年7月29日, 蒋公发表谈话《我国政府对日方针》,宣布「已临最后关头」:

今即临此最后关头,岂能复视平津之事为局部问题,任听日军之宰割,或更制造傀儡组织。……此后绝无局部解决之可能。……我国民处此祖国之存亡关头,其必能一致奋斗到底!

在 蒋公发表谈话当天,天津沦陷,次日北平沦陷。

又过了一周,1937年8月6日胡博士上书 蒋公,痛心疾首:

我所欲陈说者,只有一句话,就是在应战之前,还应该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

目标是什么呢?

彻底调整中日关系,为国家谋五十年的和平建设的机会。

怎么做呢?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

至于外交的方针,鄙见以为我们应该抱定「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放弃东三省为最高牺牲,求得此外的疆土的保全与行政的完整,并求得中日两国关系的彻底调整


《出卖灵魂的秘诀》 作者鲁迅

几年前,胡适博士曾经玩过一套「五鬼闹中华」的把戏,那是说:这世界上并无所谓帝国主义之类在侵略中国,倒是中国自己该著「贫穷」,「愚昧」……等五个鬼,闹得大家不安宁。现在,胡适博士又发见了第六个鬼,叫做仇恨。这个鬼不但闹中华,而且祸延友邦,闹到东京去了。因此,胡适博士对症发药,预备向「日本朋友」上条陈。

据博士说:「日本军阀在中国暴行所造成之仇恨,到今日已颇难消除」,「而日本决不能用暴力征服中国」(见报载胡适之的最近谈话,下同)。这是值得忧虑的:难道真的没有方法征服中国么?不,法子是有的。「九世之雠,百年之友,均在觉悟不觉悟之关系头上,」——「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

这据说是「征服中国的唯一方法」。不错,古代的儒教军师,总说「以德服人者王,其心诚服也」。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但是,从中国小百姓方面说来,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中国小百姓实在「愚昧」,原不懂得自己的「民族性」,所以他们一向会仇恨,如果日本陛下大发慈悲,居然采用胡博士的条陈,那么,所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中国固有文化,就可以恢复:——因为日本不用暴力而用软功的王道,中国民族就不至于再生仇恨,因为没有仇恨,自然更不抵抗,因为更不抵抗,自然就更和平,更忠孝……中国的肉体固然买到了,中国的灵魂也被征服了。

可惜的是这「唯一方法」的实行,完全要靠日本陛下的觉悟。如果不觉悟,那又怎么办?胡博士回答道:「到无可奈何之时,真的接受一种耻辱的城下之盟」好了。那真是无可奈何的呵——因为那时候「仇恨鬼」是不肯走的,这始终是中国民族性的污点,即为日本计,也非万全之道。因此,胡博士准备出席太平洋会议,再去「忠告」一次他的日本朋友:征服中国并不是没有法子的,请接受我们出卖的灵魂罢,何况这并不难,所谓「彻底停止侵略」,原只要执行「公平的」李顿报告——仇恨自然就消除了!

三月二十二日。


首先能在顶尖大学校园里立铜像,无非以下几种:

1、学校创始人、院系创始人,有重大贡献的著名校友、教授。

2、给学校捐过大钱、大楼、实验室,同时又比较有社会声誉,基本没有负面信息的。

3、历史著名人物,或垂范千古,或开宗立派,或立言不朽。

其他什么烂大学里土大款捐200万立个像什么的就不讨论了。

所以北大不肯拿李敖的钱给胡适立铜像,浮在表面上的肯定是意识形态问题。胡适之于北大,之于新文化运动,无论争议如何,其地位肯定是够得上立个铜像了。但是他与新政权分歧之大,确实又让他的铜像会立的很尴尬,所以一般人会觉得是政权的锅。

但是我个人觉得,真正原因很可能是胡适的老同事兼老对头们的徒子徒孙给的压力太大……北大为了避免麻烦,就当看不见了。

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候,有个抢救学者计划,是劝说当时著名学者,特别是中研院的院士们跟著一起去台湾的。当时中研院一共有81个院士,最终去台湾的只有10人,另有12人去了美国。可以说整个中研院的主体都留在了大陆。留下的人中,固然有一部分早就「通共」,但是大部分都是明白一个道理——国民政府治下,能做个屁的研究

去台湾的10人当中(不包括胡适,胡适是在去美国的12人里),绝大部分还是搞文史哲的,少数科学家出身的,还基本已经是官儿了。你就说国民政府在学者里的人缘有多惨吧。

不可否认,留在大陆的学者们确实在历次运动中被冲击、被打倒,甚至有命运特别悲惨的。但是总体来说,是叫做「痛并快乐」。痛自然痛,快乐当然也有——因为新中国政府基本还是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从原子弹到胰岛素,成果算是一项接一项的出,即使苏联断了援助,也没影响中国在科学上持续不断的投入和进步。

以研究原子弹为例,吴大猷、华罗庚等人在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就给国民政府打报告,想研发原子弹。且不论实际不实际,但这也是科学家们的拳拳之心啊。结果我大国民政府和科学家们开了个会,决定支持科学家们的想法,拨款法币10万元、大礼堂一间以研究原子弹。而且拨款用了半年就神速到账了。

顺便说一句,拨款到账的1947年,10万法币大概够买1000个鸡蛋吧。我倒不觉得国民政府是在羞辱吴大猷和华罗庚,我觉得这个就是他们的水平了。

新中国研发原子弹呢?可不是靠钱学森等大科学家在大礼堂里算数。钱学森回国以后在政府支持下做了非常细致的准备工作的,特别是学科建设。他了解造原子弹、造导弹需要哪些学科参与,知道一项工程除了几个大科学家们主导,还需要大量不同学科的小研究员们做计算、验证等细节工作。所以前几年他主要就是不断地搞学科建设,把有限的大学生资源集中到工程需要的学科上来,才保证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对工程的投入可以说用倾国之力来形容,都不过分。

所以留在大陆的学者科学家,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的,他们的徒子徒孙也是占据今天中国学界大半壁江山的,甚至他们中有不少人活到了很大很大的年纪,大到可以亲耳听说李敖要给胡适在北大立个雕像。

而在他们眼里的胡适是什么人呢?首先他不是科学家,也就是说没有什么超越政治文化范畴、属于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无可争议的贡献。其次最关键的,他还给国民党政府这么LOW的政权打工,以前国民党还是中国合法的政府的时候还说的过去,它都输到那个小岛上去了,你胡适还巴巴跑去给老蒋涂脂抹粉,老蒋还那么不待见你,你这让大伙怎么看得起。大家在大陆拼死拼活,顶著各种运动搞科研,造福的是大陆几亿人,这叫「大节」。你胡适拿著美国给的护身符,在台湾做平衡蒋家的棋子,算怎么回事?

我们看胡适,那是新文化运动先驱,白话文运动领袖,但是和他同时代的人看起来,中间就会有很多历史恩怨和个人情结在其中了,所以要立胡适这个铜像,估计等再过几十年,这批老院士、老学者们的影响力完全消退了才可能。

而胡适要是没有选择去台湾,而是留在美国老老实实做学者,哪怕是做寓公,恐怕这铜像早就立起来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